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覆盖件外板零件的尺寸精度提升方法

2019-09-28 01:46徐伟检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锻造与冲压 2019年18期
关键词:检具孔位型面

文/徐伟检·上海赛科利汽车模具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李玉强,孟烨晖·上海汽车车身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汽车覆盖件模具技术中,零件的尺寸合格率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一般情况下,整车厂要求零件的尺寸合格率在90%以上,以便较有效的控制尺寸链。零件的尺寸控制主要分为前期的回弹补偿和后期的尺寸提升,前期回弹补偿主要依据CAE 分析和经验数据,在首次加工数据中加入回弹补偿;而后期的尺寸提升主要是根据实际零件的尺寸测量结果,对模具进行补偿加工。由于CAE 回弹分析技术和经验数据尚不能完全解决尺寸问题,使得后期的尺寸提升必然存在。本文主要分析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后期尺寸提升工作,找出其普遍规律,来指导零件的尺寸提升工作。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拥有庞大的市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要求的日益提高,汽车更新换代的速度日趋加快。汽车覆盖件模具作为汽车车身制造的一个重要装备,其设计和制造制约着整个汽车的研发周期。与此同时,汽车覆盖件零件尺寸直接影响到整车的装配,而影响零件尺寸的因素有多种,很少能直接得到尺寸完全合格的零件,这就要求模具需要反复多次试模。故研究如何提高零件尺寸的方法对模具的设计制造有重要意义。

零件尺寸提升的主要依据是零件的测量报告,而仅凭测量报告并不能完全了解零件情况,同时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这其中包括模具的工作状态、零件在模具上的定位、零件的稳定性、各工序的工作内容、更改效果等因素。

尺寸提升的三个阶段

零件尺寸提升的一般步骤为:模具精定位打件→C/H 定位测量→尺寸提升(包括基准尺寸)→……→检具定位测量→尺寸提升→完成。尺寸提升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配阶段;第二阶段为T2阶段;第三阶段为装车匹配阶段。

⑴研配阶段需要及早发现预测问题,提早解决。用C/H 孔调好模具精定位,然后用模具的精定位打件,在上模抬起后,当零件在模具上时确认C/H 销是否还能插入。

⑵T2 阶段用模具精定位打测量件,用C/H 孔定位或检具定位测量零件,分析一致性,改尺寸(包括检具定位基准的尺寸)。要求模具状态满足:正常定位;良好的研配着色;顶升器正常工作;模具正常工作(顶升器、斜楔到位或回退正常、无零件回带或零件干涉)。

⑶装车匹配阶段需要根据客户装车匹配要求,更改局部尺寸。

外板零件的尺寸测量

外板零件定位在翻边轮廓上(前后盖外板如图1所示)或在有回弹的法兰面上(翼子板如图2 所示)。

图1 前盖外板、后盖外板

图2 翼子板

测量时需要先用C/H 定位,测量基准处的尺寸,先把基准处的尺寸改到位,然后才能用检具上的定位基准定位。外板的测量方法如下。

⑴用C/H 孔定位。观察C/H 孔定位时的检具基准情况(将此基准尺寸改到理论值);观察自由回弹(是否要改基准的自由回弹);确认零件是否异常(零件与检具干涉、定位销有没有将零件压下)。

⑵确定装夹方式。基准处是否要夹紧(是否要改基准的自由回弹);基准处是否要加垫或减垫(通过模拟改基准来检测其他型面尺寸);用模拟块确认型面齐平度,同时用间隙尺确认轮廓间隙。

⑶全尺寸测量。分析型面、孔位、修边的尺寸关系,确认零件是否存在偏移问题;确认测量报告,首先需要确认基准部位的尺寸是否接近于零,排除检具基准问题;其次确认测量结果是否完整,以免某些测点没有测出来进而影响尺寸提升;三坐标测量时,需要增加一个零件的蓝光测量(只测型面,不包含翻边轮廓、孔、修边),目的是评估总体回弹情况,以及回弹区域范围;对比CAE 模拟结果,比较与模面回弹方案的区别。

外板零件的尺寸提升方案

模具工作状态会影响零件的尺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顶升器是否正常工作,零件是否顶起变形;2)模具上的定位是否正常,零件不能来回窜动,不能变形;3)放在凸模上的零件与模具是否服贴;4)取件时是否产生变形;5)抬件时是否产生变形。

尺寸控制的一些必要试验可以降低尺寸提升的难度和成本。零件回弹主要是由于内应力引起,可以做以下一些试验:1)调整流入量;2)调整翻边间隙(用正常的翻边间隙);3)剪豁口找回弹原因,测量翻边前后的豁口宽度,以及计算翻边多料或少料的量值;4)翻边时序等试验,查找回弹产生以及尺寸变化的原因。

