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湘庸
通识即为“通才博识”之意,通识教育就是通才博识教育。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以人格教育、意志教育、情趣教育为基本内容的。其实质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
通识课程,是指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而设计的课业及其进程的总称,是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在高职院校课程中,它是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泛指专业课程以外的所有课程。
高职培养的人才,既要达到高等教育的基本规格要求,又要有较强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教育要能有效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需要通识教育所给予学生的跨领域、贯通性综合知识及所培养的学生的智慧、习性、情趣作为基础。专业教育是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职业的人”,而通识教育则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紧紧围绕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核心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笔者调研了浙江省六所国家示范性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大都提到了学生“综合素质”这个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这六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充分认识到了高素质对于高职学生的重要性。而“高素质”正是通识教育的特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应该是平起平坐、平分秋色的关系。可在实践中,这种原应“平分秋色、平起平坐”的关系却不存在,许多高职比较重视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
笔者调研了浙江地区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专业建设领先、人才培养模式领先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发现有的高职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作为一个互相融通的整体加以考虑,而是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割裂开来,有些高职院校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开设几门任选课,甚至有的学校连基本的通识教育理念都没有,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
浙江是一个文化大省,自古以来人文辈出,学术、思想与文化鼎盛。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人民就有了自己了不起的文化成就;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独具异彩;秦汉以后浙江学术思想日月活跃;三国魏晋,文化艺术称名
表1 浙江省六所国家示范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当世;唐宋以讫于明清,浙江文化日益繁荣,人才辈出,群英荟萃,是我国人才与文化密布的重心地区,其文学、史学、艺术等方面成果辉煌,令人目不暇接。
作为通识课程,要重视自己的优秀文化民族传统的教育,要认识自己,然后才去认识别人。要充分利用浙江地域资源进行通识教育。
富有人文精神,是浙江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浙江历史文化遗传中最有价值的是浙江人民在数千年历史上所总结和积累起来的人文精神传统。
(一)“多元一体、和谐发展”的多元和谐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浙江人的精神气质中,也体现在园林、城市、乡镇的建筑布局及人文景观中。比如杭州的岳王庙、于谦词是儒家文化的象征,黄龙洞、登云阁是道家文化的象征,六和塔、灵隐寺等建筑是佛教文化的象征,这些集历史、宗教、民俗于一体的建筑群,生动体现了浙江人文传统的多元包容、整体和谐。
(二)以工商为本的人文精神。与其他地方的“重农轻商”、“强本抑末”的社会传统不同,浙江人素来悯商重贾。早在春秋末期,范蠡就极力主张发展商品经济,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认为这是生财富国之道;宋代浙东学派把工商摆在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工商一体”;明代浙东心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士农工商“四民异业而同道”的观点,认为从古至今,无论圣、愚,无论士、农、工、商,都是相同的,他们在“道”的面前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重新估价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末清初的著名启蒙思想家黄宗羲鲜明地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产业思想。浙江学者对于“工商”的精神遗产,对浙江区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浙江就是一个手工业相当发达的“百工之乡”,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特色的手工业产品,如杭州的丝绸、制扇,温州的瓯绸、皮革,台州的“台绢”,绍兴的酿酒、纺织、越瓷,金华永康的小五金、东阳木雕等。
(三)“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学风,可以追溯到东汉时代的王充,他以“实事疾妄”为根本宗旨的思想学说,奠定了浙江文化的“求实批判”精神传统和“经世致用”的优良学风。务实精神是浙江区域思想家理论传统的一个鲜明特征。浙东事功学的“讲求实效”、“注重功利”的精神,是历史上浙江区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反映以及对民间社会心理的一种提炼和概括。
(四)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精神。自主创业精神,是浙商文化的鲜明个性。早在秦代以前,越国大臣范蠡就弃官从商,富甲天下;两晋南北朝时期,宁波“商贾已北至青、徐,南至交、广”;唐代开始,宁波等沿海地区商人纷纷扬帆出海;南宋时期,温州的商业繁盛,“其货纤靡,其人多贾”;明清时期,宁波商人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势力。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缺乏,也是促使近代浙江人形成自主创业精神的重要因素,因人多地少的生存压力,民众长期以来都有外出谋生的习惯。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高职教育因其生源、学制、人才培养目标等特点,决定了其实施通识教育要结合实际,不应盲目仿效本科的做法。高职院校主要面向省内市内招生,毕业生也多数留本地工作,因此浙江高职院校的目标是要培养一大批支撑“浙江制造”崛起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浙江的地域文化资源有深人的了解和价值认同,才能更好地服务浙江区域发展。
目前浙江省内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分为全校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各学校普遍只重视思政政治、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课,连大学语文也缩短课时,甚至被去掉。学校的课程设置明显缺少人文情怀。
