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学术场域考察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实证分析

2019-09-25 04:56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马 超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自2010年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随之扩大,涉及13亿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有效满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1]103-107。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经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7-12。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3]73-76。

在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各级广电机构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宗旨,在引领思想、传承文化和服务人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施扩大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面,到内容产量不断增加、节目类型不断扩大日益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正在逐步搭建起来。伴随着广电公共服务的火热实践,相关学术研究也从未间断。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细致检视这些学术文献,通过梳理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议题脉络和学术谱系,集中探讨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广电公共服务的研究各自有何特点,又分别涌现了哪些热点议题?

第二,在广电公共服务研究领域,有哪些主要研究机构以及重要的学术发表阵地?

第三,哪些人成为该领域的研究主力?其代表作是什么?

二、研究设计与资料来源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期刊论文、硕博士学术论文。其中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搜集主要通过“中国知网”获取。首先登录“中国知网”首页,在“高级检索”的“主题”栏中输入“广播电视”并含“公共服务”两个关键词。同时,考虑到西方广播电视学界对应的研究为“公共电视”和“公共广播”,因此在检索条件下方选择“或者”布尔逻辑算符,在“主题”中输入“公共电视”和“公共广播”两项关键词。通过初步检索发现,关于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第一篇专业论文出现于1980年《国际新闻界》。于是我们以1980年为研究起点,检索时间截止2019年1月1日,共获得包括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在内的2657篇文献。随后,经过人工甄别,剔除与主题无关的的论文、会议、书评、简讯、人物访谈、新闻报道和重复发表的文章,剩下1018篇文献,其中包括硕博士论文107篇。

(二)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是指“以科学学为研究范式,以引文分析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为基础,涉及数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是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4]242-253。科学知识图谱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研究者在文献选择上的主观性。其利用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可以科学地揭示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重要作者和核心期刊,很大程度上规避了传统文献综述中由于研究者自身学术盲点和主观偏好引发的样本选择不当问题,因而受到各个学科研究者的青睐[5]149-154。本研究也采纳该方法的研究路径,利用科学知识图谱中运用最广泛的CiteSpace软件对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学术场域进行分析。

三、研究发现

(一)广电公共服务研究概述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近40年来广电公共服务的研究大致分为五类,见图1。

图1 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分析

第一类,关于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研究。鉴于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公共广播界的重要地位和专业的公共服务模式,国内研究者纷纷将目光投向它。从本文搜集的样本看,包括期刊文章和硕博士论文在内的研究达上百篇。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引介BBC公共性的起源、内容生产、经费来源、制度变迁等,后续的研究集中在数字媒体时代BBC的融合转型经验和业务创新上。

第二类,关于“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学界关于电视对农公共服务的研究在2000年以后开始活跃并呈现“井喷”状态。这类研究大致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各地“村村通”工程建设中涌现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另一方面是对“村村通”工程覆盖技术与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

第三类,关于“重庆卫视”改版的相关研究。2011年重庆卫视改版后定义为“公益频道”,一度取消了综艺节目和商业广告,这在中国电视圈“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也引发学界热烈讨论并由此形成了两种观点。赞同者认为此举有助于“打破收视率束缚,恢复媒介的公共本质”[6]22-23,反对者认为这场政治主导的改革无论从媒介内容、组织机构还是从公众参与程度和传播效果来看都很难符合“公共利益”的界定标准[7]84-89。这次持续不到两年的讨论最终随着改版的失败而戛然而止。

第四类,关于公共频道的研究。自1998年福建开设全国首个“公共频道”以来,1999年国办82号文件对公共频道的建设提出具体方案,强调要“大力推广公共频道”。于是2000年以来,学界和业界关于公共频道的讨论开始增多。最初业界对办好公共频道满怀期待,然而随着实践推进,公共频道运营中的种种问题逐渐暴露,于是学界对此展开了反思。一些学者指出,国内公共频道存在着概念模糊问题,各地遍地开花的公共频道在展现形态、基本架构和核心元素等方面各不相同,实际上已经使得公共频道的概念丧失了标识和辨认的功能[8]80-82;还有研究者认为,国内公共频道无论是成立背景还是其内涵本质都与西方公共电视的定位大相径庭[9]105-111。

