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华 赵艳东 陶峥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目前肩部、手、上臂、前臂等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该麻醉方式是将麻醉药物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对患肢神经支配区域进行传导阻滞[1]。能够准确有效的将麻醉药物注入臂丛神经周围才是确保麻醉效果的关键,在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传统解剖标志定位具有一定的弊端,由于无法深入到理想位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因临床一直在积极寻找一种操作难度更低、安全性更高的麻醉定位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麻醉效果。近年来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开展[2-3],其无创性、可视性及定位准确性越来越得到关注,为进一步探讨超声引导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研究。
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26例上肢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心脑血管疾病,无麻醉药物过敏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3例,观察组男性60例,女性53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39.3±2.3)岁,体质量43~91 kg,平均(62.3±1.9)kg,ASA麻醉分级:I级82例,Ⅱ级31例;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55例,年龄15~69岁,平均年龄(39.7±2.1)岁,体质量45~88 kg,平均(61.7±2.4)kg,ASA麻醉分级:I级78例,Ⅱ级35例。两组患者在以上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禁水禁食,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并严格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前给予0.02 mg/kg咪唑安定进行镇静处理,使用便携式B超机,探头频率7~10 MHz,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肢放松,常规对颈动脉、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进行扫描,通过调整探头角度及深度获得臂丛神经横切面及纵切面图像。在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针穿刺斜角肌间隙,确认针尖位置良好后注射20 mL的1%利多卡因与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超声下观察药物分布与扩散情况,直至麻醉药物完全包裹阻滞神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22 G穿刺针垂直刺入中、前斜角肌间沟间隙,推进至脚侧直至有异物感或横突出现,将针头固定,回抽血液及脑脊液后注入与观察组患者相同的局麻药物。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情况进行评价[4],评分0~10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症状越严重。
优:术中患者未感觉到疼痛,意识清醒,手术顺利完成;良:术中未感觉到疼痛,但术中肌松不够,但不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可:术中有轻微疼痛感,肌松不佳,需追加麻醉药物方可完成手术;差:术中患者疼痛严重,手术无法顺利进行,需改换其他麻醉方式。总有效率=(优+良)/总数×100%。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3所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有创操作,目前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如何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麻醉安全是目前麻醉医师研究的重点。传统解剖标志定位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由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解剖结构容易脱离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麻醉的难度,尤其对于小儿、意识障碍、解剖部位存在畸形的患者而言麻醉难度更大[6-7],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麻醉效果,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超声介入技术应用于手术患者的麻醉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解剖标志定位的弊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等优点,能清晰显示目标神经周围情况,监测穿刺针走向和位置,避免穿刺过程中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因此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8-9]。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对上肢手术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传统解剖标志定位缩短,麻醉维持时间延长,麻醉效果优良率较高,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且麻醉相关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这与相关文献[10-11]报道结果一致。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s)
组 别 麻醉起效时间(min) 麻醉维持时间(min) VAS 评分(分)观察组 3.1±0.5 416.8±76.4 2.2±0.6对照组 4.9±1.1 345.1±71.2 4.1±1.0 t 值 15.836 7.298 17.319 P 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主要由及时准确向臂丛神经周围注入麻醉药物决定的,臂丛神经在肌间沟水平较表浅,超声引导下可见横断面声像图为低回声区,内部为点状回声,周边回声高,纵断面显像为束状神经干,神经出口清晰,易于辨认[12]。此外,超声引导麻醉过程中可了解麻醉药物扩散情况,根据阻滞效果进行目标神经补充注射局麻药物,从而使神经阻滞效果更加完善,降低局麻药物的容积,提高麻醉效果,确保麻醉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对上肢手术患者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确切,对于确保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且相关并发症少,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