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泽霞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451100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及间质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弥漫性生长而引发的一种病变。其临床表现继发性痛经、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弥漫性增大等,该疾病好发于40岁左右经产妇,且近年随各种宫腔手术增多,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每年因不孕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日益增多[1]。目前西医以激素类药物保守治疗均有一定局限性及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该疾病于中医学领域属“不孕”“痛经”“症瘕”等范畴,本文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91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46)、对照组(n=45)。观察组年龄28~51岁,平均年龄(43.68±4.02)岁,病程6~25个月,平均病程(15.61±5.19)个月,体质量49~63kg,平均体质量(55.61±4.01)kg;对照组年龄29~52岁,平均年龄(44.27±4.13)岁,病程6~26个月,平均病程(15.97±5.16)个月,体质量48~63kg,平均体质量(55.37±4.06)kg。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MRI、阴道B超检查确诊;B超显示子宫不同程度增大,痛经、月经过多(>80ml);均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肾、肝、血液系统异常者;伴有恶性疾病者;6个月内使用过激素治疗者等。
1.3 方法 均完善常规检查。(1)对照组饭后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治疗,3粒/次,3次/d,经期停服。(2)观察组以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桂枝茯苓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芍药甘草汤加味方为:杭白芍25g、生甘草10g、茅苍术13g、生地25g、嫩桂枝6g、秦艽13g、木瓜10g、生龙骨20g、威灵仙13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均连续治疗6个月后观察效果。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均以VAS评分评估痛经程度,共10分,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均使用相同卫生巾并记录每天使用次数,以月经失血图(PBAC)评估失血情况,根据染血程度分重度(20分)、中度(5分)、轻度(1分),评分越高提示失血越严重。
1.5 疗效标准[2]治愈:月经紊乱、痛经等临床症状消失,子宫体积恢复正常;显效:月经紊乱、子宫体积显著改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75%;改善:月经紊乱、子宫体积有改善,VAS评分降低50%~74%;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8.704,P=0.003<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VAS及PBAC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及PBAC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BAC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PBAC评分对比分)
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对弥漫型患者而言,因病灶组织与正常肌层边界不易区分,手术难以完全剔除,而西药治疗易出现低雌激素情况,耐受性差。《景岳全书·妇人规·血癥》记载“瘀血留滞作癥,唯妇人有之”,外受风寒或郁怒伤肝致使气虚而血滞,气逆而血留,因此治则以消块散结、活血化瘀为主[3]。
桂枝茯苓胶囊主要组成部分为桂枝、茯苓、牡丹皮、红花等,药性平和,能消块散结、驱寒温里、调经止痛、活血化瘀[4]。本文将其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中发现其总有效率为73.33%,疗效尚可,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欠佳,需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芍药甘草汤加味方主要由杭白芍、生甘草、茅苍术、生地、嫩桂枝、秦艽、木瓜、生龙骨、威灵仙等组成,能养肝熄风,营筋通络。学者姜心禅等[5]研究指出,该方药能有效抑制子宫腺肌细胞增殖,改善患者症状。本文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方,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主要是因芍药甘草汤中杭白芍敛阴平肝、缓急止痛;嫩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生甘草性平味甘,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调和诸药之功效,全方共用具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补肾助阳之效;与桂枝茯苓胶囊联合使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月经紊乱、痛经、子宫体积增大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本文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失血量明显减少,可能是因联合用药能提升温经通脉、散寒解瘀之效。
综上可知,子宫腺肌症患者以芍药甘草汤加味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痛经情况,减少月经失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