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的实证研究*

2019-09-27 01:14彭佳林
关键词:归属感流动人口重庆市

郑 娴,彭佳林,李 孜

(重庆工商大学 a.商务策划学院;b.研究生院;c.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67)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社会管理的加强和创新,需要将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治理有待深化加强和创新,人民的生活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问题尤其应重视。据“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总人口数超过13.7亿,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超过2.6亿人,比2000年增加了1.1亿人,增长81.03%。而《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2.36亿人,相当于每6个人中有1个是流动人口。由此可见,流动人口更好融入城市的问题,是中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但受原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的限制,导致流入人口不能实现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扎根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二、样本描述

样本涉及重庆市28个样本区县、103个样本镇街、300个样本村居。有效统计对象包含:重庆市流入人口(包含跨省流入和市内跨区县流入)6 000户调查对象,涉及其家庭成员共16 734人,本文样本选取6 000户家庭的户主。样本基本信息见表1。

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测量维度指标的选取

社会融合度需要从多维度进行测量。通过对已有社会融入度测量维度的总结(表2)可以看出,测量维度的选择主要从经济、文化、身份认同、心理、社区参与等方面,只是各维度下测量的具体指标有所区别。

表1 样本基本信息(N=6000)

表2 社会融入度测量维度的总结

本文选择从经济融合、文化融合、身份认同和社会适应这四大维度进行重庆市流入人口社会融合度的测量。四维度分析框架见表3。

表3 四维度分析框架

四、重庆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现状分析

(一)重庆市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1.经济融合

(1)经济收入。按重庆市2013年职工平均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将就业的流入人群收入分成3组(平均工资为3 783元/月,最低工资标准为1 050元/月)。调查显示流入就业人群最低月收入为500元,最高月收入是30 000元,平均工资为2 996.9元。流入人口的平均工资不仅明显低于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且人数所占比例超过七成。

(2)职业结构。陆学艺(2004)认为,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可分化为由十个社会阶层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十个阶层又可分为五个等级。流入人口的职业结构分布可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层级,而社会层级的高低影响了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合度。重庆市流入人群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行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分别占比为19.1%、18.04%、14.6%、13.51%、9.98%。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外出就业农民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8%,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6.7%,从事第三产业的占40.5%,而重庆市流入人口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二产业。

(3)工作强度情况。每天工作强度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每月超出法定负荷94.9小时。其次是住宿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分别超出法定负荷78.2小时和58.38小时。相比,工作强度较低的行业为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教育文化及广播电影电视、采掘业,分别超出法定负荷8.7小时、23.57小时、28.52小时。《2012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重庆职场人日均工作时间为8.48小时,而重庆市流动人口日均工作时间为9.03小时。由此可见,重庆市流入人口普遍处于超负荷状态,且劳动强度超重庆市平均水平。

2.文化融合

(1)语言。以语言接触为媒介的文化融合必然体现在语言中,语言接触的过程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因此,流入人口在社交、工作、日常生活等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判定其文化融合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重庆市流入人口中,有近一半的流动人口讲的是本地话,34.9%的流动人口讲的是家乡话,8.2%的流动人口讲的是普通话,视情况而定的占了7.9%。

(2)通婚态度。通婚圈是伴随着两性婚姻关系的缔结而形成的一个社会圈子,婚姻的缔结离不开文化的相互融合,来自不同地域的流动人口对通婚的态度,可体现其文化融合的程度。从本次调查中可知,超过95%的流动人口愿意与本地人通婚,其中62.1%的流入人口表示完全同意通婚,由此可见,流入人口对通婚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

3.同化

流入人口只有实现了心理层面上的认同,才能在这新的栖息之地存在归属感,心理认同同时影响着流入人口的社会融合程度。本文选用“身份认同”和“居留意愿”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64.5%的流入人口认为自己是本地人,其中认为自己是新本地人的只占20.1%。除此之外,认为自己是流出地(老家)的人占33.2%。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的占2.4%。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流入人口认为自己是本地人。

从居留意愿来看,选择留在本地安家立业的流动人口占42%,选择回老家的占25%。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把统筹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实行如公租房为主的住房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等,降低了流入人群城市发展的风险,使得更多的流入人群选择留在重庆安家立业。但仍有29%的流动人口对长期居留意愿呈不确定的状态。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改善福利制度,实现更多的流入人口扎根城市。

4.社区参与

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反映了流动人口是否适应流入地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可折射出流入人口与当地居民的互动程度与主人翁意识,从而体现其社会融合程度。数据表明,重庆流入人口社区活动参与度偏低,文化参与度高于政治参与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比例最高,但仍未超过一半人数,其次有30.8%的流入人口参与社区文体活动,仅有17.4%的人参与过居委会管理活动。在选举活动、评优活动、业主委员会活动方面的参与度更低,参与比例分别为10%、8%和6.9%。由此可见,虽然流入人口在城市中有一栖息之地,但主人翁意识并不强,特别体现在对政治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小结

1.重庆市流入人口经济收入偏低,且低于重庆市职工平均工资;流入人群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批发零售业是重庆流入人口的主要就业领域;流入人群的工作强度较大,普遍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其中工作强度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工作强度最小,但仍超出法定工作强度。

2.重庆市流入人口语言融合良好,语言沟通障碍较少。主要是由于重庆大部分流入人口是市内跨区县流动,各地方言相差不大,更容易学会本地话,且讲方言也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重庆市流入人口对通婚持有较宽容的态度。

