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下,教育部也愈发的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虽然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已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不断的探索着信息技术的奥秘,但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却仍旧没有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继续刻苦钻研,以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做出贡献。为此,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对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67-01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高中信息技术的掌握是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愈发的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開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以此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其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
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工作者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致使课堂效率不佳
目前诸多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仍然囿于单一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一味地灌输并渗透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使得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不佳,也导致其专业技能不过关,不能熟练地掌握并操作计算机。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受传统学习观念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和实施,教育部极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受传统的学习观念的影响,学生早已习惯了填鸭式灌输式的学习模式,他们总是机械的学习,被动的接受新知,不仅极其依赖教学工作者,而且也对课本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而且,大部分学生在上机操作之时,不仅不认真对待,而且还沉迷于游戏等多种玩乐的软件,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不可否认,凡此种种,都是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所面临并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一)找准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氛围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所以,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多了解学生,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计划,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再随波逐流,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根据所学知识,将重要的内容进行消化和吸收。所以,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层次地掌握教材内容,并对课堂教学展开探究,从而在授课过程中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倘使一个学生对所学课程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他才能真正的学好这门课程。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者就要匠心独具,根据授课内容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分外有趣,这样的话,学生才会对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倍感兴趣,并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工作者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的革新教学理念,变换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从而真正的爱上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自主学习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吉利.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管理刍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