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研究

2019-10-08 05:27张荣江
农家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摘 要:当前国内的林业在快速的发展,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也受到了林业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在执行林改后,怎样提升生态公益林管理效果就变成了部门一项重要的工作。所以,这就需要分析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效果,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关键词: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森林资源在自然生态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好森林资源,这可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还能够对我们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增加森林生物的多样性。国内林业改革在不断深化,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实践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这就会让森林资源存在浪费的问题,所以,这就需要依据国内林业改革的政策,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对生态供应的管理,让其可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公益林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矛盾

政府部门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对生态公益林以及商品林加强管理,强调生态公益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维护作用,在此基础上,只能合理的对其商业价值进行挖掘,以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公益林顾名思义注重的是公益性,只有投入,没有经济产出,且各方面的投资都较大,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提供保障,所以,公益林环境与经济发展间就有显著的矛盾,要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2.区划结构不合理

就我国的国土总面积而言,公益生态林在面积上的占比并没有很大,特别是公益林中真正的有林面积更少,这就限制了自然生态的长远发展,所以,需要促进公益生态林发展,扩充其面积。除此之外,部分区划错误的把适合商品林发展的林地划为公益林,损害了林农的正常利益;而适合区划为公益林的林地划为商品林,损害了当地的公益环境利益;甚至没有进行区划,造成管理林区管理混乱。同时,林区的形式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现阶段国内很多公益生态林中普遍都是单层纯林,混合型的林区数量并不多,且林区中的树种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这些就会影响到林区的实用效益,让其综合功能受到消极的影响。

3.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现阶段国内的公益生态林建设以及发展还不够成熟,还在起步发展阶段,这就使得有关的机构和制度发展存在不足,特别是一些乡镇级的公益林管理工作,只靠部门中的几个人员来负责工作,其他成员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作中。公益林管理工作包含很多内容,因此,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员配置,就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另外,现阶段在公益林建设中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注重建设,但是对管理则缺乏重视,在建造林区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在建设完之后,对于林区管理不够重视,使得效益收益受到消极的影响,甚至是在有一些林区中,存在林农乱砍伐林木的问题,或是随意的占用林地,这就影响了林区的收获,让投入和收获无法实现正比。

4.缺乏灵活的动态管理方法

现在的公益林一经鉴定,就纳入到管理范围内,方式一成不变,需要新纳入公益林管理范围的林地无法纳入,给实际管理工作及群众需求带去不利影响。

二、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1.结合实际情况,对补偿机制进行完善

第一,需要对公益生态林效益平衡机制进行优化和健全。现阶段国内公益林投资中,很多都是运用到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中,然而实际公益林补偿的收入却不是很理想,这就使得林农进行的管理以及维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特别是在林改日益深化的情况下,林农可以获得的补偿很少,长期如此,就会让他们对公益林建设、管护缺乏热情,甚至是产生抵触的情绪,不能有效的参与到公益林维护工作中,这对公益生态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要想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对效益平衡机制进行优化和健全。第二,要合理的对补偿机制进行拓展,每个地区的具体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要想提升补偿机制的有效性,就要结合具体地方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补偿机制进行完善,特别是针对一些重要的林区更加要提升重視度,对补偿制度进行科学的调整,进而全面发挥出补偿资金的作用。

2.注重思想,增加认识

森林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其除了社会和经济效益之外,还关系到生态效益,所以,要想真正的让林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要提升重视度,加强关注生态公益林,把建设以及发展公益生态林放到重要位置,以此来促进经济发展,还需要把这项工作加入到平日工作中,提升思想认识,注重公益林的作用。另外,政府部门需要注重提供技术指导以及政策咨询服务,让技术和政策能够有效的被应用到公益生态林的建设以及发展中,林业管理部门就要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3.健全公益林管理相关制度

要想让公益林管护工作可以更好的开展,就需要制定严格、有效的工作制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且定期考核,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林业部门需要定期的深入基层,加强对林业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依据规定加强监管,落实好责任制,对相关人员的职责进行清楚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公益林收入支出制度进行优化和健全,保证林农的经济利益,这样他们才能够积极的投入到公益林维护工作中。

4.构建多元化公益林管理模式

对于公益林的管理以及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且任务较为艰巨,所以,在管护的方式上面就不能统一而论,需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论是可联户承包经营还是家庭责任承包经营方式,林业有关部门都需要严格的执行有关的制度,做好相关的跟进等工作。针对景区类的自然生态公益林,就需要结合所在地的发展,探索出相适应的经营模式。要提升林农对公益林管理和维护的工作积极性,就要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多种经营策略,如,林草、林药等,给林农的经营决策提供帮助。需要让林区的经营者以及所有者进行合作,让林农也能够有效的参与到公益生态林工作中,包括设计和管理,进而让他们可以从中获益。

5.做好公益林相关法律宣传工作

森林行业较为特殊,其涉及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所以,政府的有关部门就需要全面的提升有关人员的思想水平,把公益生态林的管护工作列入经济发展重点内容,把其建设工作和领导的考核机制进行联系。要提升对公益林有关法律的宣传效果,就需要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国家需要提供技术指导以及政策支持,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公益林能够走进林农的心中,他们只有具备法律理念,才能严格的依据规定开展护林工作。在护林工作实践中会产生一些林权地界纠纷问题,林农需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利用好法律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对于产生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就要严格的进行惩罚,要严格的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工作人员要可以用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让公益生態林管理工作可以有序的开展。

6.施行公益林动态管理制度,灵活管理公益林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情况,灵活管理公益林,施行动态管理制度,落实好宽进严出标准,调整公益林管理范围,使其符合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7.完善林业法规,促进公益林建设发展

国家的法律规定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和管理方向,国家林业法规应该根据各个阶段、各个时代的发展适时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完善的、合理的商品林采伐管理法规可促进公益林的管理和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并不是短期内可以看见效果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工作任务比较艰巨,会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发展以及福利,所以,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发展,让公益生态林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运钊.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8(23):133-134.

[2]纪明.林改后辽宁省公益林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林业科技,2018(02):65-66.

[3]袁玲亚.水乳交融话读写,文情墨意两相携——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8(06):37-38.

[4]马云.林改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形势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5(05):164-165.

作者简介:张荣江(1974-10-)男,汉族,籍贯: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林业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管理方法
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价值初探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