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世 平乐乐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即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肩负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必须实现价值取向重塑: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重视创新教育内涵的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要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必须努力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倾力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加强多层面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
中图分类号 G71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16-0030-0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早就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创新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创新驱动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201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把高等学校学生造就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1]。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是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的新要求。但高职院校能否真正肩负起这一重要历史使命,取决其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认真审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偏离和异化现象,多维度寻求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应然状态,多渠道探讨实现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实拷问: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
近年来,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加大了创新教育力度,涌现出一批创新教育的先进典型。但受我国历史和现实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仍然是一块短板,各校创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集中体现出其存在严重的“离心”倾向,创新教育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识不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力不足,对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贡献率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异化”现象。
(一)以创新竞赛成绩论英雄,忽视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和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近年来,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加强了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整个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政策引导。早在2010年5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3]。并进一步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政策导向,使国家创新教育政策更加具体、指向性更加明确。然而,受竞赛成绩论英雄和创新创业教育全国排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不少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目标定位上偏离“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高职院校把创新教育的重点放在创新创业大赛上,只抓少数精英的选拔和培养,忽视了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即面向全体学生),致使学校创新教育虽有其名,但无其实。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应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如果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将大大削弱作为创新“生力军”的高职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以创新课程唱独角戏,忽视了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及创新实践充分表明,创新是人的一种潜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不断学习和训练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但是,由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偏见,加之高职院校自身对创新教育认识的偏差,不少学校对创新教育并不重视,未能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重要的历史使命。其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不紧。虽然每个学校都将创新教育課程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了一般意义上创新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但不少学校并未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开展创新教育,未能实现创新教育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二是创新教育没有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少高职院校创新理论学习的内容大多同专业学习没有直接关系,并未把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专业教育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更未能把创新的理念、元素、种子融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就连毕业设计这一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教学最后阶段的一项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未将创新教育融入其中。据笔者对所在省份的深入调查显示,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在校3年的学习生涯中,除接受了十几课时的创新教育课程学习外,几乎未参与过学校任何形式的其他创新教育及实践活动。在学生看来,学校创新教育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以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忽视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有机融合
创新是以现有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4]。简而言之,创新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指导下的一种超越常规、改变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有机统一。创新缘于实践,大学生创新教育及实践也是如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直接目的不仅要帮助广大高职学生种下“创新的种子”,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创新的种子”落地、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但据笔者对所在省份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许多高职院校就创新教育谈创新教育,轻视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对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投入极其有限,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的条件严重不足。不少学校没有开展系列化的创新实践第二课堂活动,没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没有成熟的可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竞赛体制,更没有集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于一体的众创空间和创客学院等机制和平台。这样一来,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的进程中,学校无法帮助、指导广大学生正确分析创新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意愿,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帮助和服务;无法正确指导不同层次或不同意愿的学生进入到创新实践探索的队伍中来;更无法对适宜创新实践的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引領,切实给予其创新实践所需要的帮助和服务,使其努力在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
二、理性反思: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
从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问题的剖析中,可以初步得到一个共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创新教育的全过程性及创新教育的实践性。当前,国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历史任务。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主动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但高职院校能否肩负这一重任的前提是:必须消除创新教育的异化现象,实现对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应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从价值取向目标、价值取向内涵、价值取向手段等三个维度全面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
(一)价值取向目标:重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5]。高职院校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目标,必须将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作为其价值取向目标。因为,从个体发展需要来看,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和内在欲望,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发明创造工作,其所具备的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创新思维、所掌握的创新方法、所迸发出的创新精神亦会对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提升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细胞,要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6],高职院校要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亦可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创新教育对象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可见,创新教育作为普适性教育不容置疑。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教育定位为全员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推进个性化的创新教育,为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二)价值取向内涵:重视创新教育内涵多样性,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具备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打破常规思维解决问题、专注重点和注意细节;多学科、多领域持续不断学习,完善自我人格等多样化特性。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应具有多样性。其多样性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多个方面。创新意识是人们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其包括创新动机、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志,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其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方法和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精神是人门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上述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密不可分。其中,创新意识是基础,创新思维是方法,创新精神是动力,创新能力是核心。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坚守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聚焦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并重点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隐喻联想思维能力等人格因素入手整体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
