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华
【摘要】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明确了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矛盾,然后从党建和培训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党建;培训;政府红利
近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指出,今明两年是全民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三农”领域有很多必须完成的任务,农业农村必须适应新形势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从而有效确保顺利完成承诺的202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农村的党建和基础培训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矛盾
(一)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城乡要素的资源配置不均等,导致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农民的很多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就业、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不仅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很大障碍,而且农村资源方面很多产权都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农村在市场经济中占有很大的劣势,不能平等展开有关资源的经营活动。
(二)综合生产力不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导致农村生产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耕地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老化不完善、财政方面支农投入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农村的综合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农业生产上涨的需要,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随之效益下降,对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长期以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农民在上学、看病、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各项惠农政策出台,扶贫政策实施,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得到协调的,在公共服务方面还需要长久的落实。
(四)金融制度不健全。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民贷款的问题得到了重视,一些中小地区的企业贷款条件放宽,有效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农村的金融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很多方面的实施存在问题,覆盖范围、条件限制等还束缚着农民的现代金融的发展,金融制度供给难以符合农民的需求,影响农村的经济进步。
二、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一)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农村的党建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全心全意做到为农民着想,在能更好地促进农民积极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去,提高农民的思想水平和素养,从而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增砖添瓦。在工作中,要坚持党的引领,构建以农民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组织体系,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二)构建平台,吸引农民回乡发展。在农民工的党建过程中,积极构建学习平台,促进农民工返鄉劳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创业平台,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在外农民工回乡创业。搭建培训平台,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各级部门开展技能培训,不断促进农民工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三)注重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在农业农村的综合改革进程中,要跟紧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服务水平。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改革成功方案,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可以有效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新举措。有些农村地区创建了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从线上、科研、产权和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服务创新,提高了本地的综合服务水平。
(四)突出作风建设,改变服务形象。要坚持党内的激励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不但提高党内人员的作风和素质。通过党课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教育基地,开展关于党建的实践性主题教育活动,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形象,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奠定根本。
三、以农民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一)培训规划系统化。初始阶段的农民培训大多是由各个部门分块组织的,培训时间较短,大多为10天或20天,培训内容多样,缺乏系统的规划。为让农民享受更多的红利,现今培训机构开始将培训系统化,创建基于农民的培训中心,实行对学员培训的资源统一、系统培训,大大增强了培训的整体效果。
(二)培训理念实际化。在已经经过实践的农民培训中,普遍出现了应付的思想,参与培训的农民把培训当作休息或者任务来进行,破坏了培训原本的目的,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如今培训组织已经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对培训课程进行了调整,力争农民可以积极参与培训,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技能进行培训,将培训效果大大提高。
(三)培训对象重点化。过去在开展农民培训的时候,在进行学员招收的时候只顾及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没有将农民群众分类进行不同类别的培训。所以,为提高培训质量,在新的培训中,将农民群众分为不同阶段的群体: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准备就业人员以及准备就业或创业初期人员,从而进行不同的技能培训,例如现今已经有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可供农民群众选择,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参与培训,分层促进农民增收创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下转第63页)
(上接第46页)
(四)培训方式现场化。之前的农民培训,为教学方便大都集中在教室进行,培训老师在讲台进行宣讲,农民坐在下面听。为增强农民的实践动手能力,培训方式开始转向现场化。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实践为主,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将实践地点设在厨房、田间、卫生队、养殖场等,真正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帮助农民掌握技术,树立信心。
(五)培训环节全面化。很多培训往往在10天或20之后培训机构和学员再无瓜葛,培训效果和农民的实际就业情况都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关注。现在培训机构更加注重学员学习的实际效果,机构组织和政府单位都会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以建立网络课堂、培训教师回访、创建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对农民的培训效果进行调查,及时进行后续的技能服务,解决农民学习技能可能存在的“后顾之忧”。
(六)培训成果全能化。过去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和效果都比较单一,只注重农民的技能提高。我们在开展新的农民专题培训的时候,将培训注意多方展开,不仅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而且开始注重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可以通过一批通过培训的学员带动更多的农民进行产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因此,培训不仅要教授他们技能和知识,还要在其过程中开拓眼界,启发农民思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全面提高农民致富的意识和水平。
四、总结
2014-2017年,全国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农民工职业培训3856万人次,但有关数据显示,在将近3亿的农民工群体中,接受过非农职业培训的人数仅占约30%,说明当前的农民工配置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培训工作的覆盖面、规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都需要改进和完善,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脱贫,为农村综合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因此,在培训中,开始通过改进培训方式,鼓励农民工、培训机构以及用工单位参与到对农民工的培训中。最近,人社部根据不同就业形态的人员对培训举措進行了创新,将培训群体分为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准备就业人员、已就业人员以及准备就业或创业初期人员,根据不同的劳动形态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和岗位专业培训等,多方面促进农民工增收创收,不断促进农业农村问题的解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截止到2018年2月,中国仍有国家级贫困县584个,脱贫攻坚任务任重道远。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矛盾: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综合生产力不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金融制度不健全等,然后从党建和培训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培训方面的具体措施有:培训规划系统化;培训理念实际化;培训对象重点化;培训方式现场化;培训环节全面化;培训成果全能化等,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早日脱贫提供理论支持,并且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在创新中发展,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刘艳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J].农技服务,2017,34(19):133.
[2]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课题组,吴欣.大邑县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探索与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6(0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