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
(山东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互动理论”是西方社会学研究体育与社会化的重要理论之一。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是指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逐渐形成的认同体系以及社会关系[1]92-94。自属文化的形成对青少年来说,是在一个体育参与群体里的体验予以解释,并赋予意义的情景和过程。互动理论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形成的关系如何及所形成的自属文化的特征如何,目前尚缺少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试图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积极的探讨。希望以此来评价运动体验,并在更大背景中了解作为文化体验的运动参与的意义[2]36-37。运用西方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本课题组历时两年,对分布在山东淄博、滨州、东营、潍坊四城市10个训练队中的109名12至17岁男孩的体育参与体验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结合参与观察、非正式谈话和个案访谈,研究发现每个运动队的男孩都形成了自己的意义和认同体系,并都与社会关系发生着联系,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认知特征。
互动理论是与功能理论、批判理论、冲突理论并列的当今西方社会学研究体育与社会化的重要理论。互动理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期望在社会生活中选择能够影响自己、周围的人及生活其中的社会世界的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3]32-35。当人们的行为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时,就会考虑怎样与所在的社会发生联系,同时进行自我定位,从而获得自我认同。当自我建构的社会世界要和他人联系并做出选择,是以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为基础形成的认同,但遇到新生事物,面对新的情景,这一自我构建就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青少年体育参与自属文化的形成过程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对青少年来讲,参与某项运动项目的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参与的运动项目如何与其生活中的其他兴趣和目标相联系;二是自己能力的提高与展现在多大程度上可获得他人认可及尊重;三是获得参与所需要的相关资源的途径及获得参与运动的各方面的支持;四是对过去参与过的体育运动的记忆以及对运动的总体的文化形象和信息。可以看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决定既取决于自身的兴趣与对将来的思考,以及自身以往的运动经验与心理期望,更离不开与之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资源和文化环境,其自属文化的形成当然与生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体育参与是积极思考运动与生活各个方面的适应,而不是对周围的社会世界做出被动的选择和接受[4]72-76。由于获得机会与资源(例如时间、交通工具、设备、金钱等)的途径、社会意识形态与人们观念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段做出的运动参与决定,会出自不同的原因[5]20-35。例如,10岁的少年与18岁的青年人、30岁的成年人相比,参与的动机和对运动项目文化的认同是不同的。而且当今的10岁少年也不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0岁的少年。同样,今天30岁的成年人第一次想要参加运动时,其条件也不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30岁的成年人。此外,在青少年运动生涯的各个时期所做出的运动参与决定、行为及思想表现、意义感与认同感与各时期感知是紧密相关,也与对社会的认知和达到自身目标之间的联系紧密相关[6]1。
近二十年以来,国外许多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越来越多地运用互动理论对发生在更大背景中的运动体验进行研究。他们重点关注体育参与相关互动机制,强调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体育行业从业人员和受教育者要积极行动和自我赋权,力争自身的体育合法权益及话语权;学校体育需重新审视其价值原点,贯彻青少年体认运动项目乐趣的原则[7]48-53。体育参与意识是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体育活动或与体育相关的事物,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等诸方面的总和。形成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8]13。参与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在情感方面,多数同学表示看到同学在运动和如果经常看到学校赢得体育比赛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9]86-87,只有在体育参与中才能体现出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视角和认同。青少年运动员作为自己家庭的一员,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其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影响更不容忽视[10]45。