3.重庆市流入人口有较高的身份认同度,重庆作为一个开放的直辖市,表现出了较高的城市包容性;重庆市流入人口的居住意愿较强。

4.重庆市流入人口社区参与度不高,特别是政治参与度偏低。一方面是由于城乡二元化带来的城乡文化差异和教育资源的占有,使得流入人口在客观上文化素质不高,主观上有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社区里的城市居民有种地域优越感,对流动人口存在偏见甚至歧视。

五、重庆市流入人口归属感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一)研究假设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有归属感是指个人感到是集体中的一员,认同集体的目标和胜利,有被接纳和位置感,有家园感。笔者认为,归属感是指承认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认同集体的价值观和目标,同时也被集体所认可和接纳的一种心理感受。归属感强的流动人口说明其社会融合度较高,反之亦然。本文假设:

1.流动人口的个体因素对归属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经济因素与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呈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

3.文化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4.流动人口的归属感与其被同化的程度有关。

(二)变量设计

回归模型公式为:

其中,p表示有归属感的概率,1-p为没有归属感的概率,X为自变量,XP表示第P个自变量,β0表示回归常数,β1,β2,…βP表示Y对应于X1,X2,…XP的偏回归系数,e表示误差项。

问卷中关于归属感的题为:“是否同意此说法——我对目前居住的城市有归属感”,回答设计分为“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基本同意”“完全同意”。为了进行二元回归分析,笔者将选项加以合并,将“完全不同意”“不同意”合并为“不同意”,用0表示没有归属感;将“基本同意”“完全同意”合并为“同意”,用1表示有归属感。笔者将“归属感”作为因变量;选取个体因素、月经济收入、单位性质、语言、通婚态度、身份认同、居留意愿作为自变量;将主要的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

(三)实证结果

本研究的模型采用嵌套模型。模型一是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模型二、三、四为控制变量,其中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上经济因素,包括月平均收入、单位性质、通婚态度;模型三在模型一、二的基础上加入文化因素,包括通婚态度、日常使用的语言;模型四在前三个模型基础上加入与同化相关的因素,包括心理身份认同和居留意愿。其结果见表4。

表4 重庆市流动人口归属感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注:1.*p<0.05;**p<0.01;***p<0.001代表的显著性影响.2.括号内为标准误差

从-2对数似然值来看,四个模型均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模型越来越具有解释力;从拟合优度统计量来看,四个模型的拟合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越来越好。

从模型一可以看出,性别对归属感没有影响,受教育程度对归属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教育程度越高其归属感越强;而婚姻状况与归属感呈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说明有配偶的流动人口与无配偶的相比,其归属感更强。但从模型二可以看出,在加入经济因素的变量后,控制变量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归属感的影响显著性提高。月平均收入对归属感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且呈负向影响,说明流动人口的收入越高其归属感越低,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收入人群更注重事业的发展,不拘于一地寻求事业的成功,因此归属感较低。工作经历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之一,其归属感较弱。单位性质对归属感的影响呈一般显著性,但从模型三和模型四中可以看出,在加入文化因素和身份认同的相关变量后,均变为不显著。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因素,其统计结果显示“通婚态度”和“与本地人交流语言”与归属感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从模型四可以看出,在前三个模型的基础上,心理身份认同和居留意愿对归属感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小结

在四个假设中,假设1个体因素中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性别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2经济因素中,经济收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呈负向的影响作用,而在不考虑模型二、三、四的情况下,单位性质对归属感具有负向的显著性影响;假设3文化因素中,通婚态度和日常使用的语言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假设四中心理的身份认同和居留意愿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归属感越强,有配偶的与无配偶的相比具有更强的归属感。第二,经济收入与归属感呈负向影响关系,说明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其归属感并未随之增强。第三,在经济因素变量中,单位性质对归属感具有负向的显著性影响,说明只考虑经济因素的条件下,体制外的流动人口较体制内的流动人口更具有归属感。第四,流动人口同本地人通婚持肯定态度的与持否定态度的相比,其归属感更强。第五,流动人口在同本地人进行交流时,使用本地语言的流动人口与使用外地语言的流动人口相比,其归属感更强。第六,心理身份认同度高的流动人口其归属感越强。第七,居留意愿越强烈,其归属感越强。

六、政策建议

(一)建立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由于重庆市流入人口居留意愿强烈,因此为了保障流动人口有一个良好的栖息之地,解决他们的“住有所居”的问题,应采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途径改善高流动人口住房供应体系,如向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提供租金补贴、积极探索建立流动人口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二)促进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融入机制

针对重庆市流入人口的社区参与度不高,特别是政治参与度偏低的现状,政府应该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提高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社区民主选举、社区民主管理、政治生活的热情;完善对流动人口的关怀关爱、教育宣传等制度。

(三)完善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机制,保障流动人口的文化教育权益,增强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程度

由于大部分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处于社会的底层,且缺乏向上流动所需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此,政府应增强流动人口继续教育的财政投入,构建以公办、民办和非政府组织等各类培训机构共同组成的培训主体,建立多元渠道的流动人口再教育体系。

(四)避免制度性歧视或机会排斥的政策

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户口附加条件,不将社会待遇、社会福利作为附加条件与户口登记和转移挂钩。其次,认真落实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转户的农民工提供相应的均等化公共服务,享受准市民的待遇,同等分享利益,逐步改变按户籍人口配置公共资源的政策。

猜你喜欢
归属感流动人口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