测量时,初始会用C/H 孔定位来测量零件全尺寸(包括对基准处的尺寸进行测量)。当把轮廓定位基准的尺寸改到达标后,则可用轮廓定位来测量零件。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也很重要,单凭一个零件的测量结果无法反应零件尺寸稳定性,所以一般要求测量3 个零件(全尺寸),3 个零件的尺寸合格率接近,且测量点的偏差值很接近,才可断定测量结果较为稳定。

编制尺寸提升方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⑴了解零件总体尺寸,包括零件合格率、测点数、超差部位;⑵了解非尺寸问题,包括零件成形性、表面缺陷、定位情况、压料区等问题;⑶了解工艺内容,罗列每个工序的工艺内容;⑷了解模具结构,查看每个工序的结构图(上模、下模、斜楔);⑸明确超差部位的测量结果,保存测量文件;⑹明确每一处尺寸提升所需要涉及的工序,即明确哪几道工序的模具需要改动;⑺明确更改量;⑻避免外板件出现表面缺陷;⑼尽量避免拉延模降刻加工(除非只有通过更改拉延模才能解决尺寸问题)。

在编制整改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内容:⑴改基准;⑵结构加垫(斜楔、镶块等);⑶改时序;⑷改尺寸;⑸加水滴;⑹更改超差的孔位、修边线。

侧围零件的尺寸提升方法

打侧围件(图3)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每次拉延的流入量满足既定要求,不能变化,否则此处会不稳定;②用C/H 孔调整好精定位,用精定位打件,上模抬起后,C/H 销能插入;③整形量大的部位,整形前后特征线没有移位或移位很少(不超过0.3mm),例如上坎侧整形、C 柱整形、后保整形区域;④翻边整形间隙良好,既要测带料时的间隙,还要测不带料时的间隙,避免间隙过小导致侧向力巨大;⑤翻边整形模的压料着色良好;⑥斜楔顶出与回退工作正常,没有拽拉零件现象;⑦翻边顶出器工作正常,翻边前后没有异常变形;⑧两侧有侧翻边时,下模活动凸模需要活动到位,翻边防侧向力结构工作正常。

测量时,用B 销(A 柱部位)、C 销(后保部位)、D 销(B 柱部位)。对全尺寸进行测量,通过看A/B/C 柱侧壁的尺寸,确定零件前后没有偏移。通过看门洞上坎及下坎的侧壁尺寸,确定零件上下没有偏移。

编写质量提升方案。第一轮:首先用B 销(A 柱部位)、C 销(后保部位)、D 销(B 柱部位)定位,确认零件的上下前后没有偏移,其次改成形性问题,随后改A 柱、B 柱、C 柱、后保、上坎、下坎、门洞的尺寸,必要时改基准尺寸;第二轮:用B 销、D 销、C 销定位,改剩下的型面、轮廓,对照以往的孔位和修边,改稳定一致的孔位和修边线,改C 孔;第三轮:用B 销、D 销、C 销定位,再改局部型面、轮廓、孔位、修边,第四轮:用B 销、D 销、C 销定位,改装车问题点,再改局部型面、轮廓、孔位、修边。其中需要注意:第一轮整改时,要确认门洞C 柱、上坎的过拉延是否要改,要改的话在第一轮改掉,因为更改前后会影响回弹。

在确认更改工序后,一般情况下,A 柱和下坎的非A 面区域一般从拉延开始改,门洞内尺寸一般从后工序改。

图3 侧围件

结束语

汽车覆盖件外板的尺寸提升是汽车覆盖件模具的难点之一,也是关系到模具成本、制造周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目前没能彻底解决零件回弹的情况下,需要做好三个工作:一是提高前期CAE 的回弹分析准确度,使前期补偿尽量准确;二是总结零件的回弹规律,弥补CAE 分析准确度的不足;三是提高后期尺寸提升的有效性,最终使零件的尺寸满足要求。

猜你喜欢
检具孔位型面
汽车白车身检具应用概况及优化应用
自动制孔孔位修正技术应用
基于Kriging模型插值的孔位修正策略
高功率发动机活塞冷却喷油嘴安装位置检具的设计与制造
基于数值分析的汽车A柱加强板模具型面改进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列车轮轨型面匹配评价方法及应用
模具型面数控加工自动化编程系统开发
一种能准确高效检测齿毂槽底径的检具
变速箱输入轴内孔同轴度检具设计
基于铝挤压模具倒扣型面的三轴加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