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2018年6月起,每年秋分被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国家层面为农民和农业设立的节日,传承着对辛勤耕耘、春华秋实的礼赞,延续着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深层民族心理,既汇聚对祖国山、水、土地的情感寄托,也推动乡村振兴和乡土文化传承。作为有上万年农耕传统的古老中国,“五谷蕃熟,穰穰满家”的丰收愿景凝结起文明的澎湃力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有相当篇幅留存了先民关于“丰收”的企盼和记忆。
虔诚的丰收企盼
上古时代,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性极强,先民又对自然现象缺乏认识,对未知充满恐惧和敬畏,所以丰收的获得往往寄望于祖先和神灵,农事活动之前,都有盛大的祭祀。《小雅·甫田》即是周代贵族的祈年乐歌,朱熹《诗集传》云:“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第二章云: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农夫之庆。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
先民以对土地、神灵最赤诚的崇敬、信任和感激,精选谷物、毛色纯正的羊羔作为祭品,敲出浑厚震天的土鼓之声,弹奏有礼和节的琴瑟之曲以降神,盼望土地、四方、田祖之神接受供奉,护佑风调雨顺,以丰收之年养衣食无忧,虔诚的丰收企盼充盈在娱神的乐章之中。《毛诗正义》曰:“《思文》诗者,后稷配天之乐歌也。”《周颂·思文》是祈后稷之歌: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始祖后稷是拯民降谷,教民稼穑,带领周民族告别蛮荒时代的农神,相传,荏菽谷稷、麻麦秬秠、稻黍糜芑,都是后稷最先开始种植的,所以诗歌说“贻我来牟”,即后稷赐下麦种,以农事丰收养育众民,且不分疆界,恩赏整个华夏大地。但值得注意的是,诗歌虽是祭祀始祖神,却是以祖配天,是“帝命率育”“诞降嘉种”,天之授命在先,后稷才“先王有服,恪谨天命”,依然是将丰收寄托于上天和神灵。进一步讲,祭祀活动表面是对虚无神灵的希冀与寄托,但在对自然规律缺乏解释的上古时代,天神、地祇其实是先民认识的自然,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蕴涵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关系的独特理解,先民信任自然,于是虔诚地祝祷,并顺应其规律安排生产,《管子》云“人与天调, 然后天地之美生”,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中国哲学的终极命题。
辛勤的劳动场景
农事之艰辛先民很早就已认识到,《尚书·无逸》周公曰“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商代亡国的原因是“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所以虽有虔诚、恭敬的祭祀仪式,但先民却未把希望全然寄托于神灵,而是依托脚下的土地,用辛勤和汗水换取丰产,这种“重人事而轻鬼神”的理性精神在当时是思想上的巨大进步,深刻而先进。于是天子以至于庶人,都曾留下躬耕的痕迹。《周颂·噫嘻》是天子籍田、劝农之诗。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亦服尔耕,十千维耦。
陈奂《诗毛氏传疏》云:“诗言籍田也。”籍田虽只是象征性行为,却是以天子亲身参与农事鼓励农桑,农业被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点燃民众生产热情。方苞《朱子诗義补正》云:“籍礼稷遍戒百姓纪农协功之事也。一岁田功,作始于此。”周天子籍田亲耕,率田官及农夫播种百谷,田官推耜,庶人耦耕,恐失农时,故万夫俱作,一派上下齐心,共同劳作之景。《周颂·载芟》同样写这种有组织的集体劳作: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彊侯以。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毛诗序》云:“《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后人或认为是秋收后用新谷祀神之歌,记录了春种、夏长、秋收、冬祭的完整过程。首四句描述开垦土地,千耦其耘,无论低洼地、高坡田,都翻掘得松散润泽。次六句写参与春耕的人,男女老少,上下长幼悉数到场,田间吃饭的声音都无比生动,春耕的忙碌与满足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四句是播种之景,农业技术的进步和金属农具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耜锋利的尖刃插入土地,种子覆土成活,一切都生机勃勃。再四句写禾苗生长,苗株茂盛,谷穗饱满,赞叹之中饱含喜悦。再三句写收获,田野上的人像播种时一样众多,露天堆积的谷物成万成亿难以计量,如此丰年让人不由想与当时的先民一起,载歌载舞。最后制酒祭祀,表明发展生产是为烝祖妣、洽百礼、光邦国、养耆老,宴席上,佳肴散发着迷人的芬芳,一年辛劳终有回报,天人共享,祈愿万古长兹。
《毛诗序》云:“《良耜》,秋报社稷也。”作为《载芟》姊妹篇的《周颂·良耜》与其结构类似,也是由春耕写至夏耘,再到秋收、冬祭,前后对照,相映成趣。“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烈日之下,农夫戴着斗笠,汗水渗入足下的土地,开出朵朵辛勤之花。家中的妇女、孩子挑着方筐或圆筐,送来香气腾腾的黄米饭,充满生活气息。“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收获时,镰刀声此起彼伏,如同奏乐,打下的谷子高如城墙、密如梳齿,又是另一种生活和喜悦。
更充分详尽描绘劳动场面的是长诗《豳风·七月》。八章八十八句,通篇用赋,从年初写到年终,描述了耕作、打猎、采集、凿冰、造酒、蚕桑等多层次、高强度的农事活动,充分展示出农人的艰辛。龙起涛《诗经本事》评价《载芟》“春耕夏耘,备言田家之苦;秋获冬藏,极言田家之勤”“慰劳休息之中,有坚强不息之神焉,有合众齐力之道焉,有蟠结不解之势焉。是以起于陇亩之中,蔚开邦家之基;以一隅而取天下,其本固也”,中国古代以重农为本,土地是衣食来源和生活之基,先民生于斯、躬耕于斯,歌哭于斯,最后长眠于斯,起居有定,耕作有时,编织着理想、幸福的生活,造就着勤勉、本分、诚笃、现实的民族品格。
免于灾害的希冀
