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全,胡怀春,王冬华,吴 梅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南京 211153)
与脉冲体制雷达相比,单天线FMCW体制雷达具有体积小、发射峰值功率低、测距精度高、无测距盲区、抗干扰能力强等显著优点。但是,由于系统同时收发,一部分发射信号将泄漏进接收机中。泄漏信号会导致接收机前端LNA饱和,甚至阻塞接收机,恶化接收机噪声系数;其近端相噪也可能会湮没接收机前端微弱的回波信号,降低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1]。这严重制约了FMCW雷达在军民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提高单天线FMCW雷达系统收发隔离性能的对消技术应运而生。
1988年,荷兰飞利浦实验室研制的X波段单天线FMCW导航雷达PILOT采用模拟对消技术,实现了泄漏信号的有效对消[2]。该系统使用全模拟器件,响应速度快,但工作不够灵活,且存在直流漂移问题。200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Kaihui Lin等人对模拟对消系统进行改进,提出采用超外差结构和数字处理相结合的方案[3],通过DSP电路对泄漏信号进行数字域处理,获得了出色的控制精度和对消性能,同时解决了模拟对消系统中存在的直流漂移问题。
本文结合目前单天线FMCW雷达对消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针对数字对消技术展开研究。
图1 信号矢量原理图
根据上述分析,对消性能由泄漏信号与对消信号之间的幅相误差决定,幅相误差越小,则对消性能越好。对消性能可通过对消比进行评判,表征对消系统中的对消深度。对消比定义如式(1)所示[3]。
(1)
(2)
根据式(2),利用MATLAB软件得到对消比与幅相误差关系的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为获得30 dB的对消深度,幅度误差应在±0.25 dB以内,相位误差应在±1.8°以内。
图2 对消深度仿真结果
对消系统与收发前端构成闭环反馈系统,对射频泄漏信号实时自适应对消,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按实现功能不同,对消系统由馈通单元、误差检测单元和DSP电路3部分组成[3,5]。馈通单元的作用是产生对消信号,经耦合器与接收端的泄漏信号进行对消。误差检测单元实现系统对消残余检测,对残余泄漏信号进行外差下混频产生误差调制中频,并将误差调制中频送至DSP电路进行信号处理。DSP电路对参考外差中频与误差调制中频进行A/D采样,数字正交解调,利用LMS算法产生控制矢量,再经D/A转换为I/Q信号,反馈至馈通单元,实时调制对消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当环路收敛后,系统就能实现对射频泄漏信号的自适应对消。
图3 对消系统原理框图
如引言所述,单天线FMCW雷达对收发隔离度有较高要求。为保证接收机前端处在线性工作状态,要求泄漏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后不应超过低噪放输出1 dB点,如下式所示:
PT-I+G≤Po1dB
(3)
式中,PT为发射功率,Po1dB为低噪放输出1 dB点,I为收发隔离度,G为低噪放增益,则收发隔离度满足下式要求:
I≥PT+G-Po1dB
(4)
式(4)给出了接收机线性工作时收发隔离度指标的最低要求。若不满足该式,则接收机前端就将处在非线性工作状态甚至饱和而阻塞接收机。为便于理解收发隔离度的指标要求,本文通过举例说明。
假设发射功率为30 dBm,接收机射频低噪放输出1 dB点为10 dBm,增益为25 dB。代入式(4),收发隔离度应满足I≥30+25-10=45 dB。在含有对消系统的FMCW雷达收发系统中,收发隔离度主要受环形器隔离度、天线驻波及对消系统性能决定。一般情况下,由环形器隔离度和天线驻波性能产生的隔离度约20 dB,则对消系统需要实现的隔离度至少应为45-20=25 dB,才能保证接收机前端处于线性工作状态。
影响对消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有收发链路功率分配、射频路径延时和自适应对消算法[3-5]。
收发链路上共级联4个耦合器,其作用是对相关信号进行功率分配或合成。上行链路耦合器因引入插损而降低发射信号功率。因此,上行链路宜选择较大耦合度的耦合器。下行链路耦合器引入的插损会影响接收机噪声系数和灵敏度,而耦合器的耦合度又直接影响馈通信号功率。因此,下行链路耦合器的耦合度选择需折中考虑。
对消系统中存在3条射频信号路径:泄漏路径、馈通路径和本振路径,如图3中虚线所示。泄漏路径和馈通路径的延时差决定着系统的对消深度,而馈通路径和本振路径的延时差决定着系统的对消带宽[3]。在电讯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电路布局、射频路径走线电长度和相关元器件延迟等。
DSP电路基于FPGA实现自适应对消算法,主要包括希尔伯特变换、正交解调,以及I/Q控制矢量迭代更新部分。I/Q控制矢量迭代采用LMS算法[4],其收敛门限和迭代精度决定着对消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对消系统的测试原理框图如图4(a)所示,实物测试平台如图4(b)所示。
图4 对消系统测试框图及实物测试平台
对消系统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图5(a)是点频对消测试结果,对消比≥44 dB。图5(b)是扫频速率为50 MHz/ms的三角波对消测试结果,对消比≥41 dB。图5(c)是扫频速率为150 MHz/ms的三角波对消测试结果,对消比≥32 dB。图5(d)是扫频速率为150 MHz/5ms的三角波对消测试结果。与图5(c)对比分析可知,调频信号的高频端部分对消效果不够显著。根据文献[3]所述分析,此时射频路径间延时效应开始显现,若不考虑高频部分对消,其对消比≥43 dB。
通过图5(b)、图5(c)两图对比可得,相同扫频时间下,随着扫频带宽增加,对消性能恶化9 dB。通过图5(c)、图5(d)两图对比可得,相同扫频带宽下,随着扫频时间增加,对消性能改善11 dB。
≈-20lg(Δφ)
(5)
图5 对消系统测试结果
近年来,在国家协同创新政策背景下,单天线FMCW雷达因其独特性能而备受边防、安防、要地防御等军民两用领域青睐,众多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都在进行相关产品的开发。本文研制了基于数字对消技术的X波段对消试验系统,给出了研制方案、系统分析和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对消性能,对后续相关雷达产品的工程研制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