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格 陈双新
我们还是从它的源流说起(见下图)。“四”字西周之前写作上下四横,春秋以后才出现封闭外框内加两笔的形体,该形体从古至今基本没有变化。在现代宋体字形之前的形体,第二笔均看不出带钩,现代楷体字形之所以带钩,源于手写特别是毛笔书写时,第二笔末尾顺势带钩,最易于与第三笔快速和顺畅衔接。
古文字字形中都没有钩,隶书阶段汉字出现长钩,楷书阶段出现了大量的短钩硬钩,现代汉字中有将近一半的字有钩,有的字多达三四个钩,如“虎”有三个钩。在楷书阶段出现的钩,基本没有表意作用,极个别的钩起到字形区别作用(如“干”与“于”),多数只是对字形起一定的修饰美化作用(如“丁、小、门、月、可、事”等的钩),避免了呆板、雷同、机械。钩的出锋方向一般是指向下一笔的落笔处,这表明了笔画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书法上笔画之间形断意连的要求。“四”字第二笔印刷字形中应该写“横折”还是“横折钩”只是不同字体在书写习惯上略有区别而已,与字义毫无关系。
“字体”概念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书写工具和介质所体现的字形结构特点和字体风格,总结划分出来的汉字形体类别,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二是指“根据字形特点和风格划分出来的,用于印刷、电子显示或手写的汉字形体类别,主要包括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等”。现行汉字的字体属于第二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楷书的变体越来越多,如新宋体、华文系列字体、方正系列字体、琥珀体、魏碑体、综艺体等。目前最常用的字体是宋体和楷体。宋体字是印刷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主要用于书刊或报纸的正文部分;楷体由古代书法发展而来,笔画粗细适中、舒展圆润,字形端正,便于模仿与摹写,广泛地用于小学课本、通俗读物、批注等。
笔者调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四个版本的小学一到六年级十二册语文课本(审定时间为2001年~2005年),发现不同年级在字体上明显不一样,基本是低年级多用楷体,高年级逐渐由楷体向宋体过渡,而且一本书中的课文、习题和生字表使用的字体也不一样。有的教材十二册全部课文都用楷体(如江苏教育出版社),最少的也是小学三年级之前的课文全用楷体(如语文出版社),课后习题或用宋体或用楷体,生字表则是各套教材全用楷体。这样安排主要因为小学生进入校门的头几年是集中识字写字阶段,这段时间教材主要使用楷体字,可以与学生写字认字更好地衔接。
宋体和楷体在笔形与笔画關系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
宋体“四”的第二笔写为“横折”,而楷体“四”的第二笔写为“横折钩”;
宋体“辶”和楷体“辶”的折笔写法有区别;
宋体“サ”与楷体“サ”末笔笔形不同(前者为竖,后者为短撇);
宋体“火”和楷体“火”的左点不同(前者为撇点,后者为顿点);
宋体“心”第二笔是竖折钩,楷体“心”第二笔是卧钩。
宋体、楷体的笔画交接关系也存在不同,如宋体“月、日、直、目”的中横与左右竖都相接,而楷体“月、日、直、目”的中横只与左竖相接,与右竖相离;宋体“田、用、更、鬼”的横与左右竖都相接,楷体“田、用、更、鬼”的横与左右竖都相离。
汉字宋体、楷体字形存在不一致是客观事实,这样的差别基本不影响阅读,在书写上也没有对错之别,教师不必作硬性要求,更不必将其作为考试内容。至于报道中所说有些小学语文老师认为:“‘四字第二笔为‘横折钩,日常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确会面临笔画这个问题,而且是基础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同时也是难点。”把这样的可以一带而过的问题当作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并当作“难点”,可以说完全没有把握住语文教学的重点。
当然,对不是因为字体不同而造成的字形差异须认真分辨,有些差别看起来可能也“细微”,但恰恰是相似字的区别点,这样的问题则马虎不得。如《河北日报》(2018年3月12日)的一条在线新闻将“任”错写为“任”(前者右为壬,后者右为王),这就不是字体问题了。《康熙字典》“任”下注:“《字汇》:‘音王,急行也。”《正字通·人部》:“任,伍字之譌。”可知“任”和“任”是字形、字音、字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
总之,汉字的笔画笔形,哪些可以“任意”,哪些需要“较真”,这首先由其所起的作用决定,同时,也是教师水平的体现。只有任课教师明白了汉字演变的基础知识和形体构件的作用,才能给学生讲透书写要领,才能明白哪些真正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