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精神,让语用训练走出生硬的泥潭

2019-10-08 14:31刘俊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用训练游戏精神

刘俊

[摘 要]语文学习的核心在于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而游戏以其鲜活的情境性、生动的趣味性,能够有效提升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将游戏引入语用教学中,通过角色化浸润、细致化观察、立体化体验、深入化展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以有效提升,语用教学将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游戏精神;语用训练;概括内容;品析语言;深入理解;丰盈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48-02

语文学习的核心在于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但倚重语言文字训练会将课堂推向机械、生硬的泥潭之中。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其鲜活的情境性、生动的趣味性,在浸润语用训练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能有效提升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

一、角色化浸润,用游戏概括核心内容

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概括,不仅是考量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学生深入实践、后续辨析的重要基础。试想,如果学生连课文的内容都还没有理解,那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洞察又怎么能够迈向全面和深入的境界呢?为此,每篇课文在教学之初,我们都需要从内容的层面,先对其进行整体性感知。但如果每篇课文的内容感知与概括都采用统一的模式,即便课文内容再有趣,即便教师的语言再生动,所采用的策略再贴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都会形成审美上的疲劳。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游戏闯关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激发学生内在认知兴趣的同时,让原本机械无趣的内容概括多一些趣味性。

比如,教学《爱如茉莉》一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整篇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描写了父母在生活中的一些温馨小事,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情感就如同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充满芳香。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教师先从板块入手,将整篇课文分解成三个典型的事件,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细读,并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学生出现审美疲劳,教师设置了闯关获得茉莉花的游戏。首先,教师示范朗读课文的第一件事情,引导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概括出:追问母亲,何为真爱。教师奖励给学生一朵茉莉花。其次,教师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件事情,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概括:母亲生病,父亲挂念。教师再奖励给学生两朵茉莉花。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主性阅读,并进行纯粹的自我概括:彼此体谅,执手而眠。教师再次奖励给学生茉莉花。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梳理出事情发展背后的线索,学生通过闯关激励,认识到作者在创作时是依循着“质疑‘爱如茉莉—感知‘爱如茉莉—坚信‘爱如茉莉”的情感线索来展开描写的,教师最终奖励给学生印有“爱如茉莉”的信笺纸。

纵观整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概括,但并没有陷入传统教学固有的套路和模式中,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体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动力,巧妙地将教学的关注点从文本向内容、向思维迈进,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内在意识,更为重要的是顺应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既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历练了内在意识,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细致化观察,用游戏品析精准语言

小学阶段学生都以直观性思维为主,而文本的语言以机械符号的形式呈现,这对学生的感知与品味来说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游戏精神,在教学环节中运用游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原本静止、抽象的文字符号变得有声有色,富有情感意蕴。

比如,郑正铎在《燕子》一文中紧扣燕子最具特点的部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出燕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初步品析语言时相机开展了“燕子拼图”的游戏,根据作者选择的部位,提供了不同鸟类的翅膀、尾巴、羽毛的图片,组织学生从中选出相应的图片,组建成一只完整的燕子。很显然,这样的游戏需要学生对燕子的外形拥有精准的了解。为此,教师组织学生重新回到课文中,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与鲜活直观的图片进行对应勾连,在图文并茂的过程中体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和形象。在燕子拼图完成之后,教师又围绕着拼出来的燕子图形,组织学生巧妙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对燕子的外形进行描述。

從感知到积累,再到综合运用,语言思维的训练难度并不算小。如果生硬教学,一竿子打到底,学生难免会产生思维懈怠,而以拼图游戏的方式展开教学,在学生感知品味、悦纳运用的障碍点助推一把,语言文字训练就在极具趣味性的游戏中得到了落实。

三、立体化体验,用游戏深化认知理解

游戏精神倡导释放学生多维的感官,将学生的思维意识浸润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形式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激活学生的角色储备,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理解文本、对话人物,在情绪渲染下涌动出创生性语言。

如《黄鹤楼送别》以“文包诗”的形式描述了李白名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的过程和心境,展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仅仅凭借语言,学生难以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所洋溢的浓浓真情难以转化成学生内心的语言。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伫立”“凝望”等饱含深情的词语之后,为学生播放了李白伫立在江边凝望着孟浩然远去的视频,将文本语言所渲染的情感通过直观视频再现出来。随后,教师开展“画面配音”的游戏活动,要求学生将此时李白的内心活动以“画外音”的形式倾吐出来。在文本语言情感的浸润下,在视频画面的冲击下,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顶峰,人物内心的活动也顺其自然地和盘托出。

此时,教师为学生重新播放视频,并配置了柔和优美的音乐,学生在动态画面中将人物内心涌动的话语倾吐而出,语言与音乐相得益彰,朗读与画面一脉相承,这样的融合与交互,将学生的思维意识浸润在文本情境之中,在立体化地体验下引发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冲动。

四、深入化展现,用游戏丰盈创生性表达

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课堂中的游戏不应该只关注形式,而需要凸显游戏中的创造性元素,让学生从游戏纯娱乐的性质中抽离出来,加强学生在游戏中的思考比重和思维含金量。对此,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从固有的思维框架中解脱出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而精妙的艺术创作,独辟蹊径地进行言语实践,借助游戏丰盈学生的创生性表达。

比如,《嫦娥奔月》一文在描写嫦娥“智斗逢蒙”时并没有展开细致描写,而是巧妙地以“周旋”一词进行概括统整,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教师直接生硬地要求学生进行拓展补充:嫦娥与逢蒙究竟是怎样“周旋”的呢?请你结合故事的情境展开想象。很显然,学生的思维还没有真正被激活,他们的想象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教师设置了“情境我来演”的游戏活动,紧扣“周旋”一词,组织同桌一人饰演逢蒙、一人饰演嫦娥。逢蒙采用什么卑鄙手段来争抢仙丹?嫦娥又采用了什么策略来应对呢?学生通过情境再现的游戏活动,将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全面呈现,将课文中“周旋”这个中心词转化成“见招拆招”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完全局限在表演的层面上,而是要求学生在表演自己的角色时,将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对话与角色的动作、神态进行同步呈现,展现出语言训练与角色演绎的有机融合。

这种游戏给予了学生丰富而强烈的角色充足感,在意识驱动下丰盈了学生的创生性表达,有效地落实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内在思维被完全浸润在认知状态中,对于故事情境的感知、对于人物心理的洞察、对于语言表达的训练,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了游戏的介入,语言文字训练不再机械生硬,也不再枯燥无味。在游戏的浸润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荡漾、体验被充盈,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变得水到渠成了。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用训练游戏精神
刍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
警惕语用教学技术化与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