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畿辅通志》中廊坊地区医药文献钩沉

2019-10-08 05:12孟小燕
文教资料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廊坊康熙

孟小燕

摘    要: 致力于发掘、整理与研究康熙《畿辅通志》中廊坊地区中医药文献,主要辑录了医学人物、医事机构、疫病流行、药物、文物古迹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结合各种史志等资料及其他相关学术成果,对元代道医张道宽的生平事迹作了细致考证。同时对其他类资料作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这些资料的研究方法与方向。以之展示廊坊的中医药历史状况及文化传承脉络,为整体建构廊坊中医药历史做准备,为当下中医药平台建设实际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康熙《畿辅通志》    廊坊    《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   《顺义县志》    中医药文献

我国地方志编撰历史悠久,在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我国旧志据統计有八千余种至上万种。清初以来就已开始整理利用旧志,比如顾炎武的《肇城志》与《天下郡国利病书》、徐乾学的《天下志书目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以汇编专题为主外,地方志相关研究成果丰赡,国家极为重视。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5〕64号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深入开展旧志整理工作……具备条件的地方应编辑出版历代方志集成,分类整理旧志资料。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共图书馆、档案馆等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开展旧志点校、提要、考录、辑佚等工作。”

“分类整理旧志资料”意义重大,中医药类资料的研究相对落后,需要大力发展。在知网搜索“地方志”得到80851条结果,搜索“地方志中医药”只得到28条结果。经过笔者广泛搜集,得到相关研究资料209种。考察209种资料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综论、医家医案、中药、针灸、疫情、文献搜集与出版、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以地域看陕西、山西、河南、江苏、广东、福建、湖北、贵州、天津等省市相关研究相对丰富。笔者由这些研究获得基本的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有所拓新。

209种研究资料里中药学、文物古迹、疫病类研究方面对廊坊地区有极少量的涉及,但往往以一或两条方志资料出现在相关著作中,未见专门的廊坊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笔者对康熙《畿辅通志》所载廊坊中医药历史状况进行辑录钩沉,并以之为出发点挖掘研究。此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希望抛砖引玉。另外,这些中医药文献关联着历史、文学、地理、天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本研究可以同时彰显中医药文化、中华文明进步过程中廊坊的贡献。展示文化自信,继续传递文化薪火,并可能真正发挥地方志资政的实用功能,为决策者搭建廊坊中医药文化平台提供思路,有益于当下我国整体中医药文化平台的构建。

1.关于康熙《畿辅通志》

畿辅指京都周围地区,清代是直隶省的别称。通志一般指以省为地域范畴纂修的志书,志书要求全面反映一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状况为各门学科和现实建设提供资料,以发挥“储料备征”的作用。河北省有通志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畿辅通志》,之后雍正、同光年间又修有两部。第一部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开始纂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修成。第二部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纂辑,雍正十三年(1735年)刊行。第三部后世称为光绪版《畿辅通志》,于同治十年(1871年)开始纂修,光绪十年(1884年)完稿,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行。本文从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10年联合出版的康熙《畿辅通志》着手,参校以其他版本及河北省地方志、廊坊及北京各区县地方志,进行廊坊地区中医药文献钩沉与研究。

由于编撰条件所限,康熙《畿辅通志》成书较为短暂,一直为人诟病。这主要是受雍正《畿辅通志》对该志的评价“以数阅月成书,搜集讨论未能详确”影响。沿袭这一说法《四库全书总目》只在雍正《畿辅通志》的提要中,附带对该志作了极简单的介绍。这一影响从民国流传到了今天,比如《河北通志稿》批评了该志的缺点,瞿宣颖的《方志考稿》一书未单独评介该志。而当前研究康熙《畿辅通志》的资料非常少,且评价不高。但在“体裁无因义文皆创”[1](1)情况下创修通志本就难以完美,而且考察《通志》的实际情况,并非如雍正《畿辅通志》所评价的那样。虽然与当今学术界声誉甚高的光绪《畿辅通志》相比,该志的成书与内容的确较为粗疏,但是其史学、志学价值不容忽视。本文即是对该志中医药文献的史学、医学等角度的发掘与研究,力求填补空白并有所深化。

