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小军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具;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 14—0151—01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应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学具则是小学数学中学生最基本的实践操作用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学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在具体的感知中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具是十分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利用学具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表象认识,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形式)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得知第四种分法与其他三种比较起来,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教师顺势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利用学具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能使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并形成系统的知识。
二、运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一般都是抽象复杂的,直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乏味且难以理解,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而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材料和操作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学具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适当地应用学具,使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则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学具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对称”这一内容时,笔者事先准备好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蝴蝶图片,每人一只,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图片,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来发现问题。很多学生通过观察,动手随意折,发现可以对折,对折后完全重合,从而深刻理解了对称的含义。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拓展了他们的智力水平。
三、运用学具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结合起来。即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一位数除法”时,用二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如何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这样,将数形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四、运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而通过学具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了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教学“对称”时,笔者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猜测这个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学生有的说2条,有的说4条。为了证实一下谁的想法正确,小组分工合作,每人折一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从而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同时,笔者让学生在对折的彩色纸上任意剪几下,想剪什么就剪什么。学生很乐意地剪起来,并且凭自己的想象剪下了许多对称图形。这样教学,学生的思维及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