第五类,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这类研究主要是由立项课题支撑起来的,主要有四个研究团队。一是胡正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施研究”。团队既有对西方公共广电机构的引介,也有立足北京实际的实证调查,还有对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整体设想(1)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若干本专著。。二是2007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委托中国传媒大学开展的“北京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重大横向课题正式启动。中国传媒大学课题组围绕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历史源流、角色责任、主要矛盾等问题发表了系列成果(2)研究成果集中发表在《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三是石长顺教授主持的“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其带领团队围绕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内容现状、政策规制、绩效评估等问题展开了论述[10]194-196。四是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马军教授主持的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内蒙古广电网络公司传输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其带领团队围绕广电公共服务的区域特征、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受众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11]32-37。

(二)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阶段特征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广电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进行概述后,接下类我们对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总结,以便洞察近40年来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议题流变情况。从检索结果来看,国内第一篇相关文献始于1980年,于是本研究以十年为界,将我国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整体轨迹划分为四个时段。为此,我们借助Citespace软件选择10年作为时间切分点,通过时区图来直观观察各个阶段的研究热点,见图2。

1.1980—1990年酝酿萌芽期

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拨乱反正后的广播电视界开始“收拾旧山河”,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责使命。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提出“要把加速发展电视放在优先地位”,第一次确定了20世纪末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目标是“建成完整的、自成体系的广播和电视宣传网”。1983年第十一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确立了“四级办广播电视”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导下,整个80年代全国广播电视机构开始迅速激增,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不断提高。

从Citespace绘制的时区图2我们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公共广播”“公共电视”“电视节目”等关键词成为当时的研究热点,这主要源于业界从业者对西方公共广播电视机构考察后的引介。此外,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关键词出现的时间越早,其出现频率也更高。比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三个热词“公共电视”“广播电视”和“公共电视”成为近40年来出现频率最多的关键词。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关键词出现时间较早,历时跨度越大,受到的讨论越多,被引用的几率自然也越大;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80年代学术出版知识增量较慢,文献半衰期也比今天更长,因此受到关注的机会也更多。

图2 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关键词历时分布

2.1991—2000年快速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广播电视的崛起时期。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广播电视正式列入第三产业,使广播电视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10年里,广播电视回归“新闻本位”的传统,推出了一大批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服务公众。1993年《东方时空》的开播“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焦点访谈》的创办成为国内媒体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一批谈话类节目凭借平民化风格受到大众热捧;香港、澳门回归和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实况直播,使中国广电事业在历练中逐步走向成熟。而在这一时期,虽然本土自制的各类节目已经蔚然大观,但在广电公共服务领域,学界的研究仍然处于借鉴“他山之石”的吸收阶段。只不过相对于80年代而言,这一时期学界对于西方公共广播电视的研究覆盖面有所扩展。在传统的英、美、日之外,德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瑞士等国都被纳入研究视野。

在Citespace绘制的时区图中我们看到,到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广播公司”“收视费”“公共广播系统”“电视事业”“公共服务广播”“公共频道”等成为当时的研究热词。如果说80年代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广电经验业务层面引入的话,90年代的研究热词则反映出国内学者对广播电视理论的自觉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学者们既放眼西方,从BBC等历史悠久的公共广播机构中寻求公共服务之道;同时也开始立足国内,结合我国广电机构的事业单位性质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广电公共服务之路。于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频道”概念呼之欲出。自1998年福建电视台在全国第一个开设公共频道之后,1999年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办公共频道的文件,要求“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从中空出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和专题节目”[11]3-4。

3.2001—2010年成长完善期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呈现集团化、民生化、数字化趋向。2000年,伴随着我国第一家省级广电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成立,山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地的省级广播影视集团纷纷成立。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既有利于节约成本、整合资源,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也有利于推出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次、多功能的传媒产品来满足受众需求。在节目内容方面,2002年《南京零距离》栏目的开播,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潮。民生类节目的盛行使电视进一步呈现出宣传与告知、导向与监督、沟通与服务的多元功能。在数字化方面,2001年11月,国家发改委确立了以有线数字电视作为今后广播电视发展的切入点。2003年,随着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召开,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的进程正式启动,我国的广播电视加快了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步伐。在这一时期,关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也达到一个高潮。

