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与血清学检测在输血传染病筛查中的应用

2019-10-08 00:51赵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6期
关键词:检测法病原体核酸

赵斌

作者单位: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枣庄 277200

输血是临床治疗大出血或严重外伤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救治患者所用的血液多为无偿献血者贡献的血液,但是个别患者对自己血液质量并不了解,可能导致贡献的血液中存在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病原体,若在不知情的情况为患者输入此类血液可导致患者感染传染病,对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3]。为有效保证输血安全性,在输血前进行传染病筛查极为重要,目前针对传染病筛查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本次择取1 000例拟开展输血治疗患者进行不同检测方式对传染病筛查结果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住院部拟开展输血治疗的患者共1 000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642例,女性患者358例,年龄12~73岁,平均(33.5±4.8)岁。其中传染性疾病患者共14例,包括所有HBsAg阳性4例,抗-HCV阳性4例,抗-TP阳性4例和抗-HIV阳性2例,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已经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不全患者。

1.2 方法

通过病毒蛋白检测法以电泳原理开展病毒血清学检测,使用浩源核酸监测系统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CR)进行核酸检测。通过手工方式提取检测样本,分别使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对应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使用底物混合液、探针混合液配置反应混合液,再将其置入PCR试管中封闭,进行1 min离心处理后置入检测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传染性疾病阳性率,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试剂有反应性为阳性;核酸检测结果显示指标反应性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检验水准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检测方式检查结果比较,核酸检查结果显示传染病阳性率1.00%(10/1 000),血清学检测结果传染病阳性率0.20%(2/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大出血、严重外伤和手术治疗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患者输血总量也越来越多,同时我国人口基础大导致血液传播性病原体感染患者数量也相对较多,因此输血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卫生部门关注的重点问题[4-6]。因此输血前开展传染病筛查对患者治疗安全性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实验室针对输血前传染病检测多通过酶联免疫法进行,但是该种检测方式敏感度低、具有较长窗口期,且针对变异性病毒以及静默感染病毒不具备良好的检出效果。而在PCR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核酸检测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检测窗口期[7-9]。有研究结果显示,酶联免疫法未检出的样本进行化学发光法检测可能提升乙肝病毒检出率,由此可见核酸检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酶联免疫法的不足[10]。核酸检测法利用扩增病毒核酸对样本中是否有病原体进行判断,能够规避窗口期因素导致的检测结果过大误差性,其检测效果确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核酸检测法对传染病原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核酸检测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原体检出率,可以联合应用两种检测方法进行病原体阳性诊断检测,结合发挥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势,相互补充,扬长避短以提升检出准确率,进而控制输血传染病原体传播[11-13]。同时也需要提升试剂质量或引进化学发光法等先进技术以保证检测效果。

表1 不同检测方式检查结果比较(n,%)

综上所述,针对输血传染病原体进行检测筛查对输血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给予不同检测技术更多的关注,综合考量新型检测方法的试机、操作、仪器运行、成本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问题,发挥检测方法的作用提升传染病诊断效果,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猜你喜欢
检测法病原体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浅析GB50325-2020与GB/T18883-2002关于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法的区别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核酸检测
时序IO与AO型异常值稳健联合检测法及其应用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基于软判决合作检测的频谱感知算法性能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