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
期末了,班主任们在奋笔疾书,例行填学生的“素质报告单”。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我的手要写废了……”“几千个‘优写得我都不认识这是啥字了!”我看着小姑娘们的叽叽喳喳,突然想起来当年我写“优”也是要写到吐,以至最后都认为这个字是“埋伏”的“伏”。最后是我的父亲解救了我——他找了个和学生素质报告单的小方框一样大小的长棍橡皮,刻了个“优”字章,让我盖章。三下五除二,搞定!
我一直认为我的父亲真是个天才,篆刻、书法、绘画、写作……没有什么他不会的。记得小时候过年去奶奶家,路途遥远,全凭父亲骑着一辆二八大杠,前头坐着我,后面坐着我的母亲。漫漫骑车路,无聊啊。父亲就开始应我的要求,讲古代小姐的故事:怎样男扮女装,和丫鬟一起外出,闯荡江湖、行侠仗义……还能讲成连续剧,一集,二集,三集。
现在想来,这不就是口承文学吗?人物的刻画、情节的起承转合,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以后的写作。父亲书面写作也很好,还曾经创作过长篇连载小说《洪泽湖岸柳》……不过至今还没写完。哈,希望他哪天能重新拾起来。
父亲为人很乐观,也很豁达。我记得我初登讲坛上公开课前,紧张得饭都吃不下,他告诉我一句话——“驴子进城,口袋也进城”。什么意思呢,就是到了那个时间,事情自然就会过去了,没必要紧张,大约就是和“船到桥头自然直”一个道理。后来,我就默念着“驴子进城,口袋也进城”不知道上了多少节公开课、观摩课,发现真是这么回事,紧张也罢,不紧张也罢,都会过去的。没啥大不了的。
其实刚当老师那会儿,我很没有信心。第一年工作,班级管理也是一团糟。父亲没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批评我,只是在我沮丧的时候,画了一幅小画—— 一个小姑娘,拎着个篮子,走在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小路伸向远方的森林里。画旁还提了一句汪国真的诗:“既然你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然后贴在了我的书桌上方,让我每天一抬头就能看到。
哦,对了,那幅画上还有一句话——“赠给教坛小新星”。当时我心里美滋滋的:嘿,我是教坛小新星呢,一颗星呢!但同时也很怀疑,我这么糟糕,也能是小新星?父亲毫不怀疑,很肯定地说:“当然是!你的潜力无限,将来还会成为大新星的!”哇,当时我就像被打了针强心剂似的,将来……大新星……
就这样,在这个“座右铭”的鼓励下,在父亲的“预言”中,我满怀信心地一直走到今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特级教师。
现在想来,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点明方向;在孩子退缩的时候,点燃信心……这样的家长就是真正的教育家!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教育家。
前年,在我女儿升入中学的时候,我的父亲在她的《成長记录本》上“亲人的祝愿”一栏写下:“不论你的进步快慢,家都是你休整再出发的港湾;无论你的理想如何选择,我们每个亲人都是你前进路上攀登的垫脚石。”
看到这句话我的眼睛湿润了,也许这句话,也是当年父亲想对我说的吧。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