在Citespace绘制的时区图中我们看到,进入2000年以后,“村村通”“西新工程”“无线覆盖”“国家广电总局”“公共服务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关键词成为热议的话题。这些热词的流行,反映该时期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政策推动的外生动力大于学术驱动的内生动力。自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以来,与“村村通”相关研究的能量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被极大地释放出来。2006年以后,随着加强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作全面展开,关于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的文章也日益增多;第二个特点是业务交流性质的文章远远胜过理论探讨类文章。“村村通”“西新工程”等项目本身就是实践导向的,因此许多基层广电机构的业界人士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主力,纷纷围绕各地广电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经验、问题等进行思考。与此同时,学界为数不多的理论思辨文章被湮没在经验探讨的汪洋大海之中。

4.2011—2018年成熟提升期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媒介融合”成为广播电视发展中的关键词。一方面,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业态,广播电视学界和业界在传播理念、节目形态、技术应用等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另一方面,面对真人秀侵犯隐私、大规模引进海外版权、娱乐化低俗化成风等新现象、新问题,政府管理部门也在不断出台“限娱令”“一剧两星”“加强版限娱令”等规定,在引导广播电视规范发展的同时,也保障着受众享有更好的信息服务权利。这一时期关于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研究也呈现出新亮点。在Citespace绘制的时区图中我们看到,2011年以来,“数字电视”“互动”“媒介融合”“互联网+”等词语成为显示度较高的热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带来了冲击,因此回归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成为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的生存策略。一些学界人士指出,广播电视的媒体融合转型应该与其公共服务功能相链接,以媒体融合为方向,以公共服务为目标[12]5-7,利用海量数据丰富媒体公共服务的内容,运用云计算等技术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13]211-218,探索一条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三)重要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位研究者都归属于某个研究团体,各个研究机构的发文量体现出不同组织的学术活跃度,也彰显出其在学界的地位。同样,作为学术成果呈现和展示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不仅是传播学术新知、促进学术共同体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培育学术新人、弘扬良好学风的重要阵地。因此,对研究机构和学术期刊的计量分析,也是本文考察的重点之一。

表1 发文量≥5的机构

序号机构名称发文数量1中国传媒大学592广州市普士迪音响科技有限公司283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34国家广电总局235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6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157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58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9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710北京大学611中央电视台外事处5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51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

由表1可以直观看出,本研究中的机构发文量有如下特点。

1.机构发文数量“两极分化”严重,少数机构一枝独秀

如中国传媒大学(包含早年“北京广播学院”的署名)独占鳌头,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远高于其他单位。分析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传媒大学在广播电视领域历史底蕴深厚,师资力量强大,广播电视方向又是其传统的优势特长,此所谓“累积优势”(cumulative advantage)[14]271-279;其二是相对于其他综合性大学而言,中国传媒大学可谓集全校之力专注于新闻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等少数学科。从发表的几十篇论文看,既有以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单独署名的,也有细分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传播研究院、外国语学院、欧洲传媒研究中心、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等二级机构的,因此数个校内单位多点开花形成合力,学术成果自然也颇丰硕,此可谓“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s)[15]969-988。除了中国传媒大学鹤立鸡群外,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新闻传播学排名靠前的国内名校都悉数入围。

2.学界和业界各领风骚,齐头并进

除了传统学术机构外,一些社会组织和企业也进入排行榜。比如发文量排名第二的机构是一家名为“广州市普士迪音响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这家企业主要负责研发公共广播系统、智慧城镇系统、智慧交通系统和智慧教育系统等公共服务设备,该企业的工程师在广播电视信息技术类期刊上发表了若干关于广电公共服务的论文,才致使其机构排名靠前。这项发现也提示我们,在研究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问题时,除了从社会科学视角对相关理论和业务进行梳理外,还要重视公共服务体系平台搭建中的信息与通讯工程问题。除此之外,作为管理者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成为该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些发文机构中,既有“国家广电总局”的单独署名,也有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广播电视规划院、办公厅、科学研究院等二级机构的署名,细数广电总局的相关文章,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关于“村村通”“户户通”等业务层面的交流。

3.出现了以单一学者/团体代表整个院校的独当一面场景

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的5篇文章均由李继东一人贡献,而当其变更工作单位入职中国传媒大学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便在该领域沉寂下来。又如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7篇文章主要由王哲平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包揽。而当其团队负责人研究转向之后,其机构的相关发文量也陷入停滞状态。由于本研究聚焦的主题属于相对细分领域,在一些综合型大学中,研究某一细分领域的学者人数相对有限,因此才出现整个机构“一家独大”局面。

