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地震恐慌心理安全教育推进策略研究分析

2019-10-07 13:09李琨郝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恐慌情绪心理

李琨 郝亮

摘 要:恐慌是每个人均会出现的心理活动之一。地震作为一种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直接伤害是非常巨大并且难以抗拒的。通过各种知识讲座以及安全教育宣导,能够一定程度消除人们对地震的恐慌心理,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持续探索,发现更为有效的消除人们地震恐慌心理的方法

关键词:地震 恐慌心理 安全教育

地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灾害,其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身的板块运动,导致不同板块之间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与挤压,从而导致能量被快速地释放,产生出地震波,对人们造成较巨大的影响[1]。当人们遭遇到地震时,将会由于本能反应,感受到危险的来临,从而导致人们出现有恐慌,紧张等情绪,并在情绪的干扰下,严重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正确判断与决定,因此如何缓解人们面对地震的恐慌情绪,即是对于地震带来灾害的预防的一部分[2]。本文则主要着重于分析研究安全教育消除人们的地震恐慌心理的推进策略。

一、地震恐慌心理的发生原因及影响

1.地震对人们的影响

由于地震的破坏力及影响力较大,且受限于地球地壳结构的复杂性,从而难以预防与预测。并且在主震结束后还会不断发生余震,可延续数日至数月,从而对人们带来较大的影响[3]。地震在发生后将会产生出地震波,分为两类,体波与面波,其中体波主要在地球的内部进行传播,传播的整体速度较快,并且分为纵波与横波,两种波的传播方式不同,传播速度、对地面上建筑的影响以及对地形的改变方式均不相同。

纵波是一种会引起地面上下不断起伏、颠簸的地震波,此种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在地震发生时可以较短的时间传播到较远的距离,人们将会感受到上下的震动。而横波发生后,传播的速度慢于纵波,但横波对于人们的影响更为巨大,其会导致人感受到水平的晃动,并使建筑左右晃动,造成严重破坏。而面波则主要是在地面传播的地震波,具体分为勒夫波与瑞利波[4]。其中勒夫波与纵波类似,是传播速度较快的波,使人感受到上下的颠动,而瑞利波与横波相类似,是传播速度较慢并使人感受到水平方向晃动的波。

而正是由于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的威胁以及对建筑物巨大的破坏性,因此当地震发生,并不断有余震产生时,人们常生活在对于地震的恐慌心理之下。

2.恐慌心理对人们的影响

恐慌是每个人均可产生的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此种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对于危险来临或是困境的限制的一种出于本能的反应,亦可作为人作为保护自身的一种手段。当人面临严重威胁到自身安全的危险或困境时即可产生恐慌心理,并且此种危险并不仅是局限于对于人的生命安全的威胁,还可存在于生活或是工作当中,当人们遭遇到巨大的打击或困难,从而严重影响到后续的生活或工作时,也可能产生恐慌情绪,从而使的人对于危险或是困境不断地逃避,并在此极为压抑的情绪中丧失理智,失去对事物正确的判断与选择。例如当人员密集的楼房出现火灾时,人们会由于恐慌而失去理智,四处逃窜,并在无法下楼的情况下宁可选择跳楼也不会愿意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殊不知大多數情况下,跳楼生还的概率是远小于等待消防队员救援的,因此这正是由于恐慌心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所致。

并且恐慌的产生除了由于危险或困境的来临,还有一大部分的恐慌产生是由于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而产生。此类恐慌是由于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充满了想象,因为未知,所以无法判断即将发生的事件是好还是坏,同样无法根据此来判断,当未知的事件发生时,自身应当如何应对或处理,因此逐渐就产生了想保护自身的情绪,即是远离未知,自身即可原理可能的危险,并保护自己。

因此,恐慌情绪的产生最主要即是受制于巨大而自身难以承受的危险以及未知的事件所带来的恐惧。而地震作为一种破坏性强且发生较为频繁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影响较大,更重要的,由于地震的发生是随时随地的,但其具体发生的预兆不明显,因此难以通过观测来对地震进行预告或预测,对人们来说即是一种不确定性。从而人们对于地震的恐慌心理即自然产生,因地震会对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且其是一种未知的事件,将会产生难以预估的后果。

