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赣鄱禅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因素

2019-09-27 17:54韩英隋华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2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

韩英 隋华杰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8-163-02

摘 要 积极心理成分中自我效能、乐观、心理弹性(韧性)等是所有积极心理构成成分的核心,通过整理分析赣鄱禅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因素,探究中国本土文化自身的心理优势资源,为本土文化研究的积极取向提供理论支持。赣鄱禅文化中蕴含思维修养、静虑定心、心术端正、谦和恬静等诸多具有积极导向的心理优势资源。

关键词 积极心理 禅文化 心理优势资源

赣鄱传统文化历史由来已久,主要指江西地区文化,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春秋战国时属楚,秦置九江郡,汉属扬州,唐设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始有“江西”之名。因境内有赣江和鄱阳湖,故常被称为“赣鄱”。赣鄱传统文化一般包括书院、禅道、铜和瓷文化等。禅道文化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其中蕴含了诸多具有积极导向的心理优势资源。

一、禅文化

(一)禅文化由来

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产生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其特点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谱系以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并以历代传承的袈裟和法钵为信物。慧能南下傳法,是为禅宗六祖。他主张的“顿悟”,被称为“南禅”,神秀在北方主张“渐悟”,为“北禅”。后北禅衰落,南禅兴盛,成为禅宗主流。宋元以后,佛教各宗相承发展,尤以南禅影响最大。

(二)禅思想的转化

到公元九世纪的二十年代,中国佛教地图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随着那种来自印度的、对宇宙本原与心灵要素在语言上进行的分析、推理建构起来的纯粹理论渐渐失去了对信仰者的吸引力,追求原经典教旨的义学取向也渐渐退出佛教信仰者的视野。当关注信仰者心灵与生活状态的禅思与律行渐渐得到知识阶层认同时,经过适应性改造的禅思想就成了中国佛教信仰者关注的中心。禅思想从开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贯通的理路,对于佛理的解释,各个派系之间虽然大同,却有小异,特别是在对人的心灵本原、自我拯救的途径和终极境界上,始终是有争论的。从南北朝时期的禅者,到传统的禅门如北宗、新的禅门如惠能与神会一系、牛头、天台以及洪州等,禅思想一直在变化中,对于佛理的解释,各个派系之间虽然大同,却有小异,特别是在对人的心灵本原、自我拯救的途径和终极境界上,始终是有争论的。这种争论有时语言相当激烈,甚至超越了正常的理论之争,这种争论,使禅之一字下面有了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別各自认祖归宗,凸显法脉,构造一个一个的传法历史谱系,于是形成了唐代佛教特别是中唐佛教一道很引人注目的风景。正如裴休在为宗密《禅源诸诠集》作序时说的,那个时代,“诸宗门下,通少局多,故数十年来,师法益坏,以承禀为户牖,各自开张,经论为干戈,互向攻击,情随函矢而迁变,法逐人我而以高低,是非纷拏,莫能辨析”,正是在这种彼此都试图涵盖和超越对手的心情中,主流的禅思想在“人性与佛性的关系如何”、“修行的途径如何”、“觉悟的终极境界如何”这三个彼此相关的思路上都有了新的变化,而随着洪州一系在九世纪以后逐渐取得主流地位,禅思想也越来越向自然和适意的人生哲理方面转化,逐渐融入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二、禅文化的人性修行

在从人性到佛性的趋近过程中,修行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如何修行就是关系到人性与佛性的实践功夫,它依据人性与佛性的理论变化而变化,而它的变化又反映思想的演变,是坚守外在的戒律、禅定、读经,还是只重内在的禅定静心,是外内俱无须看重地只管“平常心”,还是放任人性一切不拘,其实,始终也是禅思想史上的大关节,更是各种禅门彼此划界的分水岭。

传统的禅思想中,持戒、坐禅、念佛都有着很重的分量,所谓钻“禅”之一字,用宗密的话来讲,是既包括“禅理”,也包括“禅行”的,包括天台一系,他们的止观修行也首先要从“渐”开始“先修归戒”,“次修禅定”,“次修无漏”,“次修慈悲”,“后修实相”,是“初浅后深,渐次止观相”,到“不定”,虽然“无别阶位”,但是修行中仍有四不同,最后才能够圆融,达到“无苦可舍”、“无集可断”“无道可修”、“无灭可证”的圆顿止观境界传统的四禅八定,需要艰苦历程,才能息诸妄念,从迷到悟。这是相当多禅师的共识,一直到中唐时代的北宗僧人如法玩(715-790),他们也还是坚持这种理性认识,理解“法无憎爱”,所以“喜愠不见于色”,理解“法无分別”,所以“贵贱视之若一”,理解“法无取台”,所以“齐于得丧”,理解“法无去来”,所以“泯于生灭”,在这样的理解中“心契真如,识通妙有”,才能渐渐进入清净无念的澄澈境界。

可是,在南宗禅的惠能、神会这里,“悟”与“迷”只是心灵中的念之转,惠能说,这就叫“悟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即长劫轮回”,只要人作到“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神会在与北宗争胜中更是特别强调“顿悟”,在答崇远法师时,专门攻击“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外照,摄心内证”这普寂、降魔藏的渐修法门是“障菩提”,一直在凸显他自己的“顿悟论”,即独孤沛集并序的《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上那句偈语所说的”唯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这种说法当然与他们对人性与佛性的看法有关,按照他们的思路,由于人的本性就是“空”就是“净”,那么当他“定”时也就是“慧”时,一利那间意识进入无差别的自然状态,这就是“定慧",于是可以“顿悟”。神会认为人有天生的一种返本复初回归初心的本来智慧,而且这种智慧就是人所要达到的佛陀境界,正是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有这种“知”,所以不必用种种凝心、住心、起心、摄心的方法给它叠床架屋、画蛇添足,只要一返本知,就是解脱,所以可以得到如“布衣顿登九五”似的“不思议“效果,这就是他答康智圆时所说的,“心不生即无念,智不生即无知,慧不生即无见,通达此理者,即是解脱”。

