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康复宜早不宜迟

2019-09-24 02:14张颖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活动度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张颖

【中图分类号】R8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9-216-02

1 临床案例

临床资料中有一位王阿姨,一次不小心,王阿姨从椅子上跌下,膝盖着地,导致出现髌骨骨折。王阿姨的家人将其送入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所以王阿姨很快就出了院。出了院的王阿姨修养了3个月后,也过上了“葛优瘫”的生活,但慢慢的,王阿姨发现自己的膝关节无法弯曲,很僵硬,导致李阿姨无法正常上下楼,走路的步态也出现了异常,甚至无法下蹲,上厕所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对她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2 手术虽然做了,但是还存在功能障碍呢!

轻度的关节损伤、骨损伤,在经过临床的治疗后,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无需康复治疗的介入,但是较为严重的关节损伤与骨损伤,则需采取手术进行治疗,而术后则容易导致关节出现功能障碍,导致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伤口感染、组织缺损、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疤痕黏连以及关节僵硬等等。在术后如果采取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避免上述的大部分并发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外科比较注重于手术治疗,对于出院后患者的康复指导并无过多关注,所有很多患者都是出院后,由于自身康复意识低,缺乏专业的康复指导训练,导致出现功能障碍。临床上,许多患者经常会问,“为什么手术很成功,但我的生活依然受到较大的影响?”那是因为,除了手术,在术前以及术后并无过多的康复治疗介入。

3 伤筋动骨100天可不是“葛优瘫”100天

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其实,是指在正常的情况下,成人的骨折愈合时间需要100天。许多病人在骨科疾病发生后选择制动损伤部位,时间长达3个月左右。如果在手术后选择“葛优瘫”,制动患侧下肢,那就会出现王阿姨所遇到的情况,受损关节虽会愈合,但却丧失了功能。简单点说,就是,虽然髌骨骨折愈合了,但是膝盖僵硬了,无法弯曲了。虽然手指的肌腱修复了,但是却无法握住筷子了。

在临床上,有很多王阿姨一样的患者,在术后未得到及时、有效、正确的康复治疗以及指导,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以及活动受限等。根据王阿姨的情况,医生表示,康复训练需尽早开始。在术后急性期,也就是一周至四周的时间内,要先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比如:物理因子治疗,管理肿胀、控制疼痛,通过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来尽可能的维持膝关节被活动度,采用肌力训练来改善肌肉的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渡至亚急性期,也就是五周至八周后,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手术的部位无明显的疼痛与感染,关节的活动度无明显的丧失,那么此阶段的康复训练需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加强改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并开始进行步行训练。经过上述2个月的训练后,在第九周至十二周时,应将训练的重点放在增强下肢肌肉的耐力与协调训练上,逐渐增加活动量,直到可以满足个人的生活需求以及运动需求。

4 康復训练应尽早

骨关节损伤后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协调制动与运动间的矛盾,还可有效帮助骨折和损伤的肌腱韧带等软组织进行愈合,减少或预防关节僵硬、组织黏连等并发症,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骨科康复治疗通常采取功能训练、运动疗法预计各种物理因子(光、电、声、水、磁、冷热等)进行治疗。而物理因子在骨科的治疗作用可分为5类:抗炎消肿(超短波、紫外线、短波、磁疗),促进组织再生(音频、红外线等),抗肌肉萎缩(干扰电、功能性电刺激等),解痉镇痛(蜡疗、微波、短波等),促进疤痕软化(音频电疗、超声波等)。

骨科疾病术后康复训练的方式多样化,如: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以及牵伸放松训练等。在术后,尽早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缩短术后手术部位的疼痛时间,改善关节的肿胀,帮助骨科术后患者尽早康复。

猜你喜欢
活动度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推拿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活动度与镇痛效果分析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同下肢体位对患肢康复的影响
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稳定性、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