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霖
现实中的“对话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与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假对话”;二是以少数学生为中心,多数学生当听众的“伪对话”;三是以活动为中心,课堂热闹脱离文本的“空对话”。对话教学固然可以丰富课堂中学生的言语活动,但是对话教学要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设置合理的情境。其次,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仍需要教师的宏观调控做指导,否则课堂将流于表面式肤浅式的热闹,而没有实质性深度上的收获。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中庸之道》(《论语》选读)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生生对话,创设立足生活的情境
语文教学,文本情境是作者的体验。对于学生而言,只有调动他们产生与文本共鸣的情感体验,才能进行有效阅读。但老师对文本阅读体验无法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因此需要教师做“情境迁移”的引导,巧妙地设置情境是学习文本的前提,在文本中间建立学生与“生活”的桥梁。
《论语》距今久远,《中庸之道》这一课,相对抽象,语言哲学化倾向明显,学生参照课文下面的译文,理解时总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一定的情境。在《中庸之道》这节课中,我两次试图构建情境,通过两次课,我发现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更能引起共鸣与思考。
在第一個班级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对于“无适也,无莫也”这六个字的理解比较困难,也有所偏差。我试图通过举例“在AB两点中间取个中间值”来引导同学区别“折中”和“中庸”的概念,但是我的举例是基于我的生活体验,学生没有产生深刻的共鸣。
在第二次上课时涉及“无适也,无莫也”,笔者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对话。
生1:我觉得“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就是适当适中,不偏向哪一方。就是……取折中的办法……
师:还是拿同学刚才提到的举例来说,我们要举行班会课,活动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你的好朋友提出来的,一种是和你关系一般的同学提出的,按照中庸之道的精神,该怎么办?
生1:为了公平,也不能选我好朋友的,那就班内投票,少数服从多数。
师:那你认为中庸之道就是民意,就是听从多数人?
生2:那不一定,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生3:对,也不能给同情票,还是客观一点。
(其他同学笑。)
师:嗯,可见中庸也不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民意,那我们到底改怎么做呢?
生1:那还是要我们去选择一个好的方案。
生2:所以不能因为大部分人喜欢就选一个,也不能简单地折中,还是要客观地选一个最佳方案。
师:是的,“无适也,无莫也”,就是指把握中庸之道要不以个人的主观喜好为判断依据,而是要客观地选择“义”所在的一方。
此章的“义之与比”不仅强调了中庸之道要遵循道义原则,还强调了不以个人的偏见喜好去轻易选择判断。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我在上课时引导同学以班会课案例为讨论点,学生的参与度较前一个班级更高一些。基于“班级生活”的情境对话,更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这个巧妙的生活情境的设置在课堂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本对话,创设基于文本的情境
课堂上,对话活动展开的原点是什么?初想无外乎读懂文本,但是,笔者以为,这里的“文本”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正文。完整的文本,应该包括了导语、正文、注解、插图(配图)以及课后问题等一系列完整的课文教材。那么,我们课堂的对话活动,何不充分利用“文本”的素材呢?所以,基于“文本”创设对话情境,利用“文本”各个素材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可以有效达成学习的目标。
笔者认为不光是课文、注解等文字,课本中的相关配图也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素材。以《论语》教学来说,文字编写是主要形式,加上课文注解,文字量更是巨大,学生的畏难情绪也由此而生。其实,我们启蒙学习时,不会文字,就是从最感兴趣图画开始的,我们的教学,何不返璞归真呢?
笔者有幸听海盐第二高级中学李哲老师上《沂水春风》一课。课文上有一张程宗元的《侍坐》插图,绘有本课的五个人物: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上课伊始,李哲老师在幻灯片上出示了这幅插图,并请同学们来辨认图中的五个人物。通过预习,同学们很快就辨认出中间端坐的是孔子,站在一张瑟前的是曾皙,但是剩下的3个人物,同学们就胡乱猜测。当老师给出提示信息,当时孔子60岁,子路51岁,曾皙39岁,冉有31岁,公西华18岁,同学们立刻就根据年龄信息对照图画判断出人物了。课堂由此导入孔子与这四位学生的对话,学生参与积极,课堂讨论热烈,效果极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课文插图进行充分利用,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生动形象,便于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对话情境,有效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叶圣陶先生曾言:“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让学生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这座桥梁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言为心声”,文字无疑是学生感知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感悟”都建立在文本的基石之上。但是,教师在搭建学生与文本的桥梁时,不应画地为牢,而要注意多角度开发文本,创建多样的基于文本的情境,有效地进行课堂对话教学。
三、师生对话,注重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话情境并不是随机创设的,对话活动也不是随机展开的,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情境,更需要教师站在教学意图的高度去引导学生并构建对话情境。
在《〈论语〉选读》的教学中,我们学习的是篇章的组合,所谓“章”,即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每一课是由大致以类相从的若干章组合而成。但是,某一些章节其实涉及了多个专题。以《中庸之道》一课为例,为加强学生对“中庸”的理解,一般教师会让学生阐述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教材中“均无贫”(一课16.1章)、忠恕之道(五课4.15章、5.12章)、文质关系(六课12.8章)、“周而不比”(八课2.14章)、“群而不党”(八课15.22章)、“以直报怨”(八课14.34章)、“事君数,斯辱矣”(八课4.26章)、“求也退,故进之”(十一课11.22章)等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笔者在《中庸之道》一课的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前面我们探讨了《论语》中关于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朋友之间相处,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幻灯片显示)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幻灯片显示)
从这两章内容中,同学们很容易想到了要保持恰当的距离,遵守适度原则。由此引入本课当中“过犹不及”的概念,从而导入中庸之道。“适度原则——过犹不及——中庸之道”的设计,衔接学习的前后内容,打通课际内涵,将一个个知识点连成一条线性情境,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情境,有助于推动学生线性思维的形成,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
无论是课文内在篇章之间的联系,还是课文与其他文化典籍之间的联系,教师的引导,能创设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情景对话,在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阅读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形成纵向与横向的思维线。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激活课堂对话,还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完善。在课堂活动中,只有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对话教学“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创设适当的情境进行对话教学作为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促使知识的内化和深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论语》选读[M].语文出版社,2008.11.
[3]李森.有效对话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