从一名普通的青少年,到成长为一名大众认可的运动员,这一经历是青少年体育参与自属文化特征的重要内容,多数青少年是通过一个长期、艰苦、持续的训练阶段最终完成自身认定过程与运动项目认同的构建的。在此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本身是在参与某项运动项目时与该项目的群体成员建立关系汲取参与该项目的相关知识,并获得群体成员共同的期望和规范,获取认同,并在与群体成员互动时重复地肯定成为运动员身份的自我认可。调查表明,青少年追求运动员身份的过程经历了运动项目选择、同辈认可、培养热诚、身份确立四个阶段。正如前所述,这些过程不是自动发生的,而是青少年在一个有组织的运动队伍中与他人、与社会发生联系时发生,是他自己在促使他发生成长和变化。
经过对具有3年以上运动经历的89名运动员调查表明,青少年运动员对运动员身份确立的这一过程具有94.7%的总认同率,且各项目运动员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具有3年以上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对追求运动员身份过程的认同情况(n=89)
所谓项目选择,是指青少年在生活中渐渐地、耳濡目染地通过生活中的重要关系接触到了体育运动,因此决定尝试这些重要社会关系(如来自家庭、老师、同学)支持和鼓励的运动项目,并希望能与自己的生活产生重要联系、能给自己带来勇气、鼓励和自信[11]129-130。比如,在所调查的18名篮球运动员中,其运动生涯都是起源于此,而社会关系所重点支持的运动项目则是NBA。
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青少年运动员会不断接受来自教练与家长的类似思想、道德之类的教育。家长和教练教育孩子们要发奋努力、刻苦训练并且告诉孩子们项目取得成功的重要性,青少年主要关心的则是为同辈群体所认可。教练和父母提供给青少年的道德信息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的,而青少年总是从是否为同龄人认可的角度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调查发现,在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中,为同辈群体认可,一般取决于在他人面前以传统的、道德意义上的“男子汉”形象来表现自己的能力。这种“男子汉”形象的意义实际上是一种身体的社会化。这种类型的身体社会化是通过自己和他人对体育参与者在运动场上的优异表现的评价相联系而发生的。而运动场上的优异表现亦或是高难度表演的体育运动是以男性的价值和体验社会性地构建的,这使许多男孩子选择可以表现独立性的行为,并在自己和任何柔弱顺从者之间保持距离。男孩子们会远离和鄙视那些体育参与中软弱、能力弱小的人,如果自己不幸被划为软弱者的同类,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巨大打击。大多数教练鼓励这种青少年的自属文化倾向,因为可以利用它来鼓励青少年在运动中形成攻击性。对教练来说,攻击性行为是一个运动员的动机、努力和精力的证明。所以,体育参与的经验强化了青少年这种男性气质定义:看重坚强、冒险和支配;看不起柔弱者。这不是成年人想要的东西,但在有组织的体育参与中,当青少年以自己的方式确定其体验的时候,情形就会如此。这种行为表现是青少年体育参与自属文化的主要表现之一。
访谈发现,青少年之所以从普通的体育参与者发展成为优秀的运动员,也毫无例外地经历了培养热诚的过程。一名青少年运动员从最初参与相关的体育运动到成为一名被认可的运动员通常首先要取决本人对该项目热诚的保持和发展,其次运动热诚也需要教练员、队友、体育爱好者、相关的媒体持续不断的强化。如果参与者没能在某项运动中坚持表明没有获取认可,而是否继续参与某项运动取决于是否将参与的运动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取决于积极地、深思熟虑地发展期望中的运动员身份。
在体育参与中,青少年培养和保持运动热诚的动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参与该运动中获得胜利和成功的能力和持续参与该运动所建立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在从事运动中获取个人威望和各方面的认可。只有在较短时间内超越他人并取得好成绩时,运动热诚才可以维持下去。而在运动队中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他避免老运动员的排挤与欺侮并及早确立运动员身份是有益处的。在一个运动队中建立的个人声望与认同的过程相联系则是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的核心。
