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涉农报道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2017—2018)涉农报道内容分析*

2019-09-27 01:14王仕勇曹文扬
关键词:人民日报战略农民

王仕勇,曹文扬

(重庆工商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40006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优先发展农村农业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思路的根本性延续与指挥“三农”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武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必须“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的一年间,《人民日报》的采编实践表明涉农新闻报道已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媒体推动力量。基于乡村生产价值,《人民日报》注重乡村经济发展报道,聚焦农村金融、农村电商、高新技术等现代农业要素;基于乡村文化价值,《人民日报》着眼于乡村文化建设,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现代农民精神生活面貌;基于乡村社会价值,《人民日报》助力乡村现代化治理,推动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建设。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一年内的涉农报道作为研究样本,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内涵出发研究《人民日报》的新闻实践,力求既实事求是发掘值得推广复制的报道经验,又探寻报道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涉农报道的未来优化之道。

一、关注新内涵: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农报道议题与话语创新

西方学者威廉·哈森认为,“发展理念”是五大新闻理念之一[1]。基于发展新闻学的理念,新闻报道应为国家大业的发展服务,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农民、农村,“三农”作为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发展对象,也是新闻媒体一直持续关注报道的议题。通常意义上,我们将针对“三农”及相关问题的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称之为“涉农报道”。涉农报道作为一支重要的媒体推动力量,在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报道,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环境,形成共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既是涉农报道的价值体现,也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从发展新闻学视角出发,如何结合新时代下党和政府新要求及农民新诉求加强涉农报道工作,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百年乡土重建探索工作中的实施,成为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报道乡村经济发展,聚焦农业转型和农业现代化

在当前中国新闻学的语境中,发展新闻学集中于国家社会发展的探讨。我国学者张立伟等认为,中国语境中的“发展”=“现代化”,发展报道即现代化报道。[2]基于发展新闻学的视角,在中国乡村经济建设和社会系统产生历史性的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如何利用涉农报道来促进国家的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成为关键命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主要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方面入手”[3],强调现代农业科技已成为促进农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关注经济发展是我国党媒党刊的重要职责,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人民日报》聚焦农村金融、农村电商、高新技术等现代农产业信息,策划了诸如《高科技让“农”字亮起来》《金融活水解渴特色农业》《金融“及时雨”播洒正能量》等专题报道,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信息传输桥梁的作用。现代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更加多元,关注的新闻内容也日渐丰富,农村金融、农村电商、高新技术等现代农产业信息,日益受到农民群体的关心与重视。《人民日报》围绕新农村建设聚焦现代农产业,展开全面观察与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切实满足了农民群体对乡村经济发展的信息需求。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农村金融、农村电商与高新技术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关注重点,三类议题逐渐进入记者视野,成为传统经济发展类涉农报道在内容上的一次创新实践,满足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现代化信息的基本需求。经笔者统计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在十九大召开后一年内关注乡村经济发展议题的涉农报道数量高达284篇,占涉农报道总量的43.7%,接近研究样本总量的二分之一。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乡村经济发展议题涉农报道一览

农村金融类涉农报道主要针对目前农村普惠金融工作取得的成效做出解读,并结合他国经验介绍了我国普惠金融工作目前存在的重难点,以及我国金融扶贫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农村电商类涉农报道则通过对区域成功案例的报道,反映农村电商产业在助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在《电商让乡村日子更红火 江苏东山镇快递员月入万元》一文中,介绍了农村电商在进入东山镇前后经济发展的对比以及“农副产品+互联网”为东山镇经济建设带来的机遇与发展;高新技术类涉农报道则聚焦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实际改变上,反映农民群体的真切感受。例如,对黑龙江省饶河县境西北部的红卫农场的手机无线电井遥控装置使种植户农作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机械化的报道以及对杨凌示范区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有效解决农业增效慢、农民增收难等问题的报道。此类涉农报道,让报道对象与广大读者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飞跃和改变,受到广泛好评。

