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

2019-09-28 01:29李金伟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分子量肝素脊髓

李金伟

(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康复科,山东枣庄 277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血管外科常见病之一,脊髓损伤导致该病发率升高。由于静脉血流速度缓慢,静脉壁受到损坏,血液粘稠度增大导致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中凝结。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脊髓损伤的高频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导致肺血栓的形成,还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康复治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根据相关文献报道,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康复治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发率。该文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为研究时段,低分子量肝素联合康复治疗预防脊髓损伤所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观察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该院于患有脊髓损伤的患者90例,分为两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的男患者23例,女患者22例,年龄在18~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34±18.19)岁,其中颈脊髓损伤 9 例,上胸段脊髓损伤6例,下胸段脊髓损伤10例,腰脊髓损伤10例,骶脊髓损伤5例,圆锥脊髓损伤5例;对照组的男患者24例,女患者为21例,年龄在20~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09±17.56)岁,其中颈脊髓损伤10例,上胸段脊髓损伤5例,下胸段脊髓损伤9例,腰脊髓损伤11例,骶脊髓损伤6例,圆锥脊髓损伤4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按照Frankei脊髓损伤分级法划分脊髓损伤程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伤后或者手术后进行每日多次肌肉训练、矫形器训练以及采用肢体间接性气压治疗、肌肉神经电刺激等方式进行康复治疗[2],2次/d。试验组患者在每日两次肢体间接性气压治疗、肌肉神经电刺激以及多次被动肌肉训练、矫形器训练,加上腹壁皮下注射给药,低分子量肝素钙 (国药准字号H20063910, 规格 0.2 ml:2050AXalU),0.5 mL/次,一次/d。在试验组用药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系统及血细胞参数变化,防止机体出现凝血系统损坏导致出血情况。对两组患者采用下肢深静脉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血栓的形成,一个月后停用低分子量肝素改为服用 Aspirin 50~60 mg,1 次/d, 连续服用 3~4个月。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包括股静脉导致血栓,髂静脉导致血栓、腘静脉导致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生率较低的更加有效。

根据两组患者患病情况,采用满意评价表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两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该调查表的结果包括:5分为十分满意;4分较为满意;3分感觉一般;2分感觉较差;1分为不满意,5种等级制度。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采取SSP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试验组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为临床中常见难治外周血管疾病之一。长期对静脉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会对静脉壁造成损坏,影响静脉血液循环,且损伤的血管壁还会促进机体内凝血因子分泌,使机体内凝血分子增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从而形成血栓[3]。对于创伤、恶性肿瘤以及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概率增大。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脊髓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机体脊髓受到损伤,导致长期的行动不便和血管受到破坏,使下肢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机体的血液流速变慢,导致血液於留在下肢深静脉中。

在临床运用中对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每天多次的肌肉训练和配合矫正器矫正训练,并通过机体间接性气压治疗、肌肉神经电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康复治疗。将患者机体残留功能以及潜在能力在康复治疗的情况下得到更大发挥,通过机体被动锻炼方法可以借助于肌肉泵的作用改善静脉血流情况,较大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4]。通过物理气压治疗可促进静脉血液的流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就单使用康复质量预防脊髓损伤导致血栓治愈率较低。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对患有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康复治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加患者的满意度。该文研究对患有脊髓损伤患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康复治疗进行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实验,其中试验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栓发生率。低分子量肝素是由普通肝素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钠盐或者钙盐,通过腹壁皮下注射进行治疗,其具有抗机体血液凝固作用和抗血栓作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具有显著的作用[5]。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患者进行预防治疗前,应该对患者的过敏史、遗传疾病、患病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对患者的情况了解清楚,并且对患者服药后机体情况要随时监测,详细地将康复治疗方法教于患者,协助患者改变心理状态,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以得到患者的配合。在进行治疗时因对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深入了解以便于整体性观察患者病情。

综上所述,对患有脊髓损伤患者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康复治疗结合的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分子量肝素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加入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石墨烯纤维导电性优异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改良的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胸腺肽分子量
不同对照品及GPC软件对右旋糖酐铁相对分子量测定的影响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量丙烯酰胺对深部调驱采出液脱水的影响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低分子肝素改良注射法用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