(三)价值取向手段:重视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性,促进学生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与目标之间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和价值手段是创新教育对象性活动中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因素。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是高职院校这一活动主体在观念上事先建立起的创新教育活动的未来结果,其必须通过高职院校这一主体运用的价值取向手段实施创新教育的具体活动来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同时也是引起、指导、控制、调节创新教育活动的自觉的动因。其作为一种内在的客观规定性,决定着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性质。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则是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方法、途径,是在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对象性活动中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尤指实现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的的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操作方式、活动方式。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决定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而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必须为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服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决定着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手段不仅多样,而且要交叉融合。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创新教育对象的全员性,必须跳出课堂谈创新教育,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创新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将其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其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实施教师全员参与、多种措施并举,以便在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及其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价值取向重塑的实现
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把创新教育的改革探索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紧密结合,要从转变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创新项目孵化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教师团队等多个方面精准施策。
(一)践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新理念
当前,观念问题是实际制约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其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的异化现象,实现其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必须打破“创新教育是精英教育”“就创新教育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搞发明创造”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一是“激发兴趣、激活想象力和好奇心”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此同时,要依据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质和专业优势及特点,确定创新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实践行动方案。二是“能力提升,潜移默化”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的过程性、能力形成的渐进性,应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三是“创新发展,实战至上”的理念。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实践为本”,优化创新教育的實战环境,让学生在实战环境中提升自己创新能力。
(二)打造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不仅要转变教育观念,同时要推进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根本性变革,让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创新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现普适性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将创新理论(创造发明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作为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让全体学生均能接受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基础性普及教育,而且要将创新教育的内涵融入通识课程之中,甚至可以开设哲学类、管理类、经济类等创新课程,以多学科交叉的课程来唤醒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志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复合创新能力。二是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专业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各专业要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重新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将创新的元素、种子、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三是一般性教育与针对性专门教育相结合,实现个性化的创新教育。高职院校要在创新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个性化或差异化的创新教育。对有创新意愿的学生,可由创客学院组织开展创新类专门课程培训;对有创新项目的学生,可进行遴选,让其进入创新训练营接受训练,并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创新导师对其进行全程业务指导。四是创新理论教育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实现实战型的创新教育。经个性化创新教育并通过遴选的创新项目不仅可获得院内或社会征集的创新资金,而且学院可为其创新项目团队成员安排资深创新导师进行“一对一”培养,继而将培育后的创新项目入驻学生创新创业园、校内创客空间等,进行创新实战体验。
(三)加强多层面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造就一支既有创新理论知识又有创新实践经验,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价值取向目标的全员性、价值取向内涵的多样性及价值取向手段的融合性,直接决定了实施创新教育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全员性。因此,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抓好教师普及性的创新教育,推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创新知识普及、创新意识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让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或多或少具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播种创新种子”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另外,在抓好教师普及性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创新知识传播教师团队建设。要让这支队伍掌握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了解创造发明的基本流程,熟知创造发明的典型案例,能够向广大学生正确传授创造发明的工具、方法和技巧,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等。二是加强创新业务指导教师团队建设。重点打造一支大师、名师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能工巧匠支撑的创新业务指导教师队伍,让其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前沿、工艺流程以及设备等方面的发展,指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本专业领域具有创新价值的薄弱环节,并为学生创造发明指明方向和目标。三是加强创新教育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聘请优秀校友、社会各界创新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让其现身说法,分享其创新成功经验,帮助学生把握创新方向,尽量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创新教育中的引领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激情[7]。
(四)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机制和平台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教育,其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实践性等特征,从广义上看,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包含着教育与实践两个方面,是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的内在有机的统一。创新教育是基础,创新实践是归宿。创新实践是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指导或推动下进行的,是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高职院校要顺利推进创新实践,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真正落地、生根,必须搭建多样化创新教育的机制和平台。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普适性的创新教育体系和机制。要借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思路和格局,遴选专业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或重要活动(如技能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毕业设计等),推进创新实践的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和常态化,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实践的活动中来。二是要加强创新创业学院、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定期举办创新沙龙,加强对有创新需求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和培养,开展创新成果展示活动,让学生创新的“种子”(哪怕是极小的创意)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萌芽、生根、开花和结果。三是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健全创新创业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基于岗位和社会需求的双创实践平台,以优秀创新成果的培育和孵化为核心,构建“校内教师 + 学生 +创新导师 +企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实践共同体,加强对创新项目的合作或协同攻关,让广大学生在创新实战环境中努力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2015-05-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Z].2017-09-24.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2010-05-13.
[4]百度百科.创新[DB/OL].[2019-04-05].https://baike.baidu.com/item/创新/6047?fr=Aladdin.
[5]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2015-06-16.
[6][7]陈烨,贾文胜,郑永进.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模式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