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性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9-09-27 00:42
关键词:空间结构空间指标

胡 磊

(重庆工商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0067)

城市居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与场所是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将会影响居民进行休闲体育活动的有效性与坚持性。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成就巨大,城市面貌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生活空间及状态却不容乐观,城市相关建设者还需进一步努力,积极进行建设城市体育运动休闲空间,创设更好的体育运动休闲空间。

一、城市休闲体育国内外文献简析

(一)国内城市休闲体育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已经开始研究休闲体育。王雅林从社会学角度对休闲体育开始研究;马惠娣对休闲本质和休闲传统进行了分析。21世纪初吴贻刚在《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状况与问题》一文中阐述了中外休闲体育的变化、限制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行为的形成等,提出我国休闲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1];何克美在《从休闲体育消费透视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根据国内外休闲体育消费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休闲体育消费需求力量对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2];刘彤在《后奥运时代北京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中指出后奥运时期北京全民健身设施和收费型休闲运动场馆飞速发展,体育休闲市场已经初步形成[3]。

(二)国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研究现状

20 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现出经济带动性强、高回报率、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优势。在西班牙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已成为第四大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1%左右;由此可见,休闲体育在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早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期就有了最早的休闲理论思想:人类战争为了和平,工作为了休闲,休闲是人类所有活动之目的,是所有行动导向之最终结果[4];瑞典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认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由空闲时间所决定的[5];戈比在《你生命中的休闲》中研究了20世纪80至90年代美国休闲体育的变化,发现美国出现了非老龄化的运动减少现象,20世纪90年代与80代相比,美国人花在各类体育运动上的时间减少了[6]。

通过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基础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到,休闲体育相关基础概念的解析与探讨较多,而实践性的偏少。现有的文献资料大部分都是通过真实的实际案例进行休闲体育空间设计理论的研究,大多数为单纯的体育及规划专业学者进行的研究,如《体育休闲空间景观设计研究》、Environment-behaviorStudy、IntroducttiontoArchitecture等。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研究内容来看,只有少数学者考虑从使用人(尤其年龄大小)的角度出发,以实地调研开展户外休闲体育空间的分析研究。本文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通过对户外休闲体育空间的分析研究,找出我国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在筹建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规范性地评价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建设,以期能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规范性与适用性的提高。

二、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含义

(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含义及其体系划分

休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出现于城市。城市体育休闲空间指的是体育休闲资源如体育场馆、健身房等物质空间,也包括居民体育休闲活动组成的行为空间如广场、公园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依据供给主体角度分析,分成私人及公共休闲体育空间两类[7]。其中私人休闲体育空间以商业主体为供给主体,主要目的是盈利,客户对象是特定消费阶层,是一种非公益型服务。公共休闲体育空间则以政府或政府为主导的第三方组织作为供给主体,其服务具有非营利性,目的是满足城市居民体育休闲需求,这类服务场所主要有公园、开放绿地等,这是城市发展的阶段产物,可以为现代城市提供大众体育服务的功能。公共休闲体育空间表现出公益性、公共性及普适性等特点,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能为城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是一种重要载体与平台。本文主要是基于城市休闲体育公共空间进行研究。

城市公共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休闲空间,这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能较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一定空间层次及结构。该空间结构包括构成要素、体系、形式与规模状态,也指不同要素间的联系、作用方式。空间载体将直接影响人类的行为动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的合理度也将直接影响居民开展体育休闲活动[8]。定量评价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规范性,可以促进城市休闲公共体育建设的平衡发展。

(二)划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等级体系的主要依据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各要素间不是并列关系,各要素在系统组织中表现出秩序性、等级与质额差异。不同层次的系统间,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因此提供的服务与功能也不同,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若单一且配置相同,则不利于居民群体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常常在交通便利、人口集中的地方设置行政区中心。[9]因此在划分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时,应坚持公平与高效、集中与分散、与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原则,依据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及城镇体系设计城市的休闲体育空间,在区位优势明显的行政“中心地”布置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并安排同等级或低等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给予周围居民更好的服务。我国现在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3级,并常常将地域城镇体系划分成9级。

(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等级体系的构成

进一步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的结构,并不包含“区域”这个广域概念,但是涉及更微观概念如乡、镇等,结合服务范围大小,可以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分成5级,详情如图1所示。

图1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等级体系示意图

城市级别的公共体育空间主要代表是城市级公园与体育中心等,政府建造这些体育场所能较好地为群众服务,也能展示出城市魅力,进一步讲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激发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将城市运动现象及运动场所两方面功能发挥出来。地区级公共休闲体育空间包括有区(县)场及公园等,其举办大型比赛机会较少,但是居民利用、使用的频率比较高。街道体育中心与公共运动场等是乡镇街道公共体育空间,位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中间地带,将高低级体育空间有机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发挥承上启下作用。[10]健身苑处于居民区公共体育空间,具有较大人口密度,也是社会及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我国目前也重点建设此类公共体育空间。小区健身区作为一种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在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中处于基层位置,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体育服务。实际情况是,并非全部城市都有5个级别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是结合城市规模等具体状况设定,小城市体育空间可能只有3级,大城市则会有5级,一些特大城市则能有5个以上级别。[11]

