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松
(山东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年轻一代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必须重点关注。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在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8.3%[3]。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表达意愿的重要平台,网络已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变量。
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4]42。他还指出,要特别重视网络上的年轻群体,“很多人,特别是青年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度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5]83。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建设工作的最前沿,青年群体,特别是高校年轻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关键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当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重点对象。
曾有大数据从业领域的专家统计,截止到2000年,人类仅存储大约12 EB的数据,在2014年,人类每天已会产生两2EB的数据。时至今日,数据规模更加庞大,2018年11月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微信APP一分钟产生的数据流量就超过46000G,可以装满50块1TB的硬盘。
在信息爆炸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想和纸媒时代一样,靠一家或几家权威媒体的发声就能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舆论支持几无可能。互联网宏大的数据体量和快速的迭代速度,不但降低了任何信息的“音量”,也让所有的信息存续时间和生命周期变得更短,这将直接稀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具体成效。
互联网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Web1.0过渡到2001年后的Web2.0,2012年直到目前正在向Web3.0演变。Web1.0、2.0、3.0的区分,并不是特别严谨的技术概念,更多的是对其网络内容生成方式、商业价值挖掘方式的一种界定。Web1.0时代,网络内容是由官方和大公司主导的,权威或大企业生成网民获取的内容。2001年互联网公司泡沫破裂后,互联网门户网站式微,个人微博和博客兴起,网民开始自主生成、传播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讯息,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2012年后,以腾讯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网易号、百度百家号等新媒体的出现为标志,网络进入“群雄逐鹿”的自媒体时代,网民不再只是互联网内容的产出者和消费者,更成为了互联网价值的获得者。在Web1.0到3.0的发展过程中,网民完成了从单一受众到信息产出、信息汲取、价值获得方的身份转变。
在这种转变发生后,网民所扮演的,已不是过去较为被动的信息接收方角色,而是有了巨大的选择权,在信息爆炸而非稀缺的当下,网民可以自主选择极具个人特点的类型化讯息进行接收,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予理会,这会直接切断传统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传播路径,增大相关工作难度。
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至今已经历多次技术更新与迭代,但其广告语和宣传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始终没有变化。无论是使用其功能开展创作的个体,还是看重公众平台强大的功能拓展能力,用以辅助品牌建设的团体和公司,更关注的,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商业价值和变现能力,而其在相关功能方面确实实力强劲。据腾讯CEO马化腾在2018年9月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各类公众号粉丝已高达23亿人,而微信公众号的注册数量,早在2017年就突破了1000万。
与个体和企业用户仅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商业端价值不同,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微信公众平台“放大”和“扩散”个体、集体或公司声音的功能,本质是一种赋权,其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信息登记与注册,获得的是等同于办刊办报的宣传权利,而在没有这类工具的过去,一般人或团体是无法获得这种能力的。抛却由此带来的宣传和舆论监管问题不论,这种由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赋权为传统主流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带来了海量的“竞争对手”,在过去没有机会和手段发出“声音”的草根选手一旦有了依托,即便效率不高、质量有限,但仅靠其巨大的体量,也必将对传统主流媒体产生冲击、带来挑战。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每年都进行网络热词评选,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经常上网的网民,即使不清楚这些热词的来源出处和具体含义,也不可避免地会在网络上与它们“遭遇”,而这些热词之所以能够自带热度、生成流量、易于传播,靠的是本身生动、有趣、简洁、朗朗上口的天然属性,与网络热词相比,传统新闻广播和报刊上的宣传用词则显得“僵硬”“生冷”了许多,在争夺网络流量上无疑将处于劣势。
自媒体“罗辑思维”曾提出过“国民总时间”的概念,指网民总数和网民最高日均上网时间的乘积。这一概念与传统认知中,伴随技术进步和网络带宽的提高,网络流量必将无限制增大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指明了,即便网络带宽和信息体量没有上限,但受众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关注点与摄入量不可能无限拓展。由此,当更接地气、更生动,乃至只谋求传播效率和流量红利、不顾及价值和意义的“恶搞”类信息出现在网络上时,肯定会“抢走”受众的部分甚至是大部分精力,因此必须重视其对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造成的影响和干扰。
“科学的思想理念是人们各项行动的重要指南”[6]37,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重要指南。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五项使命,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7]。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第一条明确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8]。
由此,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首要原则,应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统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大学生头脑、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思政课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是“高大上”有余,而“接地气”不足,由于理论性强、内容多、更新快,教师的授课稍有“照本宣科”的倾向,思政课就容易显得枯燥。加之当下90后、00后学生往往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想获得他们的认同与关注,绝不能让课程“飘在天上”,必须“落地”去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普遍个人’的教育,意味着不断满足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合理需要,让他们学会‘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9]96。通过引导式、案例式、实践性的教学手段与设计,让学生从自身角度产生疑问,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思考,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思政课的价值,发挥出思政课堂固本铸魂的基础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0],领会对、理解透、实践好这“三因”和“三遵循”很重要。
“因事而化”要求必须根据思政工作的具体场景、受众、载体去调整工作模式,以便与具体工作真正融合。“因时而进”要求必须结合时代特征、时间节点、教学节奏去部署工作流程,以便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因势而新”要求必须结合大趋势和小形势来创新工作方法,以便工作取得实效。
“三因”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中为取得最佳效果需要注意的方法路径,“三遵循”则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目标。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开展、依托课堂进行、服务学生成长,其最终的落脚点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掌握好方法,遵循相关规律,对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精准发力,以素质为导向才能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0]。要办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根本性的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从根本上讲,我们不是为了办大学而办大学,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价值追求”,办好大学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要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11]。
