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模型教学研究

2019-10-03 12:15张军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张军

[摘   要]在几何教学中建立几何模型,类比迁移知识,能培养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中提炼出几何模型,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几何模型;核心素养; 圆;相似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3-0011-02

新課程的改革和教育要求的改变,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的几何教学中,建立几何模型,可以把复杂的几何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学生探索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平时几何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些平面基本图形,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本文以我市一堂初三复习课《圆中的相似》教学为例,谈谈在几何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启示.

一、探究模型,培养模型意识

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原理构建基本图形框架,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结论和方法,构建几何模型.探究的问题不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将学生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形成体系,让学生看到基本图像,想到基本结论.

建立模型:如图1,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连接AC,CB,BD,DA,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有哪些?

生1:[△APC∽△DPB],[△ADP∽△CBP](说理略).

师:这里的圆形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条件?

生2:根据“同圆中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提供了相等的角.

师:“[△APC∽△DPB]”是哪一种基本相似模型?写出对应线段的比例式.

生3:是我们前面学过的相似里的“斜[Χ]”型,比例式为[APDP=PCPB=ACBD].

(教师表扬该生的读图能力,并且板书基本图形1.)

师:若点[A]为弧[CD]的中点时,与[△ADP]相似的三角形除了[△CBP]外还有吗?

生4:[△ADP∽△ABD](说理略).

师:这里圆也提供了“等弧对等角”的条件,你能找出这是哪种相似模型吗?

生4:斜母子型.

(教师板书基本图形2)

师:若延长[DA,BC]交圆外一点[E],如图2(图略).与[△EAC]相似的三角形是               .

生5:[△EAC∽△EBD].这是“斜A”型相似.

师:太棒了!思维很严谨.我们来总结一下圆中的这些相似几何模型.

(教师板书:基本模型——相似三角形——对应比例式)

评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导学生通过基本图形的归纳与总结,理解圆作为问题背景的作用,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圆的知识与三角形相似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理解几何模型的结构;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的形成过程,重视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使学生能利用几何模型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立足模型,培养推理能力

圆中的问题种类繁多,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从几何模型的本质属性入手,在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等知识点处设计问题,在类比、分析等合情推理的基础上感悟几何模型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应用模型:在⊙O中,弦[AB],[CD]相交于点[P],[BD]是⊙O的直径,已知[AC=1,BD=3],求[cos∠BPC]的值.

生1:连接[BC].(解答略)

生2:也可以连接[AD],[∠BPC=∠APD],我发现只要利用直径构造直角三角形,表示出三角函数就都可以求.

师:我们再来看“斜A”型的应用.在⊙O中弦[DA,BC]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E],[BD]是⊙O的直径,若点[C]是[BE]的中点,[S△EACS△EBD=425],求[cosE].

生3:根据基本图形3的模型解答.(略)

评析:引导学生联想几何模型,直接利用斜[Χ]模型、“斜A”型等相似基本图形将三角函数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求三角函数值——直角三角形——线段的比值——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这条思维线.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不能急于求成,可通过几何模型的教学,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各种基础的直观图形,再在复杂的图像中找出这些基本图形,加强分析训练,逐步实现推理能力的提高.

三、感悟模型,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解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几何推理题型更是灵活多样,我们无法教会学生做所有的题目,但可以通过有限的几何模型去引导学生感悟无数道题目的本质.圆中的问题虽千变万化,但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在“变化”的题目背景下探究出“不变”的几何模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感悟模型:(2016年苏州中考第26题改编)在⊙O中弦[DA,BC]的延长线交于圆外一点[E],[BD]是⊙O的直径,若点[C]是[BE]的中点,若[AC=4,cosE=25],取弧[BD]的中点[F],连接[FD,FC],设直线[FC]交直线[BD]于点[G],求[FG?FC]的值.

生1:由上面引入的问题可知[BD=10],[F]是弧[BD]的中点,可算出[DF=52],再利用“斜母子型”相似,[△FDC∽△FGD],[FD2=FC?FG=50].

生2:也可以证明[△FBC∽△FGB],[∠FBG=∠FCB=135°].

生3:点[F]可以是弧[BD]下面的中点吗?

师:这是个好问题,你能画出图形,解决一下吗?

生4:(補充另一种情况)我取的点[F]是弧[BD]下面的中点,如图6(图略),同理[△FDC∽△FGD],[FD2=FC?FG=50].

生5:我发现这种情况下连接[BF]也可以解答.

评析:随着探究的深入,围绕相似几何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可逐渐掌握解决圆中问题的策略,形成基本的数学经验,完善思维结构.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探究,在探究图形变化规律的体验中,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深入对几何模型的认识.经过对问题的“再思考”,反思如何在复杂的图形中提炼出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变”与“不变”,进而理解蕴含在几何图形中的数学本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问题的设计有梯度,层次感强,体现了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认知心理及认知障碍来设计教学环节的特点.

四、亮点展现,教学感悟

1.问题引入,经历构建几何模型的过程,模型再认识

虽然学生之前分别学习过相似三角形和圆,但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碎片化”的“就题论题”的浅表层次,缺乏对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深入研究.由圆中常见的相交弦的问题引入,在问题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相似三角形知识与圆中知识的联系,理解圆作为题目的背景只提供了“相等的角”这一条件,抓住问题的本质,将圆中的“曲线形”问题转化为相似三角形的“直线形”问题来解决.在几何模型的再认识过程中,提出新的探究问题,实现了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素质.

2.添加条件,应用几何模型解决问题,模型再运用

依据几何模型的背景添加特殊条件,创设一个不变的学生较易解决的问题,获得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新的问题,变化的问题置身于不变的模型之中,通过类比迁移方法思路,抓住基本图形来解决,深刻领悟本质特征,揭示规律,摆脱题海战,引导学生学会以“几何模型之不变”来应“题型之万变”.通过对简单的模型的再运用,体验圆中涉及的相似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再认识、再创新、再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为模型的再发展做好铺垫,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3.开启智慧,构造几何模型,模型再创造

以中考试题为背景进行改编,设计巧妙,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了更广阔的空间.仔细分析中考试题,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动手找到弧[BD]上的两个[F]点,构造“斜母子型”相似来解决问题,着眼于问题的数学原理、结构,利用“斜母子型”相似将问题转化为探求“[FD2=FC?FG]”关系,从陌生到熟悉、从无到有、从未知到已知的信息转化,领悟其中的模型思想,使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经过学生自己的动手作图、探究问题的求解过程也是学生对相似模型再创造的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学习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标将数学模型思想正式列为课程内容的核心概念,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出几何图形的本质规律,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一个几何模型的形成过程,通过“变式教学”挖掘几何图形的功能,提升学生数学模型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通过几何模型来促进学生对几何问题的“深度理解”,从复杂的问题中找到几何基本图形,达到做一题、通一类的效果.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而在这种研究中,数学模型意识的养成是数学核心素养提升的一大特征.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郭敏. 再认识、再构建、再运用:基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立体几何复习教学[J]. 中学数学,2017(13):16-18.

[3]  水菊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数学意识的构建[J]. 数学通报,2016(11):6-9.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