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萌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7-007-01
摘 要 企业在培育自身企业文化过程中,注重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入手,不断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地加以创新,使逐步向制度建设,尤其是向诚信建设方向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建设 以人为本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企业作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构建和谐企业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感染人,激励人,而且能够塑造和谐企业,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公信度,从而促进企业生产力。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概括的讲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物质层。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企业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基本。二是制度层。规定企业员工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三是精神层。主要包括:企业最高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道德、企业宗旨等。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休,也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首先,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和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
其次,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有助于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国家为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开放、包容性强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抓住机遇,参与国际竞争。
三、构建和谐企业文化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
1.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一是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本文化。以人性化管理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开发员工的创造性,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二是为员工成才搭建平台,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均等的机会,靠政策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潜能,为企业注入不竭的动力。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为人才的发现、培训、锻造、成长提供“绿色通道”。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人才保证,建立干部素质提高制度,重点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在核心,把创新的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面融入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和依托,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3.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诚信意识,把诚信与发展、诚信与效益结合起来。在企业中建立一支勤政廉政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加强企业诚信管理的关键,使企业领导人把诚信看作是应尽的义务,努力使自己成为塑造企业诚信形象的典范。其次要加强企业员工诚信道德教育。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说,员工的形象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另一方面,员工的诚信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要加强全体员工信誉观念、信誉意识、信誉道德的宣传教育。
4.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动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要构建“规范”的企业文化,加強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的同时,确立制度的权威性,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
5.注重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和谐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还必须注重与社会文化的协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出现了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视为“两回事”、“两张皮”的现象,没有真正地使它们融合起来。因此,我们要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一定要注重与社会文化的优势嫁接和共融互补,特别是要重视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