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良
【摘 要】全球化浪潮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之一,文化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全球化过程。在动画设计上,文化多重性也不无体现,充分说明了文化的多重性表达是当今动画设计的创作特点之一。本文就文化的多重性特征在动画设计中的体现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讨。
【关键词】多重性;全球化;动画;动画设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4-0130-02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世纪,这是基于人类信息传达方式的跨越式提升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带来的转变,同时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全球化创造了惊人的融合作用。在中国逐渐繁盛的动画领域,动画形象的动画设计也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文化多重性特征。本文就世界范围内的动画作品分析文化多重性在动画设计方面的体现。文化多重性的体现在于民族性和动画表达主题的多样性,也体现在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上。本文从民族性、表达主题、艺术形式的融合(主要是音乐和科技)三个方面对当下动画设计的文化多重性表达进行分析探讨。
一、民族性在动画人物形象中的设计表达
(一)动画人物的形体设计与民族性息息相关
作为动画作品的主体,动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作品的人物形象基本可以反映出该地的风土人情。比如中国早期的一部西部作品《阿凡提》就生动体现了这一特征。阿凡提的人物形象是形体修长,整个人物无不体现出潇洒飞扬、聪明绝顶的风格。他作为片中正面人物的表达,人物的各种细节无不体现出中国西部地区的文化特征和人文特色。比如阿凡提的弯曲而富有维吾尔族文字流动状的眉毛,微微翘起的胡须配合其幽默的面部表情把西部地区一个机智幽默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另外一部经典的美国作品《大力水手》则精准地再现了美国这个国家崇尚力量和粗犷美的特点,大力水手的巨大的手臂设计以及夸张的胸肌和美式动作,十分生动地把一个充满着乐观精神和奋斗意识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形象表达了出来。而在全球化的今天,动画作品的艺术表达不仅关注本国的民族性,更加具有全球化气息,民族的文化融合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不同的作品身上。比如在国内的动漫排行榜上长期雄踞榜首的《航海王》里,人物形象设计的全球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作为美国形象的代表团队的船工修理师是经典的美国人体形形象,而作为本国代表的剑客——无论从着装还是从人物形象的性格,都深刻地展现出了一个刻板然而害羞的内敛形象。这部动漫作品里有超过一百多个人物形象设计,几乎包含了世界各个国家的人物形象,从人物的体形和着装以及语言上面,无不体现着与众不同的本国特色,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全球化的融合。
(二)动画角色的民族文化的多重性
风靡全球的《功夫熊猫》一共拍了三集,每一集都可以说是席卷全球的票房收割机,其核心的元素是中国民族文化里的熊猫。熊猫的形象代表着中国,与此同时功夫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也融入其中,然而该片的民族性远远不止于此,否则也不会深受各国人的喜爱。其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中国文化世界化,形成了一种观众都能看得懂的世界性语言,这是它能在同时期的动画作品里脱颖而出的秘诀之一。我们可以在不止一部作品里看到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而不再是像过去单一的文化表达,好比在《钢之炼金术师》里既有西方国家的炼金术,也有中国的炼丹术。
(三)民族文化在动画作品的直接表达
中国戏曲是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作为当下综合表达艺术之一,像电影和电视一样深受国内群众甚至是世界人民的喜爱,也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标签和媒介。在動画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中国戏曲的身影,比如在日本经典的动漫电影《千与千寻》有一段戏曲的表演,这是日本文化和中国戏曲文化的融合。而另外一部动漫作品里更是直接加入了中国地区性文化特点,在《一人之下》这部作品里,导演和制作人极其大胆地把地方方言直接作为人物形象设计的元素之一写入了影片之中,最后收获的效果非常显著,哪怕在日本的受众也能感受得到其中的川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戏曲文化的相似性给了动画更加有利的融合方式,而面对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全球化背景的动画设计同样也能出彩。比如把福尔摩斯系列的人物同日本名侦探柯南系列的融合,这是明显把西方色彩的人物形象融入日本文化当中,同样成就了经典。
二、西方和东方的文化传统的融合在动画设计中的表达
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之下,东西方的文化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作为单一文化发酵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从世界性的融合当中寻求新的发展才是全球化背景之下应该走的捷径。在动画作品中的文化表现是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不同于民族性的刻板印象,东西方文化体现的层面要更加广泛而深刻。
(一)动画作品中动画设计更加考虑其全球化背景