本课题组研究历时两年,期间对山东省淄博市业余体校的2名17岁的跆拳道运动员,3名15岁的足球运动员,以及3名田径运动员分别进行了3次每次1小时的访谈,收集了这8名运动员在准备参加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比赛期间的个案资料。访谈是在对以上8名运动员经过6个月观察后进行的。调查结果清晰表明了运动员逐渐将受伤以及由此引发的疼痛看作是正常运动体验的组成部分的社会过程。运动员最初把比赛和训练中所受的伤痛看作参与运动的常规方面,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目标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并随之进入更高层次的竞技对抗。而且他们越来越意识到,伴随在各级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荣誉的过程中,忍受疼痛和伤害是寻常的,且在运动员生涯中已成为身份的一种指导原则。
经历过伤痛的运动员,虽然可能由于脊柱、膝盖、脚踝等伤病所困最终停止了训练和比赛,但是由于其他运动员认为他是献身和忠诚的模范,变成了更年轻的运动员的楷模。这8名年轻运动员的经验清楚地表明,在广大青少年运动员的认知中,痛苦的体验被定义为积极的体验;而具有潜在自我伤害的体验也被定义为积极的体验。青少年运动员甚至用这些体验来证明自身的价值,同时证明自己具有特殊性格,从而使自己与那些不那么积极的队员进行区别。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了与体育参与有关的意义和身份的自属文化植根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
参与体育运动能塑造运动员性格这一观念,已被以往包括西方社会学研究所广泛认同,并在许多文化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特别是持功能主义观点的人更是深信不疑。体育对青少年的心智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12]1。实际上,这种形式的性格逻辑一直被用来作为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创立体育项目、修建体育场馆、建立团队和协会、赞助如奥林匹克一类的体育赛事的基础。在理论研究方面,功能主义者通常研究体育运动与性格特征、政治态度、道德发展、学习成绩、职业成功、社会地位以及向上的社会流动等的社会关系,来收集体育运动对青少年性格塑造成功的证据[13]53-58,运动能内在地塑造性格这一观点似乎不容怀疑。
然而,在经过对109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对于“体育参与塑造性格”这一观念,青少年运动员的认同并不高,平均认同率只有29.4%(见表2)。
表2 从事不同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对体育参与塑造性格的认同情况(n=109)
项目足球(n=16)篮球(n=21)排球(n=12)田径(n=15)游泳(n=12)体操(n=8)乒乓球(n=16)跆拳道(n=9)认同56444252不认同59677497不确切66241220认同率(%)31.328.633.326.733.325.031.322.2平均认同率(%)29.4
也就是说,参与运动对青少年的性格塑造没有多少正向意义。这是为什么呢?深入研究文献发现,认为体育运动能够内在塑造运动员性格的观点基本结论有3个方面:一是所有的有组织的、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都具有强烈的性格塑造体现;二是运动员被动地内化了大多数运动体验中内在包含的“性格塑造教育”;三是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体会不到这种性格塑造的作用。以上这些研究忽略了下述问题并得出了并非确切可靠的结论。首先,不管参与哪种有组织的运动项目,它都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的体验以及多种互动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体育参与都包含了相同的社会化信息。其次,经历了作为运动员身份构建社会化过程并经受过伤病与疼痛的运动员与一般的体育参与者比较,其运动开端与动因往往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与其说体育运动塑造性格,不如说体育运动挑选出具有独特性格的人。例如,如果中学生篮球队员比其他普通学生个子高,是不是篮球让人长高了?显然不是。是教练选择了高个子的人去打篮球。然而必须意识到,高个子的人在打球时可能会提高利用高度的能力。再次,社会化最终是通过伴随着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纯粹的参与本身。体育参与与社会关系的互动才是对青少年性格塑造造成重要影响的因素。广义上来讲,与体育运动相联系发生的关系,要比参加体育运动本身更重要。
因此,运动体验因体育运动如何组织和进行、在什么条件下组织和进行而不同。认为所有的运动都围绕同样的目标来组织,强调同样的方向和行为,刻意强调其某一方面的正向作用是不恰当的。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体育运动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任何作用。就像大多数人知道的那样,参加体育运动的确影响到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和生活方式。体育参与以其独有的优势对性格的发展产生全面的影响,是健全人格塑造的有效手段[14]51-52。所以,研究体育参与是否对青少年的性格塑造产生重要影响,用互动理论来研究比功能主义理论来研究显得更切合实际。
