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洋
摘 要:阅读理解古诗,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背景。通过对古诗空间方位层次安排的理解,可从宏观上把握古诗的内容;通过对古诗词语之间语意照应的理解,可从微观上把握古诗的内容。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之上,要结合场景语境,仔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做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写作背景;空间方位层次;词语照应;场景语境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财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为了培养读者对古诗阅读的兴趣,本文以东汉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为例,对它的修辞策略进行研究。
一、《观沧海》的写作背景
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南下攻城掠地,河北一带边患严重。建安十二年夏,曹操率师北征乌桓,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曹操于碣石山无缘。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山。曹操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登过的碣石山,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著名的诗篇。全文如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观沧海》的空间方位层次安排
空间方位层次指按照客观事物和事件物理空间或运动的情况来安排语篇的层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处于一定的空间范围,时间的流动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变化,空间是语篇层次安排的参照点,是语篇层次表达的根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句统领全文,点明了观察的地点,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观看大海,看到: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由于曹操站得高,视线没有阻隔,才能望得远。看到广袤的大海与天相接,产生丰富的联想,好像天上的日月星汉都被大海所囊括。写下了内心的感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从空间方位层次的安排来看,大海的景象,是平铺着的,属于下;联想到的天上的日月星汉,属于上。曹操呈现给读者的就是这样一幅立体的画面。写大海的景象,是曹操亲眼所见,是实景,写天上的日月星汉是虚景,整首诗歌产生虚实结合的艺术效果。在这短短的诗篇中,即包含了实景,又包含了虚景,即有广阔平面的描写,又有高空的描写,层次复杂,内涵丰富。
富有立体感的虚实相结合的景物描写,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作者的情感,于是曹操写下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歌的常用套语,很多人认为这句话与内容无关,是可以可无的诗句。名篇就是名篇,绝对不会容许多余的诗句存在。尽管“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套语,但是曹操化腐朽为神奇,让它成为诗歌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前面所写的景物,不论是实景还是虚景,都没有突出作者的情感。曹操看到如此波澜壮阔的大海的宏大景象,内心无比的震撼,不把这种震撼写出了,就是辜负了当前的美景。从层次安排上来看,作者从对景物的描写进入了对情感的描写,使诗歌既有景物的描写,又有情感的表达,层次更加丰富,让人更愿意细细品味。
三、《观沧海》的词语照应
照应就是各个层次等语篇要素之间在语意内容上彼此呼应。《观沧海》安排在各个层次的内容时注意词语之间的照应,从词语之间的语意连续,可以清晰地理清作者的思路,很好地理解诗歌的连贯性。
临:站在高处看低处。曹操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从高处看大海,视角开阔,能够领略大海的广袤。澹澹:是微风吹拂下,水波摇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海波浩淼的樣子,言说沧海的壮阔。因为曹操站得高,望得远,才能够看到沧海水天相接的样子,并由海联想到天上的日月星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和“里”是一组同义词,表示在一定的范围里面,在这首诗歌里就是指在沧海之内。同样的意思选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既避免了用词单调,又增添了诗歌的文采。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在诗歌中,单音节词语表现语义的灵活性就表现了出来。“幸”,转换为多音节词语,可以对应庆幸、幸运、喜悦、宠爱等词语。我们把共享一个认知域的不同范畴之间彼此蕴含、相互交接的串联关系称为接口关系。具有接口关系的范畴共享同一个认知域,并且彼此之间相互蕴含,相互交接。以单音节的“幸”字为中心,为双音节词语提供了接口,这些双音节词语围绕着“幸”字组成了一个家族群落,如图1所示。
这些围绕着“幸”所形成的双音节词语对应诗歌理解都有一定的适应性,根据“幸”字的多义性,我们可以对“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做以下理解:
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幸运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喜悦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高兴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对“幸”字所形成的家族群落每一个意思的解读,都能表达曹操不同的感受,这样就值得读者仔细玩味诗歌,大大增加了诗歌的审美蕴含。
诗歌表达感情是含蓄的,富有思维的跳跃性,只有掌握作者的思维过程,明确语句之间的语意关联,才能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明确了贯穿全文的“临—澹澹—中、里—幸”组成的有机的语义链条,才能把握文脉,方便读者对诗歌的理解。
四、《观沧海》的场景语境运用
场景语境又称情景语境,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和交际现场直接有联系的语境因素,二是和交际者的个人特点有联系的因素所构成的语境。
从现场直接联系的因素来看,《观沧海》这首诗写在曹操北征乌桓胜利回师的路上,曹操登上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曾经登临的碣石山,有感而发。从和交际者个人特点有联系的因素来看,曹操作为三军的统帅,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平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
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墨客骚人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里虽然写的是秋天环境,但是我们却看不到曹操有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而是看到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
英国科学家科林伍德指出真正的艺术有涉情感,艺术表现情感,不是针对哪一类的观众而言,而是首先指向表现自己。面对秋天的大海,曹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物写的是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得之,故宏壮也。我们披文入情,体会诗人情感的表达,与诗人同喜同忧。
诗人曹操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生意盎然的岛屿,面对着秋风,看到洪波涌起的海面,丝毫没有悲秋的感伤情调。而是联想到: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这种联想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战胜乌桓之后,曹操拥有效仿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建立一种丰功伟绩的博大的胸怀,拥有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于是感物而动,呼而为志,以沧海自比,意气风发,想到统一天下大业的政治抱负可成,对前途充满信心,哪里还会有一般墨客骚人悲秋伤时的感受,而是写下了沉雄健爽、气象壮阔的美丽诗篇《观沧海》。
我们密切联系诗歌中与交际现场直接有联系的语境因素和与交际者的个人特点有联系的因素等写作的场景语境,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把《观沧海》这首诗歌简单地看作是一首纯粹的山水诗。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写景是为抒发感情服务。通过对诗歌场景语境的分析,我们感受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范,感受到了曹操“志在千里”的志士胸襟。
五、结语
我们阅读古诗,一是要理解内容,二是要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为古诗写作的年代久远,掌握一定的写作背景知识,是理解古诗的有益帮助。通过对诗句中词语的品味,找出词语之间语意的照应,可以加深對诗歌层次安排逻辑的理解。只有结合诗歌写作的场景语境,才能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到诗歌真正的艺术魅力。本文以《观沧海》为例,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进行了探索,希望得到各位方家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406.
[2]王德春.大学修辞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22
[3]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13-115.
[4]朱立元.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
[5]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6.
[6]罗新方.曹操《观沧海》赏析[J].语文知识,2002(31):31-32.
[7]顾志鹏.歌以咏至 景语皆情:《观沧海》浅析[J].考试周刊,2007(48):30-31.
[8]全家庆.意象图式视角下的古诗研究: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J].现代语文,2016(8):127-129.
作者单位: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