二、消除地震恐慌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推进策略

1.推行消除地震恐慌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上述提到恐慌心理对于人们的影响将会是巨大的,尤其是当如地震这一类发生突然且威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时,恐慌心理的存在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从而造成众多不必要的损失[5]

通过安全教育对人们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讲解,并且将相关的恐慌心理为人们带来的隐患亦一同进行宣导,由此可改善人们对于地震的了解,使得当地震来临时,能够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应对,减少客观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并且通过恐慌心理相关知识的宣导,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了解恐慌这一生理情绪,并且尽可能地管理与控制自身的恐慌心理,从而在地震或其他大型自然灾害来临时能够更科学、更有效的保护自身,使的在判断与决策中选择更为理智与正确的选项,达到提升人们灾害生存率的目的。因此对人们进行消除地震恐慌心理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消除地震恐慌心理的安全教育的推进策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对于地震相关知识的教育,其二即是对恐慌心理的相关知识的教育。

2.地震相关知识以及消除恐慌心理的教育推进策略

对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教育进行宣导,使人们对于地震的发生原因、传播形式、自救方法等进行了解。

首先是对于地震的相关知识的安全教育。可在学校中举办地震相关知识的教育讲座。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举行讲座,主要集中于地震的发生原因、发生的频率、发生后地震波的传导形式等等,使得学生们能够尽早地了解到地震的本质,实则只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地质活动而引起的自然现象,由此使学生们能够更为正确与科学的看待地震[6]。并在各小区的居委会或是广场,开办地震相关知识的宣传点,由志愿者为小区居民或是周围的居民、行人等进行地震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彩印宣传单的发放,简单明了的使人们对于地震的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合适的地点举行面向社会的地震知识讲座,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在周末,为社会广大人群进行较为系统的地震相关知识讲座,以此来达到使人们能够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地震的目的,以此降低人们对于地震的未知程度,减少对于地震的恐惧。

其次即是对于地震发生的自救方法的教育。在上述举办的讲座或是宣传点中,讲解地震相关知识的同时,同样需要为人们讲解相关的地震发生时自救的方法,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了解在地震来临时自己应当做的准备工作[7]。例如当里氏四级以下的地震发生时,人们若是处在新修建的较为坚固的房屋中是可以不用逃出室外進行躲避的,但若是震感非常强烈,则应当选择躲避与房屋内部的小结构房间中,如厕所、厨房等。

同时在地震知识教育时进行消除恐慌心理的教育。主要为学生与社会人群讲解恐慌的组成,即是对于未知事物以及会对自身有威胁事物的逃避情绪,可视为一种保护自身的措施。但在清除了解地震的本质以及自救方法后,对于地震应当以更为科学的视角进行看待,不应充满地震恐慌心理,在地震真正来临时应当更为沉着冷静地看待地震,并且努力克服自身的恐慌心理,按照平日中学习到练习到的自救方式进行自救或逃生,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地震对于自身的伤害与威胁,从而达到消除人们地震恐慌心理的目的。

结语

人们对于地震的恐慌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情绪,但由于恐慌会在紧急时刻导致人们不够冷静,从而选择错误的逃生或自救方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消除地震恐慌心理是提升人们逃生与自救成功率的非常重要的方法。通过各种知识讲座以及安全教育宣导,能够一定程度消除人们对地震的恐慌心理,但在今后的研究中仍需持续探索,发现更为有效的消除人们地震恐慌心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地震后你该如何消除心理恐慌[J].科学大观园,2017,37(17):46-47.

[2]慕丽娜.突发事件之后,怎样疏导公民的恐慌心理[J].人民论坛,2017,25(5):84-85.

[3]朱丽娅.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舆论引导研究—以“8·3”鲁甸地震为例[D].云南:云南财经大学,2017.

[4]任雪梅,曾宪伟,丁风和,等.南北地震带北段6级以上地震前ML≥3.0地震活动特征[J].中国地震,2018,34(4):818-827.

[5]崔子健,陈章立,王勤彩,等.南北地震带地震震源机制解和现今应力特征[J].地震,2019,39(1):1-10.

[6]马玉涛.校园地震安全科普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研究[J].科技传播,2018,10(8):157-158.

[7]施金冷.吸取经验提升学校组织学生紧急避震能力[J].防灾博览,2017,(6):66-71.

猜你喜欢
恐慌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