当今动画设计和过去的经典作品区别之一在于其格局的广泛性。这一点体现在大部分诞生于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作品中,其更加注重整部作品的背景刻画。而大多数的作者在选择之初有意无意之间都不约而同地往世界化的方向靠拢,一方面这种奇异的相似性可能是由于文化的相似性特征,另一方面更加可能是作者的刻意为之。当代作品以日本为例,受众广泛的作品无不是鸿篇巨制,这些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的作品跨越的不仅仅是时间长度,更多的是文化维度,为了能容纳更多的可能性,具备世界化的文化背景是必然的选择。还是拿《航海王》举例,剧中的人物从中国到欧美,甚至非洲,都有不同人物形象的出现,而且各国的文化元素也不同程度体现在人物形象之中,这极大地扩大了这部影片的受众范围和传播性。而在另一部《火影忍者》里,我们甚至能看到几乎直接从古典中国著作里照搬而来的人物设计,比如西游记里的金银兄弟和道具的设计思路等。
(二)动画设计更加注重多重含义的文化表达
过去动画设计在某一个领域里深耕细作,优秀的作品如《聪明的一休》,完美塑造了一个机智的一休和尚的童年形象。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单一的文化输入和输出已经适应不了这个对文化包容性如此之高的时代了。无论是干净简洁的欧洲动画,还是浑然一体的美式风格,抑或是在某一领域里大放异彩的日本动画,都不再是以往那种专注于狭窄领域的表达模式了。当代的动画设计考虑更多是文化的多重性,这也与动画艺术形式逐渐成熟息息相关。在过去,动画这种艺术形式还不能登大雅之堂,即使在今天,不同地区依然有各种偏见。但动画已然成为当今不容忽视的艺术表达形式,它走向世界性的途径之一就是其内涵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人类高级层面的艺术表达。
(三)动画设计关注的是更多层面的社会状态
以日本动画为例,我们从小时候的足球经典之作《足球小子》和篮球经典《樱木花道》就可略窥一二。动画艺术的主题已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欧洲因为其独特的历史性特征,作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给了欧洲动画界天然的反思题材的土壤。而历经改革开放的中国动画也在经历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化改革,动画设计的主題不再是某一个方面的表达延伸到其他领域,而是向着一个大的全球化背景里延伸更多层面的社会表达。这极大地丰富了动画作品的意义,也是它跻身真正的艺术领域的必经之路。我们能在一部经典的宫崎骏作品《千与千寻》当中看到美国英雄主义,也能看到具有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看到传统日本对勤劳的歌颂。
三、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成为动画设计的表现形式之一
上文也提到过民族性的文化,比如说中国戏曲文化。戏曲文化有其动画特色的独特性,因此很容易理解其成为动画设计元素的表达手法被运用到动画中的原因。纵观动画的发展历史,我们都知道动画如同电影一样,当初是没有声音的。当默片时代告终之时,有声电影的出现可谓是翻天覆地的转变。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元素的融入,而是整个艺术与动画艺术的融合。比如说音乐,音乐的重要性不再是过去那种作为影片的陪衬角色出现,而是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动画的核心存在。一部动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性是否突出,宫崎骏电影之所以风靡全球并被世人所接受,也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大师久石让的经典创作,它让宫崎骏电影具有了更多的世界性。
而另外一种艺术的应用则让动画更加具有现代性。随着科技的进步,3D技术的进步使得观影体验极大增强。作为影视艺术,视觉效果一直是此类作品重要的催化剂。3D技术的进步给了观众更强烈的体验,而动画设计的科技性让动画创作者有了更多的方式来创作天马行空的作品,这些高端的科技手段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日本《最终幻想》系列就是动画作品人物形象动画设计的全新改变,动画不再是夸大其词的表达,它被证明了也可以是真实的人物世界的表达。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给动画设计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多维度的创作,并且数字媒体技术也逐渐进入专门的动画设计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实现全景数字表达的交互式动画设计将不再是空中楼阁般的美梦。
四、结语
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动画设计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作为动画领域的创作者来说,掌握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似乎成了必修课,更是扩大其作品格局的基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融最终会形成一种国内文化,无论如何这类在此基础之上诞生的文化都带有世界性特质。所以,我们要更加关注不同民族性的、不同文化性的、不同艺术性的内涵。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用更加具有世界性的艺术创作手段来进行动画设计的创作将是今后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沃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4.
[2]刘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7,25(08):115-117.
[3]陈氚.中国戏曲脸谱元素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2.
[4]王瑜.齐鲁民间艺术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5.
[5]贺珂.湖南戏曲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