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部分知识点的理解过程往往缺少相应的意义建构的环节。核心素养立意下,知其然的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相比识记结论,对从问题到结论的推导过程的掌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通过在问题与结论之间建构中介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生活意义与社会价值,进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提升教学深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政治;中介环节;教学深度
在《经济生活》的教学中,学生对于部分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远低于教学预期,但是教师往往浑而不觉。一旦相关考题对该考点进行深度考察,学生则会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当前教材的编写已经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但是多数知识点的阐述仍以结论性的语言为主,缺少相应的意义建构的环节。因而,这需要在问题与结论之间建构中介环节,链接学生业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尚未深入理解的经济运行常识、结合学生的经济体验等,使相应的学科知识具象化,凸显知识的生活意义与社会价值,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教学深度。
一、链接学生既有知识,在弥合鸿沟中凸显知识的生活意义
人们在长期经济贸易往来的实践中,基于相关经验教训形成了一些朗朗上口、短小凝练的经济类谚语,如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由于这些谚语可以对人们减少经济生活中的决策失误给予有效指导,深受人们喜爱。虽然大部分经济类谚语的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依然有少部分谚语与相关学科知识有出入,需要以學生既有知识为中介来化解谚语与学科知识的鸿沟以凸显知识的生活意义。笔者以“优质优价”为例加以说明。
优质优价的含义是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越高,则商品的价格就越高,优质是优价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会反复强调影响价格的因素最终只能归结为两个:供求和价值。其他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最终都是或者通过影响商品的供求、或者通过影响商品的价值来发挥作用。使用价值的优劣与价格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联,因为不同种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性质上是不可通约的。在此,学科知识与人们熟知的谚语之间出现了明显冲突。
既然无法用一个公认尺度来衡量不同种类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那么我们就应该考察一下这句谚语的前提。因为同类商品在使用价值上高度类似,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消费需求,所以“优质优价”是就同类商品之间的比较而言,而不能在异类商品之间进行比较。那么,对于同类商品而言,为什么使用价值与价格呈正相关?这就需要在优质与优价之间建构一个以学生业已熟知的知识点为中介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说来,优质商品需要耗费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商品的价值就越大,从而价格也就越高。通过在优质与优价之间建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中介环节,弥合了学科知识与经济类谚语的鸿沟。
二、拓展经济运行常识,在联系实际中凸显知识的社会价值
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生活变得日益复杂且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生活所应具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便离不开学生对于源于社会生活的学科术语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多数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术语和经济实践的理解普遍存在困难。理论源于实践,这需要以学生尚未深入理解的经济运行常识为中介,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凸显知识的社会价值。笔者以“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为例加以说明。
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当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时,政府一般通过逆方向调节,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使二者保持基本平衡。比如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若使二者保持平衡,理想的措施应该要做到双管齐下:一方面,提高社会总供给;另一方面,抑制社会总需求。但是在经济实践中,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为什么往往总是从抑制社会总需求方面入手,而很少着力于扩大社会总供给?
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的情况下,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应对: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政府的需求、增加税收以抑制企业和居民的需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企业和居民的需求。但是细心的学生会发现,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也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起到减少社会总供给的效果。在社会总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本应鼓励企业扩大生产,但所采取的措施反而抑制了企业的生产。
基于此,形成两个疑问:第一,当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时,政府为什么总是从刺激(抑制)总需求入手,而不是减少(扩大)社会总供给;第二,在经济上行(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提高(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亦产生了减少(扩大)社会总供给的副作用,如何看待?
对于这两个疑问,通过拓展我国经济运行的常识来为学生释疑解惑。对于第一个疑问,可以以“产品的生产周期”“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为中介环节予以说明。其一,由于产品生产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所以当社会总供给不足时,政策刺激很难在短期内扩大产品的供给,这在农产品供给方面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当社会总供给过剩时,在当前的经济实践中,也不大可能通过人为销毁或大幅降价的手段达到减少社会总供给的目的。其二,除了多数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之外,绝大部分产品的供给主体是企业,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政府也不大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大规模地直接干预。
对于第二个疑问,通过建构“企业的生产性消费需求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这一中介环节予以说明。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使单个企业已经难以完成某类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会在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产业链条。企业为了生产产品,需要投入多种生产要素,而大多数生产要素的获取需要企业进行购买。提高(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将加大(减少)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进而降低(提高)企业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企业的生产性消费需求减少(增加)将直接导致产品的供给减少(增加),因而降低(扩大)社会总供给是抑制(刺激)企业生产性需求的直接结果,这就取消了第二个疑问的独立性。
三、结合学生经济体验,在批判性地解读教材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经济实践的复杂性和人们经济体验的多样性,使得学生的某些经济体验与相应的学科知识出现不一致。一方面,要承认教材的编写并非尽善尽美;另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相关经济体验的真实性——如何使二者相协调呢?教师须在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读教材,结合自身的经济体验对相关知识点予以校正(在不影响学生在考试中正确作答的前提下)。这需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中介,在批判性地解读教材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以“消费心理面面观”为例加以说明。
虽然教材已经对四种消费心理有明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但是通過课堂对话,笔者发现学生并不完全认可教材对其中三种消费心理的价值取向:完全忽视了攀比心理的积极作用、没有提出求实心理的消极作用、缺乏对从众心理必要性的充分论证。
全盘否定攀比心理,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辩证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联想到攀比心理的可取之处:能够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人们往往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和评价自己,当消费者通过与他人比较之后,虽然有了更高级的消费意愿,但是未必有相应的消费能力。因而,为了达到消费目的,消费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获取更加丰厚的劳动报酬,从而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大力提倡求实心理,但是在现实中,出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需要耗费消费者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此时此刻就显示出了从众心理的必要性,虽然盲目从众不可取,但在多数情况下,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的消费选择,会帮助我们过滤掉很多无用乃至有害的消费信息,快速便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和服务,这也是商家特别重视消费者评价的重要原因。
核心素养立意下,知其然的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相比识记结论,对从问题到结论的推导过程的掌握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而需要教师有自觉意识地进行深度教学。或是基于教材的编写特点、或是囿于知识积累的缺乏、或是鉴于日常经济体验的干扰等因素,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自觉地处于较低层次。因而,通过在问题与结论之间建构中介环节,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生活意义与社会价值,进而培育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提升教学深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李振刚.习得学科知识,培育核心素养——以〈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5).
[2]李振刚.在化解偏差中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8(9).
[3]白国强.对思想政治课案例特征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5·下旬).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