略论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

2019-10-08 03:46张立军付文静
锋绘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张立军 付文静

摘 要:我国民族打击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演奏技巧也相当丰富。它的魅力令许多人为之倾倒。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与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人们对于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境地。本文将梳理打击乐传承与发展的脉络,并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一些客观的对策,与时俱进,以此更好的促进民族打击乐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打击乐;传承;发展

1 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

中国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打击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变化,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演奏形式也十分丰富。在中国民族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大致在商代以前就有了打击乐的存在,铜器打击乐作为一种祭祀活动的重要宗教功能性音乐,它的功能是辅助宗教祭祀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击乐大致分为石器打击乐,木器打击乐,铜器打击乐。石器打击乐最为简陋,取材方便,功能是为了恐吓猛兽,严格的讲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音乐,虽然它已经具有了节奏因素,,但是由于它不属于反思意义上的音乐器乐,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的打击乐形态而存在,再看铜器打击乐,它是中国祭祀器乐之一,由于取材困难,制作工艺复杂,只能作为统治层在重大场合专用的打击器乐工具,木器打击乐则不同,制作成本较低,更加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广泛的应用。隋唐以后,随着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众多新型的打击乐器不断产生或者传入。西域的羯鼓传入中原,流行于宫廷与民间,迅速发展为当时盛行的打击乐器。唐玄宗也曾亲自为羯鼓创作了十余首独奏曲,部分作品流传至今。唐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鼓,锣,为主体的中国打击乐体系,并沿用至今。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人们对于打击乐艺术这个领域,对于打击乐器所具的魅力以及它的艺术价值和地位,都是相对了解并认可的。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打击乐器曾在世界上闪耀过一阵奇特的光彩,《舟山锣鼓》,《大得胜》,《抛网捕鱼》等乐曲曾在国内外舞台上发出了独特的音响,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品都是在继承传统的锣鼓乐,吹打乐的基础上整理,发展而成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打击乐逐渐与戏曲,曲艺,器乐,歌舞等不同形式的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音乐种类,在中华民族音乐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位。

2 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打击乐自形成以来,便以不同形式活跃在每个历史时期,其发展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这种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一直出现在不同的舞台与民俗活动中,始终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其发展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夏代,打击乐就有了比较宽泛的适用范围,例如战争,祭祀,爱情,娱乐以及在各种民俗活动中使用。商周时代,打击乐器进入新阶段,青铜乐器开始为主要打击乐器,在宫廷生活中起重要作用。先秦时期,中国钟鼓乐开始形成。汉唐之后,中国打击乐体系逐渐形成。明清之际,打击乐形成了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之间,民族器乐和乐队的发展,使得打击乐器在民族乐队中作为独立的声部出现在乐队演奏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音乐工作者,开始接受和学习外来文化,突破民族乐器发展的困境,开创了中国打击乐创作和表演的新局面。现如今,打击乐开始被运用到不同音乐形式中去,不仅在合奏中运用广泛,在重奏,独奏音乐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新世纪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

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中国打击乐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打击乐的发展前景可谓是未来可期,然而,事物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机遇与发展是并存的。如何发展?这值得每一个当代青年深思。中华民族打击乐历经几千年的沧桑,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魅力。因此,传承与发展,要坚持下传承与发展中国民族打击乐,要坚持在传统的演奏形式、演奏技法、演奏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乐种的风格特征。要丰富表演形式,适应不同场地、不同形式的表演,学院派的打击乐走出剧场、走向民间,同时民间锣鼓音乐也要走进剧场。学院派打击乐与民间打击乐相互交流学习,学院派打击乐多吸收借鉴民间锣鼓乐的精华,用民间锣鼓乐鲜活的血液增强其生命力。民间各个锣鼓乐种之间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不同乐种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互利互惠,以保证自身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随着世界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断增多,也日益深入。中国打击乐也开始吸收具有异国情调的音乐风格,形成一种全新的打击乐。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尽管中国吸收外来的异国情调的音乐,但必须具备民族性,能够继承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我们还可以在高校中发展有关打击乐的相关学科,来吸引年轻人的热情,真正将打击乐作为爱好去学。同样,我们还可以举办音乐节,可设打击乐专场或系列音乐会,也就是用演奏技艺来刺激观众对于打击乐的感知,不会觉得打击乐脱离生活或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高雅艺术,固然高雅,但只要热爱打击乐,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它的爱好者。再次作品是各乐种、乐派的根本。经典的音乐作品更是中国民族打击乐经久不衰的根本性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中国民族打击乐作品的创作, 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既不能脱离群众,又不能低俗,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树立精品意识,创作能留于后世的经典作品。综上所述,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变而忘本。而是需要与时俱进,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打击乐是古人智慧的展现,它值得被长久发展与弘扬,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担此重任,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和爱护者。

参考文献

[1]许蓓.新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发展与传承[J].齐鲁艺苑,2017,10.

[2]张铁静.略論中国民族打击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8,7.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