从修志时间看,从康熙十一年诏令郡邑修志开始,河北即全省普遍修志。至康熙二十年全省新修府、州、县志有一百二十五部之多,以这些志书为基础资料,短时间内编纂通志才有可能。如董秉忠所言“(庚申春)于是征集郡县志二千余卷”[2](4),“辟馆于庚申之初秋,脱稿于嘉平之月梢;剞劂校订,再阅五月而告竣”[2](5)。全省郡邑普遍修志可以看作编修全省通志的准备与前提,正如吴元莱在序中所言:“而畿辅通志垂十载始成,非独后也。盖上自神京,下兼三辅,务期详而不冗,约而能该。与列郡邑之各自为志不同,必列郡邑之志成而后可总揽以卒业。古人十年成赋,良有以乎!”[2](12)

从内容整体看,康熙《畿辅通志》由直隶巡抚于成龙、格尔古德先后监修,延聘翰林编修郭棻任总纂,共46卷,分为22门。该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搜集梳理了河北省历代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状况,诚如于成龙所言:“守土之臣陈掌故、定疆域、籍贡税之数,采风俗之宜以献,既以备圣心之张弛,且亦以资史氏之蒐采,为昭代不朽之典册焉。”[3](3)由于于成龙等人编选的原则主要是“实资利用”,使得该志所收“繁而不至于冗,简而祈无所漏。”[3](2-3)是本文以此志为资料源的主要依据。

从具体内容看,在《物产》中,记有物产的名称、特征、用途、最佳产地等重要内容,是可靠的原始资料,尤其对于中药学的研究非常珍贵。另外,在《祥异》附中,记有从周襄王六年(公元前646年)至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2300年间发生的各种重大自然灾害110余起。这些都是记录河北自然现象的历史资料,深入考察分析,可以尝试探索总结出规律性结论,对于今天富有意义。尤其其中的疫情记录,对于中医诊治、中医疫病史、中医史都是难得的基础性资料。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祥异》附于《星野志》,有学者认为如此归属不科学。属唯心主义,降低了对于水、旱、风、雹、虫、疫、地震、天文等自然现象的记录价值和地位。我国古代星野知识体现的是传统天文、地理、人文知识的有机结合,灾害怪异的发生古人认为是天地人这个有机体的失衡所致。这一认识的传统极为悠远,康熙《畿辅通志》如此归属有其历史传承性和哲学合理性。具体到中医学,五运六气学说的运用能很好地解释疫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对治。五运六气学说正是古人结合天、地、人三者的变化,总结出的运与气、自然与生命的时空规律。因此,笔者认为如此归属应该是很好地反映了这些自然现象包括疫病的价值和地位。

2.康熙《畿辅通志》所载廊坊地区中医药文献概况

康熙《畿辅通志》中廊坊大部分行政区划属“顺天府”,位置极为重要,资料很丰富。涉及中医药的文献包括医学人物、医事机构、疫病流行、药物、文物古迹等方面的内容,是本文的考察对象。其中医学人物有张道宽。医事机构有“医学”八座,分别在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三河县、东安县、霸州、文安县、大城县。疫病流行在《祥异》中载有三条。药物记载最丰富,“所记种类之多,内容之详,是旧方志少见的”[4](144)。文物古迹有三官庙,另有刘河间庙五座。笔者对这些搜集整理汇编的资料,借鉴相关研究方法与成果,进一步发掘。

2.1张道宽生平事迹考

张道宽的事迹在《历代名医蒙求》《医史》《中医人名大辞典》《河北中医五千年》等著作中均未见收录。下面就结合廊坊地区、北京地区方志及相关史料、学术成果,考证其生平、成就,尝试探析其医学渊源及其对当时及后世的意义。

康熙《畿辅通志·释道志》载:“(元代)张道宽,山東安州人。壮婴危疾。一夜梦神人授以符咒,且语之曰:‘北去结缘呼奴山。既寤,疾皆愈。遂访至顺州,得呼奴山,馆焉,号白云。无何,疫疠大作。宽依法咒果实,令病者食之,立愈。远近谒者,日于百计。东平王苦疡,敕命宽至,顿痊。劳以殊典,辞号通太师。卒葬于馆西壁下。至今居民疾病,祷多灵应,呼为圣师传云。”[5][(153)据此张道宽应是元代山东安州人,曾在顺义县狐奴山白云观修行治病。另民国二十二年《顺义县志》载“张真人,名道宽,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寿张县西长莲庄人。父金策,母黄氏,以善称。”[6](732)当今有学者定其籍贯为山东寿张县,有误,下面试析之。

