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的发展与工作成效

2019-10-08 00:51郑彬俞铖航熊彦红陈家旭闻礼永周晓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卫生标准血吸虫病寄生虫病

郑彬,俞铖航,熊彦红,陈家旭,闻礼永,周晓农

作者单位: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上海, 200025; 2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为有效控制寄生虫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经近70年积极的防治工作,国家投入了大量医疗资源,分别在防治和研究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成效显著,寄生虫病流行率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曾经危害严重的五大寄生虫病(包括血吸虫、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和钩虫病)控制工作取得了举世满目的成绩,如我国淋巴丝虫病已于2007年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标准,疟疾于2017年为第一次零报告当地病例,血吸虫病于2016年全国以县为单位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其余的寄生虫病流行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回归寄生虫病防治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寄生虫病标准在推动不同寄生虫病的控制与消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是标准推动了寄生虫病防治进程,尤其是血吸虫病控制与消除标准、疟疾控制与消除标准、丝虫病消除标准等,成为国家制定五年防治规划、防治技术方案的主要依据;二是标准规范了寄生虫病诊疗路径和技术方法,如一些寄生虫病的诊断类标准或检测类标准,不但为寄生虫病诊疗方案提供了依据,还为诊疗类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规范; 三是标准的输出为我国寄生虫病防控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作出了贡献。总之,寄生虫病的各类标准的发布、实施、推广,从技术规范层面上引领了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从控制走向消除,不仅助力于我国寄生虫病防控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还规范了寄生虫病检测与诊断水平,提升了寄生虫病防控能力与水平。为此,现将寄生虫病专业标准委员会所作出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完善了工作机制

寄生虫病专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追溯至2006年11月,当时的卫生部为了健全国家卫生标准体系,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我国重要寄生虫防治规划,将全国地方病寄生虫病标准委员会调整为全国地方病标准委员会和全国寄生虫病标准委员会。

2019年的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由28名委员组成,分别来自CDC系统、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其中设有主委1人,副主委3人,秘书长1人。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明确为负责寄生虫病控制与消除、诊断、检测、监测、生物安全管理类以及基础类等相关标准的制定、审查、追踪评价及宣贯等工作。

二、发挥了技术引领作用

多年来的努力,通过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制定与发布的寄生虫病标准共38项,包括国家标准3项,卫生行业标准35项。这些标准已为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防控和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在技术引领工作中取得了以下5个方面的成效:

1.研制和发布的标准已形成了成熟体系,数量初具规模

寄生虫病专业标准委员会至今共完成标准38项,其中国标3项,行标35项。近5年来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推进全国寄生虫病防治计划,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寄生虫病标准完成了标准体系的调整(见图1),并在寄生虫病控制与消除、诊断、检测、监测、生物安全管理类、技术规范指南类、以及基础类等7大体系下完善寄生虫病制修订标准计划项目,近5年共制修订标准23项, 已颁布18项,在研5项。此外,还完成了2012年立项的2项标准:《疟疾的诊断》和《抗疟药使用规范》的会审等相关工作,目前该2项标准已颁布实施。

2.标准的培训和宣贯工作深入基层,推动了标准的应用

2013年以来,共组织标准项目起草第一单位以及秘书处相关人员共计33人次参加了标准起草培训班。利用每年举办的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年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寄生虫技能大赛以及各专业学会和机构的会议,在20余次会议上对参会人员进行标准的宣贯和培训,累计人数达3000余人。方式为大会报告、展示宣传易拉宝、发放《国家、卫生行业寄生虫病相关标准汇编》、标准宣贯用品等,详细讲解寄生虫病相关标准,对提高各级疾控和医疗人员对标准的知晓和使用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不定期完成标委会网站的更新,微信公众号发布标准相关信息,进行宣传。使寄生虫病流行区的专业人员均能掌握标准要点,指导了基层防控人员的具体工作。

3.标准追踪评价效果良好,助力寄生虫病防控工作

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指出,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建立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根据反馈和评估情况对其制定的标准进行复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2年制定下发《地方卫生标准工作管理规范》,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卫生标准实施成效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卫生标准的实施评估。《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标准工作五年规划》(2014-2018)年也要求开展卫生标准评估,掌握标准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修订完善卫生标准。

图1 寄生虫病标准体系

为确保寄生虫病相关标准能够真正落实,助力寄生虫病防控工作,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2017年在四川、云南及江西三个标准试点省份开展寄生虫病标准实施效果追踪评价工作,完成了《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疟疾的诊断》(WS 259-2015)和《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GB 26345-2010)的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工作。2018年完成了《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 15976-2015)和《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 261-2006)、《丝虫病消除标准》(GB 20048-2006)及《丝虫病诊断标准》(WS 260-2006)的实施效果追踪评价。以上工作均撰写了相关评估报告,并撰写论文,发表在寄生虫病专业杂志或标准相关杂志,扩大了标准的影响,促进了标准的规范使用。标准追踪评价工作显示,正在实施的大部分寄生虫病相关标准仍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现场工作的需求,但也有部分标准,由于发布时间较长,疾病的流行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需要对标准相关内容进行相应的修订,包括《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 261-2006)等,该提议已经被卫生行政部门采纳,并已经纳入2019年修订标准项目。

4. 国内外相关标准跟踪性研究推动了基础性研究,完善了标准立项储备工作

秘书处针对标准立项中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等问题,设立了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跟踪性研究,重点对照性研究了WHO制定的各类技术指南等相关文件,并组织撰写了《我国卫生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与管理的对比》等报告。积极参与了国家卫健委法规司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卫生领域标准管理机制研究》,完成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化管理机制研究”的研究内容,提出了完善我国标准管理机制。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对照研究发现,我国的一些标准,如《血吸虫病诊断标准》、《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已引领了国际(WHO)技术指南的制定,为此,对血吸虫病的相关标准已组织专家完成了中译英的工作,并在中非高峰论坛等相关国际会议上作了宣贯与技术介绍。

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又促进了我国寄生虫病标准的立项储备工作,如在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2017年完成了标准体系的前期调研工作,在云南、四川、江西、浙江等4个省开展了调研,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发现寄生虫病检测技术类标准仍属薄弱内容,因些提出了在未来的1-2年内完成5个检测类标准制定的建议,其中2项已列入2018年寄生虫病标准制订计划中。

三、展望

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已成为我国政府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根据我国第三次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仍是我国寄生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区域,寄生虫病仍在危害这一地区贫困人群的身体健康,而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尚不能满足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如严重流行于西部区域的包虫病防控与诊断等方面的标准尚有许多空白点,因此,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组织专家下基层,广泛听取社会意见,结合社会需求,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制定、修订、评估寄生虫病标准。二是急需加快推进重流行地区的寄生虫病防控与监测相关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急需根据寄生虫病标准现状,结合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寄生虫病标准体系,从而明确标准的前期研究、修制订技术审查、追踪评价及宣贯推广等重点任务。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将我国寄生虫病标准推介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我国的寄生虫病标准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

猜你喜欢
卫生标准血吸虫病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送瘟神记》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毛泽东与19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以江苏省为例
菲律宾·马尼拉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饲料卫生标准〉解读》
关于城市供水的水质标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