浙江文化资源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对接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生活体验(通识教育活动课:社会实践、社会公益活动、生产实践、课余科技和学术论坛、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环境熏陶(通识教育隐形课程:包括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校舍建筑、精神文化等)等三个环节进行。
(一)浙江地域文化引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打造以培养职业文化为核心的课程。
1.从思想政治课程到“课程思政”,将涉及职业伦理、职业文化、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中融入浙江地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将“多元一体、和谐发展”的多元和谐精神、以工商为本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实学精神及自强不息,自主创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穿插浙江文化精神,以真实的故事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富有浙江特色的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会给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2.开发本土化地域文化通识课程。各高职院校都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行业、地域底蕴,可以围绕行业、地域文化设置通识课程模块,挖掘地域人文内涵,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学校文化的地理特性,决定了其自身的地域性格。例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福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模块课程,创立“励园文化”品牌,围绕励园主题,与福州市曲艺团共建福州评话传习基地等。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实施“宁波商帮文化”建设工程,举办宁波商帮文化学习会项目,学校为新生制定宁波商帮文化学习计划,定期召开宁波商帮文化学习会,形成了“传承宁波商帮精神,培育现代商帮人才”的办学特色。
浙江经济发展有明显地域特色,如宁波的造船业、物流业,温州的制鞋业、电器业,舟山的海洋渔业,横店的影视业,义乌的小商品业等。浙江高职院校从创办初就有很多学校依托地域行业办学,很多高职都因地制宜地设置了专业,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中国鞋都技术学院”,专门培养鞋革行业的专门人才;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吉利汽车集团产业,专门培养汽车行业人才。
在课程模块设计中,可以把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设置成课程模块,例如把“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专门设置成课程模块,编写和选用一批适合温州高职院校与创业相关的指导教材。
(二)开展带有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通识教育活动课,立足区域经济开展“立地式”社会服务。地域文化是一部活教材,要了解一个地区,最佳的途径之一便是了解当地地域文化,感受这个地区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素养和社会面貌。
1.“地域”文化进课堂,开拓教育在实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活动体系是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浙江省内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如名人旧居、古村落、古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遗产,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爱国名人文化之旅、浙江诗词文化之旅、钱塘江文化之旅等美育实践活动,使课堂理论和课外实践活动相互支撑,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
2.成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基地和社团,组织系列地域文化讲座、艺术节、文化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利用人文、艺术、学术、科技、创业等不同文化社团活动,指导学术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学术会议、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形式,邀请校内及海内外名师名家名人来校开设全校性地域文化讲座,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家乡、祖国和民族的情感,也能加大浙江地域文化的发掘保护,丰富浙江地域文化的内容,扩大浙江地域文化对外辐射和影响。例如浙江大学充分利用浙江地域资源进行通识教育,浙江大学积极与浙江省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厅等单位协作,共建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先后建立云居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国茶叶博物馆、河姆渡博物馆等几十个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浙江省“非遗”传承与普及基地,开发泥金彩漆、竹木根雕、奉化布龙、胡琴制作以及其他具有宁波特色的“非遗”项目,非遗馆目前入驻了根雕、舞龙、茶艺、剪纸、漆艺、书法、戏曲、结艺、刺绣等九大传统文化项目;在校内设立“非遗”大师工作室,让社团指导教师与“非遗”传承人一对一结对,学习、传承传统工艺、民间技艺,培育“非遗”传承人;与北仑区文化部门共建“非遗”文化馆,合作成立了“北仑风筝、奉化布龙、象山根雕等“非遗”工作室,开发“非遗”文化课程和读本,针对在校学生开展公益性的“非遗”文化课程。
(三)优化通识教育隐形课程内容,将浙江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助推学生成长成才。校园的文化设施、校舍建筑、精神文化等,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雕塑、校风、校歌、校训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是渗透隐形教育的有效载体,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三观”,塑造学生的人格。例如复旦大学四大书院分别以四位老校长的名命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绍兴金融林”、“嘉秀廊”、票据票证博览馆、货币金融博览馆、以桥、石、画(金融企业标识)构成“金融之旅”。
(四)设置专门机构,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为了避免通识教育“无人愿意管、无教师愿意教、无学生愿意学”的尴尬局面,建议高职院校要设置专门机构,成立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识教育推进工作组、通识课程建设小组,具体推进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通识课程建设,吸引最优秀的教师讲授通识课,针对通识教育的特殊性,组织师资培训、教学交流、课程评估、表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