(二)注重报道乡村文化建设,真实客观全面反映乡村社会文明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大国,本质上是一个具备乡土文化的农业国,其文化的根基在于乡土,而村落则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央提出,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要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大内涵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内涵,均提出了“乡风文明”这一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农村最本真的体现,也是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涉农报道与生俱来所具备的宣传功能,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农村部分地区思想腐朽落后、乡风文明风尚缺失、乡风民俗衰落等问题。涉农报道在新时代挖掘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对农民群体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起到了引领与规范的作用,让乡村文化的永久魅力得到绽放。为加大对优秀乡村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宣传报道,滋养村民精神生活,美化村民精神家园,《人民日报》开设“乡村发现·美味”“乡村发现·技艺”“乡村发现·村庄”等专题栏目进行经常性报道,把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融入版面字里行间,让读者感受到来自中国乡村的文化浸润,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5]。中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人民日报》着眼于乡村文化建设,做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现代农民精神生活全貌的涉农报道,以推进和谐文明乡风的形成,激活并提升了乡村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真实报道。宣传不等于吹嘘,需真实反映乡村文化建设的全貌,将我国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风采原汁原味地进行描写报道,展现农村精神家园的底色。在“乡村发现·技艺”专题栏目中,《人民日报》针对剪纸、戏曲、织布等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了报道,字里行间展现出了新时代新农村的文化风尚。其中,在《材料好,手艺精,历史久》这篇报道中,《人民日报》选取了四川邛崃的瓷胎竹编技艺作为报道对象,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对瓷胎竹编技艺的加工从选材到制作流程进行了介绍,传承并弘扬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二是客观报道。不可否认地,在我国农村仍存在一些腐朽落后问题,在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需注意到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人民日报》围绕“农村聚众赌博”“农村人情债”“农村阅读成摆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旨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摒弃传统陋习、实现乡村和谐有序发展。三是全面报道。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服务于“五个振兴”,主流媒体的涉农报道采编工作需关注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为达到服务于“五个振兴”的目的,《人民日报》开设了“新农村周刊”“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七大农村专版,对乡村发展的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展开全方位集中报道,报道数量占版面总量的49.94%,接近于全版总量的1/2。如表2所示。

表2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各类版面报道数量占比一览

(三)注重报道乡村现代化治理,推动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建设

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证。[6]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的“治理有效”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管理民主”转变,反映了我党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工作思路的转变,也是乡村管理制度规范化程度提高的体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乡贤作为乡村建设的“带头人、领路者”,成为中国独特的乡村治理主体。就社会历史变迁来看,乡村精英作为传者与乡村管理具有天然的融合性,在乡村社会行政管理和乡村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民日报》通过“重头人、树典型”的方式对乡贤人物先进事迹进行报道,用身边人的嘉言懿行影响农民群体,使乡村生活更加安定有序,助力构建善治乡村。在十九大召开后的一年间,《人民日报》共开展了45例模范人物专题报道,主要涉及基层干部、乡土人才、农技员、支部书记、杰出农民五类群体,为完善以乡贤为核心的乡村自治组织起到了助推作用。

同时,《人民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通过新闻报道的呈现,使更多的党内外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情况得到了解,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落实;利用网络对新闻报道进行评论,群众意见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了党组织与群众间的有效互动沟通,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人民日报》对全国众多地区的典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案例进行了专题报道,《让每一个支部都充满力量》《选好党支部带动一村富》《三门峡:探索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实现村级党组织书记省级轮训全覆盖》等多篇优秀新闻报道,为部分落后地区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带来更多的经验借鉴。例如,在《三门峡:探索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报道中,记者通过对河南三门峡市卢氏县范里村开展的“农村党员积分管理”机制的报道,为其他农村地区实现党员量化考评,在农村党员中强化党员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而在《选好党支部带动一村富》报道中,《人民日报》以福建西安村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致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康帕村党支部发展“庭院经济”、重庆南沱镇党支部调整产业结构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主线展开集中报道,表明了我国乡村基层组织功能正在不断拓展、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这类报道,为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提供了有益的镜鉴。

二、观照现实与文本: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农报道的问题与不足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新闻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乡村,涉农报道成为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施展拳脚的一片广阔天地。广大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产生了以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老郭脱贫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品。但关照现实与报道文本,不可否认,与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村与农民对新闻报道信息的需求相比,涉农报道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通过对《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一年间内的涉农报道(不包含评论文章)文本研究,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和农村社会现实,笔者认为当前涉农报道主要存在经济发展报道与生态建设报道比例失衡、边缘群体成为被遮蔽的议题主体以及议题的高度与深度不匹配等三个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报道与生态建设报道比例失衡

本研究以《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的涉农报道(不包含评论文章)为文本,共得到切合本研究主旨的相关涉农报道650篇。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五大内涵建立研究类目,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涉农报道按五大内涵分类一览

由表3数据可观察到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人民日报》在一年内涉农新闻报道数量,以及分属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及“生活富裕”五大内涵类目的涉农报道数量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属于“产业兴旺”类的涉农报道数量居于五大内涵新闻报道之最,这与“产业兴旺”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总布局中的持久动力以及居于首要战略地位相关,共计284篇,占比43.69%。相对而言深入探究乡村居住环境改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类的涉农报道数量则明显不足,全年报道数量仅68篇,占比10.46%,不及“产业兴旺”类涉农报道总量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五大类别的涉农报道在报道数量上悬殊较大、分布较为不均,报道比例严重失衡,如图1所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落实,也是现代农民追求生活舒适度与幸福感的重要体现。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屡现问题、令人担忧: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生活垃圾任意丢弃、污水随意排放、工农业污染及土地损毁退化……与此同时,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对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认识不到位。乡村生活与生态价值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面加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有鉴于此,涉农报道应当善于发现农村现存生态环境问题,切中时弊,引发社会关注。《人民日报》作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的主流党报,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从而促成问题解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五位一体”的全面实现。

