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覃思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长春 130021)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降低或终止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对应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该病患者卧床治疗时静脉血流缓慢,加之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输液时还损伤静脉血管壁,血流缓慢、血液高凝和静脉壁受损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诱因。一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致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应采取相关预防性措施,避免或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为此,选择该院2018年1—12月期间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护理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测定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介于34~78岁之间,中位年龄62岁;从梗死部位看,前壁17例,单纯下壁9例,下壁后壁8例,下壁后壁右心室6例,下壁右心室5例。预防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33~80岁之间,中位年龄65岁;从梗死部位看,前壁15例,单纯下壁10例,下壁后壁9例,下壁后壁右心室5例,下壁右心室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中位年龄和梗死部位比例等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常规护理组给予药物护理、基础护理和病情观察等措施,预防护理组给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础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饮食,每天饮水量在1500 ML以上,多吃高纤维性食物以防止便秘的发生,做好合理营养。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应抬高下肢20°~30°,从而松弛股静脉,减轻血液阻滞,缓解肢体肿胀;为防止血栓脱落,得挤压、按摩和热敷下肢肢体[1]。为避免提高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不得憋气咳嗽。要使患者以良好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和护理活动,护士要通过护理评估了解患者心态,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药物护理。护士要遵医嘱正确应用各种治疗药物,为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要足量正确使用抗凝溶栓药物;为预防突发性出血,护士要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抗凝治疗用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时,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和颅内是否合并出血现象,并注意监测患者的凝血和肝肾功能。
(3)下肢肢体护理。患者住院期间,要密切观察皮温、皮色、下肢周径和足背动脉是否出现异常变化,是否出现水肿、静脉曲张、疼痛、麻痹等异常变化。要保护好静脉血管,轮换使用静脉通路,老年患者不得行股静脉置管。存在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因素者,及早穿着加压弹力袜,并给予刺激肌肉增加肌力的生物反馈、电针、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或足底静脉泵等物理疗法,增加双下肢肌肉泵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4)功能锻炼。护士要根据患者实际定时为患者翻身,指导其进行主动或被动床上肢体活动并掌握锻炼基本技能,制定个性化个体化的功能锻炼方案,促进双下肢血液循环。发病初期由下至上按摩脚趾和髋关节,由下至上挤压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恢复期指导患者环绕踝关节,360°绕环脚趾 (5 min/次,5~8次/d),做放松大腿勾起脚尖朝向自己保持10 s后缓缓放松的屈伸踝关节运动[2]。鼓励深呼吸,增加膈肌运动,降低胸腔压力,促进血液回流。
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例数和百分比,应用自拟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应用绝对数和相对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描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常规护理组患者中,8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78%;预防护理组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比较
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校正 χ2=4.44,P<0.05),常规护理组高于预防护理组。
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5.56%(34/45),预防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43/4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χ2检验表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常规护理组低于预防护理组。
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上升,该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随之增加[3]。护士缺乏下肢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和护理知识,亦是不同疾病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4]。下肢静脉血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可进一步加重病情或造成血栓脱落而出现肺栓塞[5],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严重时可致残。因此,作为心脏科护士应做好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避免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应围绕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开展,其中物理预防性护理措施包括穿着梯度压力弹力袜、应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指导患者性踝泵运动等,及早应用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等预防性药物[6]并做好药物护理,同时应注意入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护理评估、住院期间给予饮食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等在内的基础护理措施,护士还应具备早期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基本技能。
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没有任何症状,这要求护士要通过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如挤压小腿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Homan征),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怀疑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尽早进行血液D-二聚体、B超等检测手段,以明确诊断[7-11],以便进行积极治疗和护理。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效果,笔者选择该院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预防护理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药物护理、下肢肢体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表明常规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78%,护理满意度为75.56%;预防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护理满意度为95.56%,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发生率校正 χ2=4.44,P<0.05; 满意度 2=7.28,P<0.01)。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措施比较,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