绩效主导还是乐趣主导,是青少年体育参与自属文化的重要问题。在体育参与中,乐趣主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与支持、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分享、强调快乐和健康、强调享受运动;而绩效主导则过分强调业绩、强调达到或者超出目标,会迫使青少年把达到目标定义为运动的快乐,而不是将通过运动愉悦身心作为运动的快乐。这使得体育参与自身充满了极端的功利性。绩效主导胜于乐趣主导,限制了自属文化的发展。
在许多青少年体育参与项目中,绩效主导变得越来越重要,青少年热衷于参加绩效主导的体育活动,关注于在所从事的运动中表现完美并获得褒奖。在家长、教练员、同伴、及其他社会人群看来,没有好的运动成绩的运动员不是成功的运动员[15]27-31。绩效主导鼓励青少年创纪录的重要性,在这种原则主导下,参与者是因为有战胜其他人的体育技能和能力而被挑选出来,缺乏这些技能和能力的人则被淘汰。因此,绩效主导决定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具有排他性特征。
在被调查的109名青少年中,几乎所有人的体育参与开始于乐趣主导,而一旦加入了某一体育组织,在家长、教练员、同伴及其他社会人群的功利主义的影响下,90.1%的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动机都会回归于绩效主导(见表3)。
调查中还发现,有63.7%的青少年曾经在运动参与中因表现不佳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奚落或指责。在绩效主导的前提下,青少年运动员为了发达肌肉、发展力量、提高耐力,通过服用各种药物来维持比赛。调查表明,所有被调查者均不同程度地服用过或正在服用消炎或镇痛药物,75.3%的青少年需经常进行康复理疗,另有23.6%的孩子表示曾服用过类固醇类激素。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绩效的普遍重视促使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专门化。组织者许诺把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成体育明星, 并将产生高额的经济利益。青少年在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中艰苦训练,并且经常参加各种等级比赛为所处的地区、教练员、家庭赢得荣誉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过早地变成了青少年劳力,而且这一切发生在能够保护兴趣、健康和心理发展的政府法规之外。劳动法不允许单位或企业把青少年作为经济收益的来源,但是并没有强制性标准来规范青少年运动员怎么做、应该怎样被对待。
表3 从事不同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对绩效主导还是乐趣主导的判定(n=109)
项目足球(n=16)篮球(n=21)排球(n=12)田径(n=15)游泳(n=12)体操(n=8)乒乓球(n=16)跆拳道(n=9)绩效主导15191113117147乐趣主导11111112不确切01010010绩效主导率(%)93.790.591.786.791.787.587.577.8总绩效主导率(%)90.1
以广泛的价值和兴趣体现为基础,保持并发展了其他形式的体育运动也逐渐出现,青少年运动员能够自由地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滑板运动、滑雪运动、模拟飞行器及小轮车运动等就是这方面的很好例证。这些活动都是由乐趣主导而展开,并因乐趣主导而持续组织,非剧烈竞争性与排他性的。休闲体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这正是休闲体育运动发展和流行的原因[16]3,部分是出于对有组织的体育运动中高度重视系统性的绩效主导的反抗。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调查分析、个别访谈,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参与某运动项目以包括文化议题、自我反思、社会认可和社会支持在内的过程为基础,并与其产生互动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与其他运动员不同的自属文化特征。每个青少年独有的自属文化特征会伴随着对运动与生活之间联系进行调节,也会被所处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年龄的改变,而一次又一次地被修正或改变。研究发现,在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中,青少年对追求运动员身份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广泛认同,并对在体育参与中产生的伤痛对生活中的意义广泛认同;青少年对体育参与塑造性格这一传统议题认同缺乏;绩效目标胜于身体表达的文化在更广阔社会背景中限制了青少年体育参与自属文化的发展。教练员和家长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时应因人而异进行引导和指导,而乐趣主导模式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应成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自属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