即使不舍昼夜的辛勤劳作,丰收也不是“有因必有果”的自然获得,尤其在生产力水平低,“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早期,自然灾害和各种病虫害都可能将终年劳作化作泡影,如《魏风·硕鼠》与鼠患不无关联: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毛诗序》曰“《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诗集传》云“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硕鼠》是一首控诉之诗,但将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反映出百姓对鼠患的深恶痛绝。《大雅·瞻卬》是讽刺周幽王乱政亡国之诗,其第一章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与虫患有关,害虫长年累月,毫无止境的侵扰让百姓苦不堪言,痛切之情,闻之惨然。
相对于鼠害和虫患,水旱等自然灾害更让人痛不欲生,《大雅·云汉》描绘了一次非常严重的旱情,二至七章云: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上下奠瘗,靡神不宗。
后稷不克,上帝不临。
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
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昊天上帝,则不我遗。
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
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大命近止,靡瞻靡顾。
群公先正,则不我助。
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我心惮暑,忧心如熏。
群公先正,则不我闻。
昊天上帝,宁俾我遯?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
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
祈年孔夙,方社不莫。
昊天上帝,则不我虞。
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
鞫哉庶正,疚哉冢宰。
趣马师氏,膳夫左右。
靡人不周,无不能止。
瞻昂昊天,云如何里?
这是一首忧旱祈雨之诗,每一章都以“旱既大甚”开头,严重的干旱使暑气蒸腾,赤日炎炎,山河枯槁,田地龟裂,禾稼死亡,人畜缺水,大地一片生灵涂炭,毫无生机和活力,百姓生命遭受极大威胁,国祚难永,无能为力时只得寄托神灵,甚至对神灵的不闻不问、毫无佑助带了些微怨怼,无奈、失望、痛苦、焦急交错其中,却仍对消灾弥祸充满期许,渴望灾难早些过去,安宁、美好、幸福应期而至。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是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幻想,却代表着美好的生活憧憬,先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产生的社会理想,启发和鼓舞着中华民族为挣脱苦难和不幸不断斗争。
收获的喜悦和期待
一年劳作与等待之后,最让人期待的是收获之时,上文提到的《小雅·甫田》就有丰收场面的描写,第四章曰: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收获的庄稼密如茅屋,高如车梁,在米仓里堆起来,赛过丘陵山岗,让人欢喜又忧愁,喜的是来年无需忍饥挨饿,忧的是还要为这些粮食再造千仓万厢,人们为此奔走忙碌,累并快乐着。《周颂·丰年》是庆丰收、祭田神的乐歌,《毛诗序》云“《丰年》,秋冬报也”,《诗集传》云“此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言其收入之多,至于可以供祭祀、备百礼,而神降之福将甚遍也”: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丰收的小米、稻子以十千、十万、十亿来记,堆满座座高大的粮仓,“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与《载芟》完全相同,是将丰收归结为神灵恩赐,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与自然相处的和谐精神,春耕之前与天地相互信守,许下五谷丰登的约定,顺应自然,发展生产,秋收后充满感激,用丰收的果实做成佳酿,用以报成,寓长年辛劳的动态于丰收年景的静态之中,既专注于现在,又放眼于未来。
《小雅·楚茨》也是丰收后的报神之歌,祭祀场面极为详尽: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畿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一章是祭祀前奏。辛勤去除丛生的蒺藜荆棘,细心呵护禾苗成长,天不负人愿,满仓粮食做成酒食,备祭祀、祈宏福。二章之后描写祭祀活动,人们严肃恭敬,步趋有节,牛羊清洗干净,仔细烹煮,盛于鼎俎中献祭神灵,庙门之内,仪式隆重辉煌,席上宾客济济,敬酒酬酢,井然有序。四章“工祝”代神致词,赐祐祭者福寿绵长。最后是仪式完成后的钟鼓齐奏与私宴之欢,神灵已醺,“皇尸”引退,叔伯兄弟享受着神灵赐福的美酒佳肴,互敬互祝,其乐融融。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曰:“煌煌大篇,备极典制。其中自始至终一一可案,虽繁不乱。”农耕文明最幸福的莫过于丰产,耕作之前求神赐福,粮仓满了,首先想到的还是感恩神灵,与此同时,家族成员借丰收之祭彼此相聚,既庆祝丰收,又分享喜悦,祈求万世基业、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代代延续。报神之后,人们又整治新田,准备新一年的农耕,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笃,培育着中华民族日渐成长。
上万年农耕文明史,先民仰观天时、俯察地利,用勤劳的双手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也塑造着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民族品格,《诗经》的这些诗句,成为先民生活的精神记录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承载着关于丰收的美好回忆和期待,更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在一次次困境中,众志成城,坚持、崛起,追求美好幸福的未来。今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将延续这种精神,提升人民的获得感、荣誉感,凝聚起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激励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