(四)“共被引”期刊分布情况

为了探究学术期刊影响力,本研究选取了“期刊共被引”指标来考察。“期刊共被引”是指当N种(N ≥2)期刊的论文被其他期刊同时引证时,则称这N种期刊具有“共被引”关系[4]409。值得一提的是,“期刊共被引”并不等于“期刊高被引”[5]121-136,期刊共被引反映的是n种期刊之间在某种专业上的联系。如果共被引频次越高,说明这种专业关系比较密切[6]394-399。在本研究中,由于中国知网数据库只提供了“题名”“作者”“机构”“关键词”的文献导出数据,因此对于重要期刊的识别只能借助“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而由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文献收录时间起于1998年,之前的大量文献难以纳入考察范围,因此本部分的研究只能作为参考。

表2 共被引≥2的期刊

序号期刊名称被引频次1新闻学研究(台)62现代传播43视听界24声屏世界25南方电视学刊26Journalof media economics27传媒透视(香港)28新闻大学29世界广播电视参考210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11媒介研究212国际新闻界213新闻记者2

由表2可知,本研究中共被引期刊方面具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海外期刊与大陆期刊并存。出人意料的是,台湾的《新闻学研究》竟然成为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这或许是源于该期刊刊登了多篇探讨台湾公广电视的文章,其中2008年第7期《新闻学研究》中的《公共广电问责体系初探:以台湾公广集团公共价值评量指针建构为例》就是一例典型被引。此外,由罗伯特.皮卡德于1988年创办的SSCI期刊《传媒经济学刊》和香港的《传媒透视》也成为另外两本被引用的海外期刊。其二是核心期刊与普通刊物并存。在上榜的核心期刊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老牌核心期刊悉数上榜,而《新闻与传播研究》未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该刊文章质量上乘,每期刊载的文章不超过10篇,被引的总体几率少于其他期刊;另一方面是该刊刊登的关于广播电视方向的文章相对较少,而本研究主题是广电方向的进一步细分,被引的概率自然就大大降低。除了几本核心期刊以外,入围的普刊基本上都是广播电视专业类期刊,比如江苏广电总台主办的《视听界》,江西广电协会主办的《声屏世界》、广东的《南方电视学刊》等。

(五)主要作者分布情况

每个学科和领域都有一批研究主力,他们或是该领域的领军人物,独当一面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或是青出于蓝的后起之秀,后来居上为学科发展增添活力。而体现作者实力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其公开发表的成果。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统计了广电公共领域主要作者的期刊发文量情况,见表3。通过对本领域发文量较高的研究者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特点。

1.业界人士发文量远大于学界

比如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钟恭良是研究公共广播系统的工程师,而像王齐祥、黄汉贵、曾维坚、田备等研究者都是广电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纯粹的学界研究者在发文量上并无明显优势。

2.非广电方向的研究者占据一席之地

在27位作者中,有一些作者本身不是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者,比如马军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韩东林为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此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李书藏是研究外新史和国际传播方向的研究者,撰写了若干篇西方公共电视的论文,因此得以入围。

3.“高产”不一定“质优”

对照上文分析的15篇高被引论文发现,发文量靠前的众多作者中,其论文的被引率并不高。相反,前文分析过的高被引论文作者,除了郭镇之外,其他研究者均未进入高发文量榜单。典型的如在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上,陆地教授有三篇文章榜上有名,但其总发文量却并非排名靠前。

4.高产作者的加入存在明显“项目驱动效应”

在这些作者中,石长顺教授主持过“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军教授主持了名为“内蒙古广电网络公司传输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安徽大学韩东林教授主持了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支持研究”。

表3 发文频次≥4的作者

序号作者频次序号作者频次1钟恭良1915石长顺52杨明品916曾维坚53王哲平717冯建三44郭镇之618曾光45肖叶飞619阚玉娜46李书藏620黄艾47李江玲621王丽雅48王齐祥 522张海涛49姜红(央视)523马军410李继东524刘新传411陈化南525田备412侯红霞526韩东林413黄汉贵527薛伟414洪枚528宋芳4

四、反思与展望

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基本概貌。通过对研究热点、研究机构、研究学人等基本特征项的分析,一方面我们需要对过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另一方面则需要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问题与不足