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人才发展导向,落实到教育质量上,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任务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根本,才能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面对当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诸多难点,“高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增强校园网络平台的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互动性,增强对广大师生的网络吸引,提高网络工作的科学化水平”[12]163。在实际工作中,结合高校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价值、需求、素质、发展四个方面的导向性要求,切实增强高校社会主义网络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正确把握政策精神,结合具体场景科学施策,关注效果并结合效果动态调整,将各个场景、环节、阶段的工作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并“使各项政策措施具有连贯性、前瞻性”[13]38,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其具体操作,可使用“一主线两依托三策略四指标”的网络路径,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在校园内重点依托课堂端与移动端两个主要场景,用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议题、易于传播的方式,关注浏览量、评论量、转发量、点赞量等关键指标,科学评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广度、热度、深度和认可度,提升其凝聚力与引领力,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高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一主线两依托三策略四指标”网络路径
“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1]。而作为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8]。
要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首先要以传播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作主线,明确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动指南的地位,理清搞懂其主要内容,科学规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宣传,相关工作场景、方法、策略的设置、调整、创新等,必须围绕这一工作主线来进行规划和调整。
在高校这一具体场景中,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引领力,首先要明确工作抓手与着力点,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1]。当下高等教育必须转变理念,做到四个“回归”[14],即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才能完成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任务。
高校工作中,教书育人是本分,课堂是基础,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和注意力是关键和要害。而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能把课堂狭隘地理解成教室里的五十分钟,必须要适应时代变化,形成传统课堂和“空中课堂”的合力,学会“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15]。
由此,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依托“课堂端”和“移动端”两个关键场景来开展。把“课堂端”做实做稳,立足课程体系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传统课+网络课),在线下让学生站稳立场、凝神铸魂;把“移动端”做新做潮,在线上利用好移动端的传播优势提高效率,开阔学生眼界、引领时代风尚;两者结合、互为支撑,才能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成效最大化。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提升,必须“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1]。
在最重要的教学场景中,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8]。
党中央和国家各部门均对如何开展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多次被提到、重复出现的是“创新”二字,只有创新,才能让理论落地,真正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具体工作场景中,应使用生动的语言,灵活转换议题,借助易于传播的媒介或方式,保证宣传效果。
1.语言生动
无论是进行教学设计,还是撰写网络文章,不能生、冷、硬地摘抄、照搬、复制理论,要通过举例子、设场景、编故事等方式,将宏观理论带入微观个体,寻找两者的“共振点”,有真情实感方能让人真听真信。
2.议题灵活
信息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要面对海量的“竞争对手”,每天都会有热点人物、事件“刷屏”“上榜”,被“热搜”,而理论相对于网络话题,会有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不是对其价值的评判,而是由于理论逻辑严密、叙事宏观、站位较高的“大体量”而自带的灵活度方面的“欠缺”,但这一“弱势”,是完全可以通过“包装”去弥补的。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做的,正是科学寻找议题、灵活进行“包装”,让宣传思想工作适应信息时代的改变。
3.易于传播
要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必须提高用网治网水平,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学习使用最新的技术,最受欢迎的手段,最易于传播的路径,去获取最优化的宣传效果。要学习、掌握、利用好“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传播平台,积极尝试建设能够适应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场景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用效率最高的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效果。
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手段的同时,必须同步升级效果评判标准,藉此方可动态追踪宣传效果,适时调整具体工作策略。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工具层出不穷的当下,为评价宣传工作成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宣传思想工作者可重点关注浏览量、评论量、点赞量、转发量四类关键数据指标,为工作提供反馈。
1.浏览量
浏览量对标传播广度,浏览量越大,传播范围越广,受众群越大,在宣传覆盖面上做得越好,这是对网络宣传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2.评论量
评论量对标传播热度,一个话题要成为焦点,只有人看没有人讨论是不够的,引发关注的同时能够引起热议,宣传工作者再及时跟进树立标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借此了解舆情,调整工作方式。
3.点赞量
点赞量对标受众对宣传工作的认可度,看到了不等于赞同,虽然小小的“点赞”按钮不怎么起眼,点赞的行为也不太费力,但如果话没有说到人心里去,观点表述得让人提不起兴趣,网民,特别是高校年轻的学生群体是不会拿出宝贵的一秒钟去加上一个“大拇指”的。
4.转发量
转发量对标宣传深度,这是对网络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的最高阶要求。网络读者首先是基于兴趣,选择点击打开,由此产生浏览量;其次根据个人喜好和对相关话题的认知程度,发表个人观点,由此产生评论行为;再次会比对自身认知和宣传方观点是否一致,选择是否认可,由此产生点赞行为;最后网络读者会综合评判所获取内容的价值,在认可其内容、价值、导向的基础上才会选择转发,推荐给自己的朋友阅读。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笔者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制作微信端网络思政课程、建设追踪理论热点的公众号等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相关经验为据,在高校工作场景中,总结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的网络路径方案。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是移动端如何更好地辅助课堂端开展教学,课堂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高校学生近乎“无限”的网络访问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引入最新的课程设计理论和网络传播理论,让两者结合得更加紧密,对现有的“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与引领力的网络路径”进行优化升级,或可取得更佳的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