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菊祥
在全国中学语文研讨会的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一位教师在教学《品质》这一课的时候,教学目标定为:分析格斯拉的形象,认识这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格光辉;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教学的重点、难点为:分析格斯拉这一形象,理解他身上闪现的人格光辉;理解小说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触摸文本;交流展示,走进文本;合作探究,领悟技巧;迁移运用,关注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浏览课文,组内交流讨论,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文中认为最精彩或最能表现格斯拉特点的语句,结合文中的语境展开赏析。在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从而学习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然后结合文章中人物塑造的鲜明、生动的具体内容,分析文章中可供写作的借鉴之处。选取生活中的细节,以学生熟悉的人物为描写对象,结合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人物形象的描写片断,不少于300字。应该说,这一节课,学生学会了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将其运用在写作中,教学目标“分析格拉斯的形象,认识这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格光辉”达成较好,听课中,笔者有一个疑惑,学习的重点目标之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在课堂上没有落实,出现了重点目标落空的现象。
纵观各级各类示范课,执教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学案编制中,都明确地列出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但是在教学中,并不是都能完全落实的。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依据是什么?立足点在哪儿?为什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常落空?教师“教”的最理想境界莫过于“因材施教”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有全面的了解,教学才可能取得实效。学情分析不仅是指教师课前的分析,更要把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结合起来。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和突破,要根据学情的变化而随之变化,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情为突破点,找准学情的视角。
一、教材,学情分析的错觉点
高中语文教材的编排形式,导致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教学内容差异非常大,在许多情况下,教师设想的和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一致,教师的实际教和学生的实际学也不一致。教师通常以为学生能复述教材、记忆教材就已经能理解教材了,这样的判断有可能是建立在错觉的基础上,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观察与分析学情。学生的答案有些是真正的差错,有些答案同教材及教师的理解有出入,因为按照他们的心理水平与经验只能那么理解。这些不一致是需要区别对待的。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已经不能再凭借自己的主观分析或解释来代替学生的真实的认知水平,因为现在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的学习状态可能远远超出教师的经验和想象,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认定,在教学之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是了解学生学习起点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经验高度结合起来。一是语文教材需要分析,而是学生的具体需求也需要具体分析。只有充分地确认了学生的已有基础,才有可能找到学生的现实起点。在教学中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点,都会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的经验,就会造成“起点”过高或者过低,偏离教材内容将会造成教学起点的“去教材化”。这是从学生的经验这个角度提出的起点分析要求。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必然会造成起点的过高或者过低。教师只有深入学生经验,才能发现学习中出现的不一致或者差异性。只有充分把握这些不一致或差异性,并能把这些不一致或者差异性和自身的教学联系起来,才算真正拥有了学情视角。只有在这个程度上,才可以说教师实际把握住了真正的学情。
二、备课,学情视角的忽略点
备课的要义:教材即教科书,钻研教材主要是钻研教科书;了解学生,是为了便于“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组织教材”,實际上是按照教科书讲授;教学方法即教的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是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做出选择。这种备课观念与课程的性质有关,课程以教科书为本,上课即教师教的活动教师教的活动、教的活动旨在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知识,备课时而围绕教学进行的准备。这是以教科书为本位的备课模式。这种备课模式的逻辑起点虽然不是学生,但终点是学生,其逻辑结构中始终都蕴含着对学生的关注,所以备课要求中,特意强调了解学生。但正是这个“了解学生”的环节造成了这种备课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矛盾。因为把“了解学生”仅当作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来处理,或者说当作一项具体的任务来做,只要完成了这项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至于备课的其他环节似乎就和学生没有关系了。于是“钻研教材”“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有关的教具和设计板书”等备课工作就成了教师的事。这样使教师把备课的大部分时间用在“纯粹属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把学生置悬与自己的大体而粗略的印象中。这实际上暴露了这种备课模式的内在逻辑矛盾,强调要了解学生,但实际上又无法做到真正了解和关注学生。在这种模式下的引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出现脱离学生的问题。
语文学科面临这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自己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师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钻研教材、开发教材内容上,无暇顾及具体学情分析,对学生的学情只能凭借印象做大致的、模糊的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材成为唯一的依托。而语文教材尤其是文学类体裁的教材,解读往往呈现多元化。所以,学生在学习教材的 时候,进入的是一个不确定领域,教师难以准确的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只能凭借自身的理解和阅读经验来获取或与预测学生在在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切任由学生去讨论,课堂教学就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备课时,预测的学情和实际课堂上的学情似乎成了互不关联的两件事。作为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导学案,是把握学情的一个新途径,自主学习中,多数学生发现的疑难、出现的问题,就能为教师的二次备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三、课堂,学情视角的盲點
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师把太多的时间放在解读教材上,满足于如何完成或者说出如何传授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没有得到有效关注。活跃在课堂上的总是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多是跟少数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多是跟少数学生对话,其他学生则成了“沉默的大多数”。还有许多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美丽”,教师不知道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习的终点在哪里,教学目标没有实现,教学重点难点没有突破,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相当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对教师的问题或随意回答两句,或者根据常识泛泛而谈,下课后则对今日所学云里雾里,一无所获。
还有一种这一类看似教学的重点落得很实,整节课师生都围绕学习的重点进行,学习的难点突破有实效,而实际上,从备课到课堂,教学重难点已经偏移。某位教师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师把文言词语的掌握与积累确定为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其中一个环节,让学生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大意,小组交流解释文中的重要词语。教师投影显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者,未得。”学生对加点的词语逐一解释,正确无误,赢得了教师的夸奖。评课时,笔者和执教的教师做了交流。“让学生解释投影显示的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目的码?”“我认为,这些词语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词语,所以让学生重点解释,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这样的重难点的确立,依据又是什么呢?无非是依据教师对教材和学生了解的经验,从课堂效果看,学生掌握得很好,并不是教师认为的难点。与其这样盲目的确立重难点,行云流水般地突破重难点,不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师生在课堂上共同交流,解决问题,对学情做动态的观察,不至于被课堂学习的假扎实、学生的假学习蒙蔽了眼睛。
学情分析没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教师了解的学生现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实并不是一回事。教师认为自己对学生是了解的,其实他们指的只是认识和熟悉学生的学习程度罢了,而教师应该了解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起点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学情分析流于表面,难以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导致语文课堂处于虚无的状态。
在教学中回归学情视角,从学生的先有经验、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从教材、备课、课堂三个维度思考学生的学情,我们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能回归本位,才能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