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芬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239-01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愈加丰富,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也随之升高,除了要吃得饱、吃得好外,还要吃得健康,尤其是对于手术病人来说,更需要在术后及时补充营养。往往医生在病人手术前后也会叮嘱病人家属强化营养,而这里的“营养”与病人及其家属所想的并不一样。家属当然希望吃一两样食物病人就能马上康复。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营养可能值得就是各种保健品、美味佳肴,包括各种补汤等。所以,更多时候我们总能在病房看到每个床位前几乎都有家属为病人们准备的各种鸡汤、鱼汤等营养补汤。
但是,这样真的能够为病人补充营养吗?
这些补品可以为病人补充营养,但这些营养还不够全面,还往往达不到临床所说的“營养”。尤其是如果只补充一种营养,反而会导致反效果,致使病人无法摄入其他营养物质。
那么,到底什么是“营养”呢?我们的身体到底需要哪些营养呢?手术病人应补充哪些营养呢?
1 营养
是指机体自外界摄入的食物,经体内消化、吸收、代谢后,可参与组织器官形成,或增强生理功能及体力的必须的生物学过程。
2 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经外界环境摄入物质,以维持机体繁殖、生长、发育及生存等所有生命活动及过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等为人体所需的的营养素。
3 必需营养素
必需营养素是指无法在体内合成的,必须从食物内获取的营养素,人体所需营养素共有40多种,包括氨基酸9种、脂肪酸2种、常量元素7种、微量元素8种、维生素14种。
4 营养均衡
在进行饮食时,人们经合理膳食获得全面而均衡的营养,以维持身体生理功能、成长发育、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一般来说,营养均衡是指每日摄入足够主食、肉、蛋、奶、豆类、果蔬及水等。因此,通常医生所说的补充营养指的就是补充营养素,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且应适量、适度,不多了未必能起到效果,且不缺的也就无需大补。
那么,术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呢?
对于手术病人来说,最常出现且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临床经确诊的围手术期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病率已达40-60%。一旦手术病人出现营养不良情况,除了直接影响病人体制外,还可导致病人无法耐受手术或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导致伤口愈合效果较差,甚至增加病人感染率及死亡率。
因此,对于病人来说,应在术前术后先评定营养,并按照病人自身营养情况来进行恰当的营养治疗,以改善营养不良情况,促进患者恢复。
那么,手术病人要如何补充营养呢?
对于手术病人来说,不管手术大小如何,都会损耗自身热能,因此病人应及时增加热能供给。此外,蛋白质是修复、更新创口组织的原料,因此,应给予手术病人术后高热量、高蛋白质食物。《成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指南》特别指出,手术病人特别是手术创口大的病人应确保每日摄取1.5-2.0g/kg体重的蛋白质,才能有效维持体内营养均衡。
所以,对于手术病人来说,应特别在术前多食用奶类、瘦肉、蛋类、鱼虾、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是通过行全营养素补充剂来为身体储备足够营养,进而以最佳的身体状态来进行手术。
对于术后胃肠功能较差的病人来说,在从流食逐渐过渡至普食,流食可食用米汤、少油鸡汤、果汁,在过渡至米糊、牛奶、豆浆、蛋羹等流食,在过渡至面条、肉末等,再过渡至普食,且应坚持少食多餐。
若病人无法经口进食,应及时通过注射氨基酸或行蛋白质粉、高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来补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