但这并没有走到极点,因为无论“顿”、“渐”,只要有迷与悟的分别,修行就还是必要的,在这一思路中还有不能贯通的地方。首先,“顿”也好“渐”'也罢,只要需要“悟”,就等于承认有“染”有“净”既然彻底的般若思想是把所有外在与心灵的现象都瓦解为“空”就连“空亦是空”,一切都无差别,那么,染和净、尘垢与明澈又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从此即彼地去“悟”?其次,如果说“顿悟”凭借的是人性中自然具有的佛性智慧的凸显,那么,这种平时隐匿的“知”是如何自行返本复初回归自己的清净本性的?通常占据人心的世俗意念又是如何从这种“知”中被排抑的?换句话说,就是信仰者是如何确立“知”只是向内访问清净心灵而不向外窥探世俗欲念?唯识学说曾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所谓的“阿赖耶识”有“有漏”与“无漏”,而后来禅师曾经讽刺说,什么是有漏?是笆篱,什么是无漏?是木勺。可是,一方面要确立“心体”的清净本原和自觉能力,一方面要承认“心体”对世俗现象的垢染与执著,必须对这里的自相矛盾处加以弥合。

三、禅文化中积极心理因素分析

积极心理学的历史很短暂但是却有着一个较为漫长的过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战后心理恢复成为了积极心理学发酵的原因。人们深深地被困在痛苦与哀怨当中,习得性无助也成为了头等社会问题。人们开始变得没有幸福与快乐而只剩下无尽的悲痛。在面对这样消极的世界时,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塞利格曼(1998)提出了,要让人们过上健康的快乐的生活,要教会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生。自此之后,积极心理学犹如雨后春笋在战后的世界各地迅猛的发展,心理学家们致力于找到积极心理的成分要素,致力于发掘人们内心深处积极的一处,致力于让人们开始学会主导自己的生活而非生活的奴仆。积极心理成分中自我效能、乐观、心理弹性(韧性)等是所有积极心理构成成分的核心。

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对与他们具备通过自身行动产生合意效果这种能力的信念。”麦达克斯把自我效能描述为“我相信在某些条件下利用我的技能我能做到”。自我效能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前提,认为人们主动地塑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动地对环境力量做出反应。但是环境力量与思维力量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认知反应影响周围的环境力量,环境力量又反过来塑造随后的思维和行动,即构成“思维——环境——思维”的特定情境。而禅文化中,慧能曾指出过,非风动而为心动,这一观点强调了人在环境面前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自我效能的效能预期。有研究发现,在预测不同的人类行动时,效能预期的预测力较大,而加入结果预期不会增加太多预测力(Maddux,1991)。

塞利格曼的乐观理论中,乐观者使用适应性的因果归因来解释消极经历或事件。对于类似的失败事件做外部的、可变的和局部的归因,而悲观者对失败做内部的、稳定的和全局的归因。禅修中,要努力做到理解“法无憎爱”,所以“喜愠不见于色”,理解“法无分別”,所以“贵贱视之若一”,理解“法无取台”,所以“齐于得丧”,理解“法无去来”,所以“泯于生灭”。是从根源上让人做到无视悲苦,从源头消除对外在事物和对内在自身的评判,从而达到一种平和圆通的境界。

心理弹性(韧性)可理解为当个体在遭遇逆境时,个体是否能成功应对的能力。有研究认为心理弹性与个体特征、社会支持、积极情绪和应对方式相关。即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在面临挑战或者压力时,相对于心理弹性低的个体,其个人能力中的信念、自我感觉、自我照顾会得到提高;社会的支持可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个体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应激水平;而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心里资源的能力建设,对于应对压力或面临重创时至关重要。禅文化中,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空”就是“净”,同时又承认有“染”有“净”,把所有外在与心灵的现象都瓦解为“空”就连“空亦是空”,一切都无差别,那么,在禅中,染和净、尘垢与明澈无差别可言,也就是说保住本心,就可以无畏于变化,可以不在乎事情的性质,给心理以无限的空间,从根源上赋予了比心理弹性更强大的力量。

四、结语

积极心理成分中自我效能、乐观、心理弹性(韧性)等是所有积极心理构成成分的核心,通过整理分析赣鄱禅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因素,探究中国本土文化自身的心理优势资源,为本土文化研究的积极取向提供理论支持。赣鄱禅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思维修养、静虑定心、心术端正、谦和恬静等诸多具有积极导向的心理优势资源。同时,很清晰地表现了与西方“神本”、“物本”文化的不同,禅文化以人为中心,可以超脱神、物而自行发展,神与物在其中只是供人需要的元素,及促进人进化的工具。禅文化中蕴含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因素,与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心理弹性等优势心理资源有相近的积极引导作用,且更深刻地从根源上拓宽了心理空间。

★2017年度江西省藝术科学规划项目(基地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赣鄱传统文化的情志调控作用研究 ”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G2017051B。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104.

[2][唐]慧能著,郭朋校释.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2012:53.

[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84.

[4] 张丽娣,李乐之.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护理学报,2007,19(7A).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
积极心理教育的高校育人文化研究
积极心理视角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小学生感恩习惯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