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琴 但方志
一、《关雎》教材特色
《关雎》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篇,被誉为“中国第一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关雎》这篇课文我们虽已上了数十次,也听了不少次。回想起来,教学时往往强调《诗经》的重要性,在讲解比兴手法和诗句的翻译上花了不少时间,也概要介绍这是一首爱情诗,但碍于学生这个年龄对此话题的敏感与“羞涩”,只是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为止,没有深入讲解,反而让学生对友情与爱情变得很迷茫。
然而,当2017年《诗经》两首——《关雎》和《蒹葭》由九年级下册放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不由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作这样的调整?《关雎》作为《诗经》的首篇,讲述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表现了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坦率朴素、健康明朗,热情浓烈。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对这爱情诗歌定感兴趣,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这诗歌的意义却非易事。我们知道,在初中阶段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随着同学间交往、了解的深入,一些男女学生渐渐相互萌生好感,悄悄写情书,开始谈起“恋爱”。但由于初中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早恋”会影响学生学习,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家长和学校一直将之视为洪水猛兽而严加防范。然而,作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初中学校,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应该用疏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学会把握自己的情感,并最终引导学生走上幸福的爱情之路。把《关雎》由九年级下册放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正是编者的智慧:爱情和亲情、友情一样,都是世间最美好的感情,我们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和爱情观,让他们分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渡过青春期。这是对学生现在负责,也是对学生未来负责。只有这样,学校才不辱传承思想、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这样,在比较了“人教版”与“部编版”教材在编排《关雎》的异同后,发现“部编版”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教什么?怎么教?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清晰的思路。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到“部编教材”有以下亮点。
1.重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立德树人,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能够让我们了解”“用心体会”“要注重调动”这些遣词的运用,很走心,规劝学生从对课文学习中“悟”来,不要刻意去做,做到润物无声,没有“说教”感。
2.从教材的单元提示,课前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看,教材的设计、用语富有引导性,很“接地气”。
单元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
预习——兼有助读和作业双重功能,或激发兴趣,或调动阅读期待,或与学生经验、以前所学勾连,或提供文本解读的背景知识,或照应单元重点提示阅读方法,或指出思考的问题等。
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必定有一二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与文本以外的内容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补白——尽量用课文中的例子,以贯彻随文学习的思路;内容不求全面,突出基础性,少用术语;写法上,由具体语言实例导入,采用归纳法,语言力求简洁、生动、好懂。
3.教师用书对每个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这个比较的目的,是要让基层一线教师明白,我们不是专业学者,繁重的教学任务已经压得我们踹不过气来,根本没有时间去查閱研究每一篇文章,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读读“教师教学用书”,基本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求。单元提示、课前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白等告诉我们教什么?怎么教?这就印证了语文教学的十八字:“依课标、扣文本、教语言、学文字,品写法、悟主题。”
二、《关雎》内容解读
1.《关雎》的内容特色。《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把这诗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一是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二是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三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没有打扰“淑女”的生活,爱得很守规矩。诚如《论语·为政第二》所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怎么能把爱情写的无邪?什么样的爱情是无邪?怎么能做到无邪?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正确引导,教学生理解无邪的爱情,体会朴素的美学思想。对于《关雎》中君子和淑女是什么人?关雎是什么鸟?荇菜是什么菜?“流之”“采之”“芼之”是不是意义相同?这些都可以用孔子的话“思无邪”来判断:看哪种解释说得好?哪种说不过去?是不是有什么不正当的,或是流露了真实的感情?《关雎》告诉我们:淑女要配君子,那么男的首先得做君子,他才能够感召淑女,女的,要做淑女,才能感召君子。《易经》里讲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脾气相投的人自然相处融洽,志同道合的人自然会聚在一起。俗话说,“龙交龙,凤交凤,老鼠的朋友会打洞”,也是这个意思。因为一个君子,他有一个正确的标准,他能明白什么样的女人,才适合做自己的太太,进自己的家门,让家庭和睦;一个淑女,能够懂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自己的丈夫,让自己过的幸福。
2.《关雎》艺术手法的运用。一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如以“雎鸠”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以采摘荇菜过程,兴淑女择偶过程,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二是采用重章叠句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刘师培《论文杂记》云:“上古之时,……谣谚之音,多循天籁之自然,其所以能谐音律者,一由句各叶韵,二由语句之间多用叠韵双声之字。”此诗虽非句各叶韵,但对双声叠韵连绵字的运用,却保持了古代诗歌淳朴自然的风格。
三、《关雎》的教学策略
根据《关雎》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宜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1.加强诵读。《关雎》第一章起兴,音调舒缓;第二章“求”是全篇中心,写深切的思念和求而不得的忧思,由声调急促到语速低缓,读出似有叹息的心事来;第三章求而得之的喜悦,兴奋快乐。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感受诗歌的形象美、意境美和音乐美,将自己带入到诗人的角色,体会诗人情感,窥探诗人内心。
2.点拨研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关键字词,通过诵读、联想,构建与现实的联系,理解诗中人物,体悟正确的爱情观。
3.合作探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感悟“君子”“淑女”这些古人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