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李娟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广,小学体育课程的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和方式,找到最好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阐述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及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特点 教学水平 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33
小学教育阶段作为形成个人品德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阶段,学校和教师要同时把控好对学生的思想和身心的教育。想要让学生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就要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合理的运用小学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加强体育课程的开展。但是很多学校还是利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内容丰富性。所以未来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科本身的趣味性、启蒙性等特点,提升体育教学水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学特点
(一)小学体育的教学意义
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意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国家对小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要求。而经过相关调查统计,我国大部分小学生都严重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导致很多身体疾病发生,例如肥胖、近视、体质衰弱等情况普遍存在。所以近些年国家强调对于小学生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要加强小学阶段的体育锻炼,把学生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减少肥胖等身体疾病现象。所以要求学校以自身为单位,加强本校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掌握目前学校学生的身体状况,针对具体问题展开专项课程。同时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心里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拥有好的身体素质是良好学习状态的保障,身体健康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小学体育课程作为辅助其他课程的基础学科,各个学校和老师都不能忽视体育的重要性,应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让学生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1]。
(二)小学体育的特点
1.小学体育内容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里和性格的启蒙成长时期,所以小学体育课程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心理。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来看,本身具备趣味性的特点,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利用游戏锻炼学生的灵活性,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选择课堂游戏时,要注重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并且适当添加游戏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的情绪需求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在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既能达到锻炼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又不能超过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避免造成学习产生负担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体育课基本都是在户外实践,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游戏环节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根据不同体质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
2.小学体育教学具有启蒙性。启蒙性是小学体育的重要特点之一,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无论是身心还是思想都处于萌芽状态,所以通过良好的体育锻炼将提升学生的身体体质,锻炼个人的心里品格和意志力。小学体育课程要注重强调健康意识,让学生从小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促进小学生大脑的开发,为改善学生的大脑机能,提高智力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乐于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对于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都有很大的积极性作用。同时小学体育会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于启蒙阶段的教育来说,如果能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活动的胜利,形成一种竞争意识,无论对于以后工作还是生活中的竞争都是一种好的基础培养。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育水平的方式
(一)注重个体差异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通过采用学生热爱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程系统。想要让学生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热爱就要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人公地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课程,通过新颖的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内容的丰富多样,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类型,展示自己的特长激发对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有秩序的组织学习,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达到体育技能的掌握[3]。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强调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尽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加入到体育活动中,避免出现学生因为身体素质较差而躲避集体体育活动。重视挖掘不同基础学生的锻炼形式,找到自身的优点,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普遍问题,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4]。
(二)因人而异完善评估制度
体育课程是对技巧和相关知识进行传授,所以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习的技巧进行考核环节制定,既要符合学习内容又能达到对身体素质的评估。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发育情况并不相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都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能以统一标准去制定考核成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學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基础差异,通过课堂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指定多档次的考核形式,学生达到体育锻炼的要求为考核目的[5]。
综上所述,新课程对小学体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拓展教学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帮助,促进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学习。
参考文献
[1]刘志辉.如何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魅力中国,2018,(18):90.
[2]刘兵.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抓住教学特点之我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5):30.
[3]吴金芳.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新课程·中旬,2017,(3):167.
[4]程勇.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2):211-211.
[5]于延波.抓住小学体育教学特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魅力中国,2018,(5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