图1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涉农报道按五大内涵归类占比一览

(二)边缘群体成为涉农报道中被遮蔽的主体

所谓“涉农报道”,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要议题对象的新闻报道。[7]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被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农业”“农村”“农民”作为涉农报道不同的议题对象进行划分归类(不包括在报道中仅出现“农业”“农村”“农民”字样,但不以“三农”为主要议题的报道)。为了对涉农报道议题内容特征进行全面把握和研究的科学性,笔者针对不同“三农”议题报道的内涵做出简要说明。“三农”报道中的“农业报道”主要包括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产业在内的相关活动和事件;“农村报道”是指行政村、行政乡以及在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行政镇发生的相关活动和事件;“农民报道”是以户籍在农村的居民为议题对象的新闻报道。根据这一界定,650篇涉农报道中与“三农”相关报道构成本文的研究对象,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涉农报道“三农”议题对象占比分布

由图2可知,在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期间围绕农村为议题对象的涉农报道样本量最多,超过样本总量的一半,占比58%。其次,农业为主要议题对象的涉农报道样本量占比29%,而以农民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涉农报道样本量最少,仅占13%。可见,新闻媒体对于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注比重较大,而农民群体本身,尤其是老年农民、农民妇女、农村留守儿童等此类边缘群体(这类群体是当今留守在土地上和乡村里的真实主体)未得到充分的关注,这就造成了议题对象的失衡与农民群体在媒体上的失语。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实现的主体,涉农报道需努力发现乡村振兴战略中被遮蔽的主体。主流媒体应加大对边缘群体的报道力度,如《天津开展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妇联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时代》等以农村妇女为主要议题的优秀涉农报道就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三)报道呈现形式较为单一

乡村传播主要是指对发生在乡村社会内容、乡村社会与外部社会之间传播现象的总称。[8]从社会文化取向层面来看,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乡村传播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以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涉农报道作为乡村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内容和是形式上均需从农民群体的平民视角出发,用创新的思维和平实的语言进行报道。这样才能把准农民心理脉搏,为农民发声。尤其是在新兴媒体技术日益迭代更新的今天,涉农报道的呈现方式可以更加多元多样。例如,利用H5页面呈现、数据新闻、图片新闻、聊天对话框等新颖呈现方式,更加通俗、直观、创新地展现乡村文明风尚,让乡土、乡景、乡音、乡情、乡德更好地在华夏大地绽放。

笔者通过对《人民日报》650篇涉农报道进行数据分析后发现,82.6%的涉农报道属于传统新闻呈现形式,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深度报道等报道形式。在研究时间范围内的图片新闻共计95条,占比14.6%;数据新闻共计13条,仅占比2%。除此之外,以聊天对话框呈现等创新形式的涉农报道仅5条,在现有总量中占比不到0.1%。孙信茹学者认为:“媒介的使用差异不仅仅取决于媒介的独有特性和使用者的主体性,还取决于媒介使用的社会结构、文化差异等具体的语境。”[9]由于中国乡村居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远不及城市居民,传统新闻报道形式对农民群体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传播效果不太理想。图片新闻、数据新闻等表现形式较为直观的新闻报道更能让农民爱看、爱读,更能成为乡村振兴涉农报道的亮点,达到让农民群体对乡村振兴政策看得懂、用得上的目的,实现涉农报道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三、注重全面性与建设性: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农报道的未来优化之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9月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重塑城乡关系以及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新路径和新要求[10]。做好乡村振兴的涉农报道有助于形成城乡间双向互动的稳固桥梁,构建更强大且持久的媒体推动力量,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大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涉农报道需围绕乡村振兴五大内涵对“三农”议题对象展开深入的挖掘与报道,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舆论环境。