1.偏好追逐热点,缺乏持续深耕

研究发现,广电公共服务研究场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盲目追逐热点现象。典型的如2011年重庆卫视的改版陡增了若干关于公共电视/公益电视的研究论文。一些研究者放弃了对学术问题的独立思考,失去了沉潜之心,不顾自身学术基础而急功近利地去盲目跟风,甚至许多年轻硕士也以此为选题展开论证,催生了若干过眼云烟般的结论;另一方面,在作者发文量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发文量高的作者并非被引量最高的作者,这也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许多研究者“重量轻质”,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然而其质量成色却经不起时间检验;二是一些曾经发表过高质量文章的研究者,在某一领域短暂驻足后便匆匆转向,学术研究的持续性不强,前期的优质资源白白浪费,委实遗憾。

2.业务导向明显,学理基础薄弱

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学术研究视域,一个绝对绕不开的议题就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然而揆诸现实,我们发现关于该项目的研究几乎都是经验总结性质的业务交流,很少有从学理层面的深度探讨。许多业界从业者出于职称、奖项评定考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有感而发写出一些文章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这类研究过多过滥,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许多文章篇幅短小、主题零散、言不及义,白白浪费了学术发表的资源。这些文章无论是选题、理论方法还是研究结论均无实质性贡献,而一些期刊把关不严,为了利益频频刊登这些感想性文章,对后来者造成一定程度误导。

3.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范式陈旧

在广电公共服务研究议题上,多数文章缺乏科学的研究设计,自然也谈不上规范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来自业界的论文都是蜻蜓点水般的经验感想,完全没有上升至学理高度。而来自学界的研究中,思辨性质的文章也占据很大一部分,实证研究处于“积贫积弱”状态。在学位论文方面,只有少数硕博士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内容分析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究,但质性研究方法严重不足。由于缺乏经验材料支撑,这些结论既缺乏深度,也很难说具有外推性。方法的缺失极大制约了当前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未来研究展望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广电传媒实践的变革,学术交流的频繁带来学科互动的扩大,这些积极要素为广电公共服务研究打开了新视野,注入了新活力,研究认为,未来广电公共服务的研究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1.加强学术交流,深化跨界合作

从知识创新角度来看,机构和学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是激发智慧火花、开拓新思路的捷径。然而揆诸现实:一方面,广电公共服务领域的研究呈现单兵作战和各自为阵的局面,往往表现出同一机构内部的师生合作为主,合作规模小且不稳定;另一方面,从学科交叉角度来看,新闻传播学研究者也是形单影只地在这条道路上踽踽独行,始终缺乏跨领域合作。因此,在知识爆炸和跨学科交融的发展态势下,未来研究应该重视拓展研究的领域边界,进行跨部门交叉研究。研究者们通过增加合作者之间的异质性,以促进不同背景学科的优势互补。

2.搭建刊载平台,强化研究质量

单从知识增长的总量来看,关于广电公共服务的研究不可谓不多,然而细致检视这些成果,我们发现,在本研究收集的911篇期刊论文中,CSSCI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不到三成,而这其中还包括大量介绍西方公共电视的文章。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文章都发表在普通刊物上。从核心期刊收录成果来看,这些文章发表的时间和刊物都很不稳定,除了2008年第1期《现代传播》发表了一组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成果,2008年第5期《视听纵横》发表了一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专论以外,很少有核心期刊辟出专栏来对此问题进行专题探究。如果一个领域的研究缺乏稳定的学术输出阵地,将会导致该领域的研究缺乏集群效应。因此,未来研究中,广播电视类专业期刊可以定期开辟相关专栏,围绕广电公共服务领域的新现象、新情况、新问题展开交流,促进该领域研究的与时俱进。

3.重视理论积累,倡导多元方法

从本文的研究发现来看,既往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理论缺失、方法匮乏的状况,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研究者们对该议题的理论资源挖掘不够。从跨学科视角来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议题本身处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譬如对“公共产品”的研究是福利经济学的经典话题,对“公共性”的讨论则属于政治哲学的范畴,而对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探讨是公共管理学科的专长[20]99-115。由此可见,该议题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议题,而且研究方法也具多样特征。譬如可以运用管理学中的德尔菲法制定广电公共服务的评估体系,运用“平衡记分卡”法对广电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估,运用数据包络法对广电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等。我们相信,随着知识更新频率加快和学科互动日益频繁,广电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将会越来越多元融通。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