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综合影像诊断进展

2019-09-24 02:14韦仁健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影像学结节肺癌

韦仁健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254-02

1 肺癌的综合影像检查现状以及研究进展

肺癌与吸烟始终是男性日常生活的讨论重点,虽然肺炎不像其他恶性中立于疾病那么显眼,但是其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觑,尤其是近年来肺癌患病率以及死亡率都排列在恶性肿瘤的首位上,且近年来呈现递增趋势,而影像学是临床中诊断肺癌的主要措施,特别是对于原发性肺癌诊断和疗效监测是黄金标准,恶性肿瘤的肺癌影像学检查是肺癌诊断以及个性化表述肿瘤特征以及分期、支气管的解剖学信息的依据,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加分别丰富的信息,从而达到治疗诊断的高效性。因此,从本质上将,肺癌进行综合影像诊断的目的,是为了监测疾病发展、治疗效果以及获取治疗诊断信息,影像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现阶段可以应用于临床肺癌诊断成像的方法日益增加,影像设备的完善所获取的信息也更加全面。现如今可用于肺癌诊断的方法有胸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这些影像学技术和方法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率先提示肺部有异常信息,而核磁共振成像则是能够评估肿瘤是否侵蚀胸壁和纵膈等,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则是展示了肺癌分期的精确诊断并可以提供肺癌治疗后的代谢信息,应用综合影像进行肺癌诊断和疗效判定是不二的选择,且现阶段在实际应用中效果比较突出的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对肺癌放射学诊断,分期以及疗效监测有关键性作用,有利于构建个体化的肿瘤特征、分期以及血管的解剖学信息,并制定整个治疗计划框架,还可以对预后进行预测和判断。此外,除却一般的影像学以外,还有蛋白组学以及基因组学的发展下出现的分子影像学,分子影像能够对疾病有着特殊的作用,依据"精准医疗计划"的内容和做法,在疾病个体化治疗中,癌症将会走向分之靶向治疗,分子影像则会在今后发展中成为影像学的主导力量,为今后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前进方向,实现分子领域肺癌研究转变为临床治疗,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肺癌治疗效果。首先是肺癌的影像学检测和筛查,胸部X线是以往临床的筛选方式,主要是利用发射学原理对肿瘤和正常解剖结构进行筛选,肋骨以及肺门还有血管等,且在早期诊断中会出现很多的假阳性率,CT可以解决肿瘤与正常解剖组织位置重合的问题,所以其剪出肺癌率明显高于X线,CT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高已经发生了变化,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的应用基本上排除了运动伪影和容积效应,并且可以利用软件包对肿瘤体积进行计算,比对以往的手动测试,其重复性和准确性都有所提升,这一点在多次CT扫描患者以及随访、比较治疗中已经展现出来了。

2 肺癌的综合影像诊断的判断标准以及诊断效果

考虑到早期以及局限性肺癌五年生存率要高于晚期肺癌,且仅有15%左右的患者能在I期诊断出肺癌,目前临床正在积极寻找能够在I期筛选出肺癌的方法,对于之前胸部X线对肺癌筛选的结果不怎么令人满意,因此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每年对高危人群进行一次低剂量胸部CT筛查,从而获取得到了比以往X线更加精准的检查结果,筛选出了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肺癌患者生存率和手术治愈率70%。依据临床肺癌筛选研究结果来看,X线以及低剂量CT进行筛选,有60%肺癌患者都可以在I期中展出,且其中40%由CT检查出来,另外的20%会被x线检出。因此,CT在肺癌早期筛选与检出得到了越来越普遍,但是也会有一定的放辐射以及高假阳性率问题,按照Kobayashi的研究显示,有60%的高危患者中实施低剂量CT筛选可以降低死亡率,假阳性率为20%,仅有1%的患者会因为做CT检查导致肺癌病情加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X光片辐射加重了癌变细胞的转变,CT检查的风险就在于此。就肺癌综合影像诊断现状来看,X线以及CT检查都能够发现肺部病变,但是CT检查的精准度高于X线,但两者都不需要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这样就能有效规避组织活检相关并发症以及潜在病变情况。在肺结节检查中,ct检查以及X线检查,都需要针对结节特征开展,肺癌的结节特征为边界模糊还有很还毛刺征等,且可通过结节增长速度确定是良性还会恶性肺肿瘤,原发性肺癌和良性肺结节等中,原发性肺癌增长速度更快会30~360天内倍增,这就是怀疑肺癌的依旧,要是肺结节在24个月内保持稳定,则就是良性解决。依据最新的CT评价肺癌新技术包括结节定量分析和结节关注分析还有双源能谱CT应用,可以采用半自动或者是自动分割工具进行结节体积评估,并对结节稳定以及连续性展开评价,然后依据结节增长率则是有利于判断肿瘤体积变化。

3 临床常见得肺癌诊断方法和操作概述

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为X线检查、磁共振(MRI)以及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X线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肺癌手段,对于中心型肺癌诊断而言,采用X线的检查表现,能够在早期就可以诊断出是否有潜在病变或者是病灶部位,若是出现了支气管癌肿胀的情况或者是肺组织出现了感染和受累现象,就应该在诊断中向肺癌疾病靠拢。CT扫描是利用薄层斷面进行病变部位区分,通过成像将病变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区分开,无论是操作还是价格都比较突出,较高的性价比使得其广泛地应用在临床肺癌检验中,并有利于判断纵隔淋巴结转移,为不安着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技术,并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磁共振(MRI)对于纵膈而言,具有较强的区分作用,可以针对肺门血管以及淋巴结的成像情况,判断肿瘤的累及范围以及血管的实际分布情况,只是核磁共振的操作以及分辨率不及CT影响,价格也比较高,临床使用范围有限,因此常用于肺部疾病诊断的是CT和X线,核磁共振基本上很少用于检查肺部。此外,为了详细而又全面的查出患者的实际病情,还可以采用PET的肺结节的前瞻性研究,鉴别肺结节良恶性的精准度,获取肺癌组织细胞的代谢信息。得了肺癌要积极的治疗,治疗肺癌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目前最先进的放疗方式是射波刀,射波刀治疗肺癌无痛无创、效果好、副作用小,可有效的提高疗效。

猜你喜欢
影像学结节肺癌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查出肺结节,先别慌
有甲状腺结节 别做三件事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了解这些,自己读懂甲状腺B超报告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甲状腺结节能 自己消失吗?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