三、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依据及其影响

(一)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依据

可以从公平与效率两方面评价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选址及布局的合理性,其中公平评价标准是:从为居民服务角度分析考虑,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科学设计合适的服务当量,覆盖所有居住区,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多更好的福利。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政府拨款或使用公益基金建设的福利设施,服务于全体居民;规划与建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参考《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相关内容作为指导思想,进行公平、公正地规划建设[12]。评价效率的标准是: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进行合理高效配置,站在政府与规划者角度分析问题,统一规划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组合配置并集中建设该空间,做好成本节约工作,获得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因为城市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在选址与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时要追求效率,既有覆盖面,也有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运用平等与充分利用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城市运动体育空间提供更多合理的价值取向。具体来说就是:与城市自然地理、城市发展方向一致,结合居住空间结构布局,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配套组团提供其他服务项目。

选址经常涉及三种模式:最短、最大覆盖与最少花费,如果过度追求最短或最少花费,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休闲空间的布局过于分散及规模小,效率也较低;若过于追求使用效率,会造成大规模集中式的布局,而丧失公平性。其中前者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但是受到规模因素影响,内容设置通常很简单,居民多样化体育活动需求并不能得到较好满足,也会使政府成本大大增加。[13]后者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具有的规模很大,提供的服务内容也很多,但是具有较差的可达性,出行能力弱的居民可能不愿意或不能前往,使得一些居民放弃体育活动。因为还有级差地租,所以政府支出成本并不一定低,要想实现完全公平的体育空间也是不现实的,相关规划建设者只能权衡效率与公平,把握好尺度,解决好关键问题。

(二)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选址与布局时,应考虑一些因素,摈弃“见缝插针”的布局观念。这种观念只能暂时性地解决问题,不能构建长远、有全局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网络体系,也不可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选址与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将多种因素考虑进去,其中最基本、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口因素,因为该空间最终目的是方便居民的体育活动,因此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时,应首先考虑城市居住空间与位置的符合性,影响居住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居住人口。[14]城市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居民常常从住所去到体育空间,在此空间活动后需要回到住所或实施其他类型活动。对此应结合居住区分布情况规划设计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居民是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区域居住人口数量越多,体育空间规模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居住人口结构特征如性别及阶层等都会影响体育空间服务内容,因此应依据居民需求设计服务内容与项目。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还要考虑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积极推动郊区化进程,使居民从城区中心搬出,逐步向郊区发展,使城市运动体育公共休闲空间建设中心也从中心城区转向人口比较集中的郊区。

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也会影响城市休闲体育的空间布局,因此均匀地将体育空间分布在城市中也不一定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如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建设在无人居住或无居住规划的区域是没有用处的。布局城市公共体育时,应分析城市人口分布情况,然后进行规划与建设。针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建设,学者持有两种观点:结合现有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实施规划建设,结合已经规划的居住空间开展规划建设。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在短时间内,应依据现有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实施重点建设,满足居民需求;长时间看来,则应依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规划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因此,最好在服务范围内人口居住密度中心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选址,确保最佳可达性,也确保公平与效率。

四、评价城市运动休闲体育空间布局合理性及评价系统构建

在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结构建立及评价过程中,可以使用经验选择法、层次分析法(AHP),以此对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合理性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建立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评价系统。

(一)利用经验选择相关指标

收集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咨询相关专家,实地对城市居民进行走访,将能反映城市体育休闲空间结构要素的资料分析整理出来,结合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布局有关规定,提出32项基本指标集。

(二)利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

最先收集基本指标集,将收集指标制作成问卷,问卷调查分成三或四轮,结合相关意见删除、整改及增加指标,保证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结构的合理性。选用30名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家。问卷的回收率第一轮是100%,专家筛选指标主要是从三方面(同意、建议指标及不同意)进行的,这轮一共有12项指标被删除,20项被保留,结合相关意见增加2项。[15]问卷调查第二轮回收率是96.7%,评估整改第一轮意见指标后,将平均值超出总分70%的指标留存下来,除掉4项指标,保留18项指标。问卷第三轮回收率是96.6%,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然后将指标权重推算出来。

(三)采用AHP确立权重

此次研究使用AHP,分成3步对指标体系权重进行确立,第一步:结合评价体系各要素关系进行划分,其中上层管理下层,并支配下层;第二步:结合上层准则建立下层,对矩阵实施两两判断;第三步:计算判断出矩阵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根,取得比上层某指标重要性权重更大的下一层次某指标。

(四)建立评价体系

上面程序完成后,应建立城市运动体育休闲空间合理性评价体系,该体系一共有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分别是6项、18项。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体系与规模采取服务能力指标进行测量,将体育设施布局给居民休闲娱乐影响分析出来。二级指标分配权重,数量指标比质量指标大,因此体育场馆设施数量及种类缺少不利于发展我国群众体育。较多实验结果表明: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对居民的体育锻炼动机、坚持性方面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用服务指标就城市体育休闲空间区位情况进行测量,将体育设施的便利性与可达性凸显出来,保持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布局的中心性、可达性与人口分布具有一致性。

五、结语

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是城市整体生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等存在不同,所以应采用不同的体育空间具体布局模式,但是规划建设总的来说应兼顾公平与效率,城市相关规划建设者应积极构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促进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空间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空间是什么?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创享空间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