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運用的微课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结合点,通过微课的特点优势,翻转课堂模式及“五通”的背景三个方面分析微课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递功能的实现的可行性。
【关键词】微课;大学英语;跨文化
【作者简介】邱子恬,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21世纪以来,微课发展迅速,主要用于课程辅助教学。湖南省在2015年建立了自己的“微课网”,为教师教学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各种微课大赛也应运而生,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
教育部于2015年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大学生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息息相关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国际化交流发展的背景下,要造就能够使用最普遍的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势必足够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微课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跨文化传递功能呢?下面将从三点展开论述。
微课(Minicourse)即可称为短期课程也可叫作课程单元,是以某个特定知识点或教学任务为主题设计的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的微型教学视频。这个时间的设置是有依据的,认知心理学者有研究,对于十分钟以内的知识内容,人脑的注意力会相对比较集中,超过十分钟注意力就会慢慢分散了。所以五到十分钟的微课视频是最有效合理的。
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有利于一个具体知识点的透彻讲解与消化。比如笔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上《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的Unit 3的关于西方感恩节背景知识时,就制作了感恩节来源及庆祝方式的微课。因为视频时长短,所以学生观看不会觉得有负担,花短短几分钟就能了解到感恩节这个西方文化知识点的内容,对感恩节有了大致的概念。
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存在决定了其保存的持久性。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制成的微课加强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能灵活控制学习进度以实现知识的扩展学习。
微课的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将各个跨文化交际的知识点进行碎片化处理,浓缩成十分钟以内的视频精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文化知识充分内化吸收,有效地实现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传递功能。
翻转课堂模式,顾名思义,翻转传统课堂模式,是集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于一体的迅速推广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为课前学习是以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学习为主,必然要求在学习平台上推送各种视频资源和材料,以便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该理念驱动下,学生在课前需要最大化最优化摄取吸收相关知识。老师通过学习平台提前发布的微课辅助学习视频将促使学生完成翻转课堂的任务。
仍然以感恩节知识点为例,老师提前上传到平台文件夹中的微课内容,除了感恩节是什么怎么庆祝以外,还有关于对比文化学习的中国和西方感恩文化的异同知识。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中西感恩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跨文化学习能在强化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同时加深对母语文化的思考。这样,我们的学生既能够通过微课借鉴消化外来文化精粹,又能传承发扬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成功地实现了微课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递功能。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包括不同国家与国家、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五通”的实现显然需要借助语言的沟通,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英语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容忽略。外语教育界的共识—— “衡量现代外语人才的重要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同时,“五通”要求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要求兼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多元文化的交互作用下,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更好地在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中形成积极的交流氛围。翻转课堂模式课前辅助学习的微课显而易见是优化资源促进学习的可凭借手段。在好的政策的催化作用下,微课能更好地实现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递功能。
顺势而为,应时而生,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传递作用有目共睹。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微课的特点,发挥其优势,结合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S].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5.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钟晓流.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