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隐性德育平台建设探析

2019-10-08 05:12杨曙光何玉宏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新媒体

杨曙光 何玉宏

摘    要: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以往的高校德育提出了挑战,隐性德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教育者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本文在提出隐性德育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的影响,分析新媒体下高校隐形德育面临的问题,提出新的德育原则,寻找形成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平台的方法与途径,与显性德育形成有力协同,以提高新时期德育的成效。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隐性德育    平台建设

引言

信息化时代,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和技术发展迅猛,普及率不断提升。新媒体的普及,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但信息的芜杂性、多元性对大学生德育成效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德育知识的接收期,而且是情感培养的黄金期。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自学者美国杰克逊首次提出“隐性课程”,利比特和怀特等人进一步研究表明: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性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比显性课程更加显著,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尔伯格认为隐性教育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我国德育工作者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取得了部分成果,如王瑞荪提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2]等。我们认为:隐性德育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通过个体间情感的交流,行为的暗示,对受教育者的无意识部分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实现教育者所预期的目标。这种方式更强调受教育者主观的个体需求、情感体验,突出信息的双边输出,注重个体的心理愉悦。在手段上不突出纪律性、惩戒性,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环境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本文试图将隐性德育的研究与新媒体的运用与发展相结合,对隐形德育平台构建进行初步探索。

一、新媒体下高校隐性德育面临的若干矛盾

隐性德育的强调满足个体需求,去权威化、无意识化。德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引导受教育者接收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播出现双边或多边的平等化、身份的虚拟化、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些都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1.信息的无序性与隐性德育的导向性的矛盾。

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多样化,导向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来源呈多样化、隐匿性、导向多元化趋势。各种信息及时、紊乱、互动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对于价值观念正处于塑造期的学生而言,通过网络的快捷传播,西方各种思潮、价值观等,更易通过新媒体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以往的高校德育始终强调课堂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强化德育的“在场有效性”,使得以知识化为主要标志的显性德育取得显著效果。但以情感、体验化为主要特征的隐性德育,如果由于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将个人具体体验带来的价值观困惑及时化解,在一定程度上就消解了课堂显性德育的成效。有效化解显性德育困境的手段是通过新媒体手段,加强隐性德育,改革和改善高校德育工作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完成任务的重要保证[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高校隐性德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

2.新媒体主客体平等性与隐性德育过程中的引导性的矛盾。

显性德育的方式是强调“灌输性”,缺乏交互性,使教育的客体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反馈型弱,不利于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新媒体的运用与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广泛,沟通方式更加便捷。在新媒体环境中,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成为教育的主体,形成主体间性德育教育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实施隐性德育的工作者不但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坚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及灵活运用新媒体知识和利用新媒体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办好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5]。

3.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性与德育理念的滞后性的矛盾。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大学生是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一个青年群体,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与时俱进,建立了各式各样的网络群团,在这些群团中积极活动,畅所欲言,信息的及时性、紊乱性、互动性同时呈现。显性德育对于课堂阵地的坚守是没有异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无从了解学生的思潮热点与变化,易于在德育过程中造成求真与求善的不平衡,知识之外的情感、想象遭到弱化,这实际是学校的智力训练与道德训练之间的分离,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分离[6]。须知德育知识的掌握并不一定带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涵养。

4.隐性德育重要性与高校隐性德育设置不科学的矛盾。

隐性德育是德育教育中通过无意识、隐蔽性、个体内省与外部启发作用下使人们接受的一种教育理念。德育工作在高校中犹如一个巨大的冰山,显性德育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无意识”问题。显性德育主要针对的是浮出水面的部分,更巨大的水面以下的基座。即便在高校能够保证德育课时充分的条件下,由于显性德育的特性:重视德育的知识性,忽视德育的情感性,使得德育效果受到削弱。隐性德育应该是一种“始终在线”状态,德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核算就是一个现实问题。在实际层面,高校德育工作始终处于部门分割状态,各级党委、支部、学工、德育教师等多龙治水,彼此缺乏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造成对于学生课上与课下的表现缺乏及时对照的局面,使得德育的整體有效性削弱。

二、新媒体下高校隐性德育平台的构建原则

在以新媒体为手段进行德育时,一方面要结合理论的要求,使得显性德育落得实处,另一方面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加大隐性德育的比重,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过程中具有获得感、成就感。因此,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渗透性与导向性相结合原则。

以往的显性德育,以说教方式为主,在学生处于中小学阶段具有突出的优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大学阶段,由于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的变化,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得他们感到不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用隐性德育的方式,强调渗透的体验、交流的方式,通过网络论坛、QQ群,严肃游戏等新媒体技术方式,营造全新的教育环境,更加突出学生的个体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作为一个“白板”、“空桶”,使得个体价值、情感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德育的有效性就必然得以提高,获得感也必然提高。丰富多样的德育信息充斥于新媒体,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对于这些资源进行认真的分析、归类,以恰当的方式与手段,呈现于德育过程之中,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目标的引导。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一样,都承担着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