首先在陈晓敏《论元代北京地区道教的发展——从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谈起》一文中,提到立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的“新修白云观碑”通高225厘米,宽100厘米。碑首题“新修白云观碑铭”,由集贤院学士宋渤撰文,云中马道真书丹,碑文主要介绍了宋渤同时代人张道宽的生平事迹[7](10)。王晓颖在《蒙元时期北京地区全真道碑刻钩沉》中提到该“碑文楷书20行,满行51字”,上载张道宽为“东安州人”。据宋渤撰写的《白云观张道宽异授记》可以看出,宋渤对于张道宽比较熟悉。文中以第一人称口吻说道:“谨按:宽本农家子,东安州人。”

其次据《元史·世祖纪》“(中统四年)秋七月……升燕京属县安次为东安州”[8](93)及《新元史·志第十三》:“东安州,金安次县,属大兴府。太宗七年改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9](115)和《明史·地理志》“元东安州,治在西。洪武元年十二月降为县”[10](885),可知公元1263年安次县升为东安州,直到1368年复降为县,合于张道宽的活动时代。这一行政区划变化在《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里的康熙十二年《东安县志·地理志》有记录:“(中统)四年并立州县,改东安为东安州。”[11](2)而《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里乾隆十四年《东安县志》、民国三年《安次县志》两书的“地理志”在记述历史沿革时,均误为“(中统)二年升东安县为东安州”[12](6)[13](2)。再者元代“安州”的行政区划属中书省保定路,今归山东省的元代诸路亦属中书省,但下辖属地没有“安州”。由上可知元代东安州今属廊坊市,在《安次县旧志四种合刊》中,记录人物籍贯时,不乏“东安州人”者。

最后民国四年、二十二年《顺义县志》中都收录了宋渤《白云观张道宽异授记》,载其为“东安州人”[6](804)。张道宽为山东兖州人的记载来于民国二十二年《顺义县志》的“采访册”,该志《凡例》有言“顺志自清康熙末久未续修,今上宗黄志、旁稽采访而编纂之”[6](5)。该志杨得馨序言“参省令而定目次,按期采访,分类汇编。”李永庆序亦言:“考诸古籍,采之访册。”该志载“采访员”有32人[6](8-11),且“此次采访期间仅一月”。由此可知,“采访册”产生于民国时期,为晚出文献,且成册较粗疏仓促。具体到张道宽,“采访册”所载其籍贯、父母详细确切,未见于元代文献。另“采访册”载其事迹如下:“道宽自幼落素。父母去世后,乃游至呼奴山下。见其竹松清水,幽静可爱。遂止而修道。医学最精。长安固平王太子有疾,治愈,封为精微太师真人”[6](732)即“采访册”中张道宽修道、行医之事与其他文献差别较大。编者在“遂止而修道”后特加按语说明此采访内容,与康熙年间《顺义县志》所载张道宽学医、修行缘起有异。康熙年间《顺义县志》所载又正与宋渤文、康熙《畿辅通志》相同。因此“采访册”的内容未知所据,不宜采信。但该志依其编撰凡例,“人物一志,每有错误。今就已所知者,多所纠正。而知之不确者,概依采册”。取“采访册”,弃旧志所载,实是误改,乃至影响到今天的学者。

综上张道宽为“东安州人”,属廊坊地区,生卒年不详。康熙《畿辅通志》应该是讹误“东安州”为“山东安州”。民国三年《安次县志》、《光绪顺天府志》、民国三年《密云县志》、民国二十四年《怀柔县新志》的“人物志”都收录了张道宽,皆称其为“东安州人”[14](32)[15](30)[16](418)[17](153)。至于《释道志》载张道宽的医术来源于神授,是古代常见的说法,谨录于上,不予深究。

猜你喜欢
廊坊康熙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廊坊分行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廊坊专场(二)
康熙:阳刚雄健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康熙大帝玩石头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
康熙爱读《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