(一)平衡五大内涵议题报道,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学者李晖曾在《发展传播学与发展新闻学论析》一文中谈到,探讨大众传播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是发展新闻学兴起的主要动因。[11]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服务于发展中国家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发展新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农业产业类涉农新闻报道占比43.69%,接近全年涉农报道总量的二分之一。而对农村生态与乡村治理的关注报道则相对较少,仅占比10.46%。两类涉农报道数量悬殊较大,这是我国新闻媒体在涉农报道采编工作中的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物质基础与乡村治理同等重要,产业兴旺是目标价值,治理有效是政治保证。总而言之,五大内涵的任何一方面都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以及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任何单方面工作的成功都不能代表乡村建设的全面振兴,唯有“产业”“生态”“人文”“管理”“生活”五大方面的全面振兴才能取得乡村建设工作的最终胜利。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为目标价值,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内容要求,以农业、农村、农民、农地、人员配置五个方面为总体布局[12]。具体而言,“产业类”信息报道要注重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农副产品的包装与宣传以及通过介绍经典区域案例助农增收;“生态类”报道要向农民群体传递环保理念,突出问题导向并及时曝光问题、汇聚意见;“人文类”报道要善用农民视角反映乡村生活,加大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管理类”报道则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并注意汇集其他国家现代化乡村治理经验;“生活类”报道应体现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着力构建乡村幸福生活的美好蓝图。要而论之,新闻从业者必先掌握最新涉农政策,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认知高度,对乡村振兴五大内涵议题做到全面且平衡的报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全面呈现乡村人和事,建构城乡互哺的传播关系

十九大的召开昭示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对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涉农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进行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需要明确乡村振兴的主体问题,做真正反映农民生产生活的涉农报道,用情感去讲述真实而又鲜活的乡村故事,把准农民心理脉搏,敢为农民鼓与呼[13]。乡村发展类的报道,可以用专题系列报道的方式定期反映农民群体生产生活,多面呈现乡村人和事,让百姓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发展变化;在人物专题报道中,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反映农民群体的生产生活,使得新闻报道更加富有感染力与感召力,也更加贴近农民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更好地反映农民群体的内心诉求。

马克思认为,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14]。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着重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学者李红艳也曾提出,“传播媒介在乡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形态之间的较量中占有重要作用,由传播媒介所形成的知识垄断与知识阶层权力的积累是城市社会以工业化逻辑不断瓦解乡村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8]103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涉农新闻报道中,从城市向农村的新闻和文化的单向流动信息占据了大幅版面,尤其是大量的会议讲话、政策解读、城镇建设等新闻信息,这不仅成为城乡之间媒体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重要显现,也造成了城市居民对“三农”仍留有“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刻板印象。同时,农民的美好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既包含物质层面也囊括精神领域。涉农报道的首要任务是在满足农民主体的表达需求的前提下,还需促成农村文化的“上行”,让城市居民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中国乡村的改革与巨变,从而建构城乡互哺的新型传播关系。2018年8月清远市推出的“乡村新闻官”制度,便打通了城乡一体化中信息不对称的“最后一公里”,是值得肯定的实践探索。

(三)做好建设性涉农报道,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局助力

新闻记者不仅要善于报道振兴过程中的辉煌成果,也要敢于直面农村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后发现,直面乡村振兴阻碍、揭示农村发展问题的涉农报道占比不足10%,90%的涉农报道主要围绕产业振兴和生活富裕等方面展开。乡村的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除了产业的兴旺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外,我们的新闻媒体还需看到中国农村的现实问题,如“农药废弃物”“农民教育”“农村垃圾”“农家乐排污”“农村人情债”等,而非一味逃避,将问题掩盖于经济迅猛发展的光鲜表面之下。2018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村禁赌堵在哪里》的涉农报道,报道了在春节期间,黑龙江佳木斯市与内蒙古包头固阳县公安办公厅打击农村赌博违法犯罪案件的全过程。两个案例的报道,强化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对杜绝农村地区的赌博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也是从反向角度对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两大内涵的最佳诠释。建设性涉农报道能够一针见血地直指乡村振兴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纠偏与改正问题。因此,做好建设性涉农报道,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局的新出口和整治农村发展问题的一剂良药。

涉农报道除需直面农村发展中的诸多复杂问题之外,还应注意到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是否跑偏等问题。2019年初,国家贫困县甘肃榆中因斥巨资“造景造门”被住建部通报。其原因在于甘肃榆中未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改善,而是举债盲目立项,大搞“形象工程”。涉农报道作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只“助推器”,更是在实施过程中的一台“监视器”,需要对乡村振兴的实施方向是否跑偏、针对主体是否正确等情况做出及时的报道反馈。未来涉农报道不仅要做好正面宣传,还应当直面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破解乡村发展困局助力,真正做到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对乡村价值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再次定位。[15]对我国主流媒体而言,做好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涉农报道,营造助推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形成共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演进及实施过程中,《人民日报》的采编实践表明当前涉农报道在议题与话语方面不断创新,注重报道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现代化治理,正在形成一股强劲而持久的媒体推动力。同时,我们也需正视涉农报道现存的问题与不足,对乡村生产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活价值进行更加精准的定位与挖掘,才能更好地起到引领与宣传的作用,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从而实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战略农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战略
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