2.坚持满足个体性需求与教育针对性相结合原则。

大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思维上表现得很活跃,愿意学习和运用新事物,适应性强。大学生积极追求自我,处于向社会人转变的心理、身份转换的特殊时期。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虚拟性、个体情感的多变性等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是一个信息源发送端,又是信息接收端。显性德育以说教为主要手段的单向信息流动,在学生个体心理层面很难引发共鸣。面对新情况,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创新教育方式,重视新媒体的出现和挑战,营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空间。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一方面凸显大学生独立主体的需要。在这种氛围下,教育者更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思想状态,从而开展更有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教育者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中,以匿名身份在虚拟环境中了解学生的意愿和诉求,可以对虚拟环境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思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8]。

3.坚持网络身份平等性与德育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在新媒体环境下,身份的虚拟性、网络民主[9]等打破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之分,人人享有话语权。运用显性德育方法应对隐性德育完全失灵。网络中有所谓的“意识形态多元化”“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想,由于一些学生缺乏辨别力,在显性德育下,我们几乎难以及时有效应对,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认真面对新情况,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创新教育方式,既要满足大学生独立个体的需要,又要善于甄别与引导,强化工作的互动性,把握德育的主导性。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0]。

三、新媒体下高校隐性德育平台的构建方法

传统高校显性德育平台的信息传输的单向性、时空的同一性及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性,在操作层面重视显性德育,强调课堂灌输,侧重于知识的传播,情感交流较少。德育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情感的认知。隐性德育侧重于此,与显性德育形成有机的统一。新媒体的出现,强调平等性、体验化、内隐化,为高校隐性德育的发挥提供一种新的技术与手段。

1.大力培育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

首先,形成平等互动的新教育观念。新媒體给师生带来的全新体验,只有顺应这种时代潮流,才能使德育更具有吸引力。显性德育教育采取单向模式,在信息变成了双向甚至多向性的新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与了解,忽视受教育者在新媒体下的平等权,就会削弱德育效果。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但要求我们善于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改造学生,还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认真尊重学生的权利,维护学生的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1]。再者,加大对于德育工作者新媒体技术的培训力度。种类不同的新媒体各具功能与特点,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了解,高校德育工作者工作的繁杂性与多媒体技术的专业性构成了一对矛盾,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育者参加新媒体教学技术培训班,有效提高对教师新媒体素养,并逐步形成教师信息技术教育长效机制,从技术层面保证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将德育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加强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开放性、芜杂性对于受教育者德育素质形成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校学生而言,由于其心理不成熟,以及德育素养非系统化,对不良信息的甄别往往缺乏一定的能力,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自律”,也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是自己在与媒体的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具系统性、科学性,缺乏保障性。要真正提高大学生使用媒介资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就必须给予系统的、专业的引导和教育,可以通过课题显性德育方法,通过网络监督的他律完成。马克思谈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在新的条件下,这种社会关系既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又可以是新媒体中的虚拟存在,都会对其价值观产生影响。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德育的管理人员、任课教师、高校其他部门等都在教育者的队列之中,通过各自的方式促成学生媒介素质的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与学校沟通,从制度上提高教学队伍、管理队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过程中与大学生的互动,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努力拓展网络课堂,创建虚拟社区,在实践中检验和提升媒介素养。

3.优化高校校园网络中德育相关版块的建设,开辟隐性德育的新空间。

互联网技术已经在高校普遍应用于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但实际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网络平台形式固定、网站管理员专业化程度低、栏目单一、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慢、互动性不足、网站信息容量小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建设时,一些高校并没有在学生中做充分调研,只是想当然地设定红色网站的内容、版式和栏目,造成资源的浪费[13]。基于此,相关人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高校德育工作者应主动联合教育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基于大学生的思想与个性特点,建设个性化、人性化的德育教育网站,在将网站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平台,关注学生个体情感诉求,提高点击率。二,加强主流意识教育网络平台的监管和维护。在建设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站后,要成立由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德育工作者组成的网站监管和维护队伍,对网络平台评估活动定期评估,保证网络平台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取得预期的效果。三,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大学生的主体性有效结合。教育者应在网站中设置互动版块,有利于加强师生感情。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14]。只有认真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情感需求、思想动态及意识形态问题,才能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结语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高校德育工作者既面临机遇,又可以快速获得相关信息,与学生进行便捷交流,打破以往课堂的边界,开拓隐性德育新的空间;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信息的多元性、角色的虚拟性,新媒体下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学生主体价值取向的自我化,增加高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只有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分析新的矛盾,把握正确的原则,才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提高高校德育的吸引力、影响力,最终才能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新的育人模式,从而完成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格人才的德育重任。

参考文献:

[1][5][7][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 1120082577.htm.

[2]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7.

[3]邱伟光,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15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強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Z].2015.

[6][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8.

[8]江振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74-93.

[9][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地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71.

[11]黄美煜.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J]求是,2006(1):226.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3]张菁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42.

[14]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55.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时代的高职院校隐形德育研究》(项目批准号:2017SJB0616);高职教育研究基金项目《基于跨文化视角的高职学生培养途径研究》(项目号:17JY108);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号:2017JSJG462)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新媒体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