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玉棠 李博 程亚婷
【摘 要】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这种飞跃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学说的超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需要在坚持中国主体性前提下,不断完善创新,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贡献
一、绪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进程的必然结果。我国的快速成长,完全基于指导思想的正确选择。在实践的检验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确认其科学性,因此,在未来阶段中,需进一步将其科学理论融入中国的发展。在新时代,习近平思想的指导价值承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的场合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的讲话,这一系列的讲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厘清了道路,建国初期,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相结合,十八大以来,经过党的领导集体的努力和各个学者的专业研究,至十九大以来,形成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新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化思想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多年来,为中国建设事业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起于西方,其所包含的知识理论体系并非都适用于中国。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便采取精化理论体系的方式,应用其中与中国国情和发展方向相符的指导思想。这一选择和中国化融合的过程,便称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指导型理论,虽然其可为政党提供前行方向,时代、国别要求其适应当地的发展。也就是说,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民族化。尤其中国国情与发展方略相对特殊,保持“中国实际”就是我黨多年来坚持的根本目标。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形态和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具有特殊性,因此,选择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国家作为核心,重视国家的发展实际,联系党和社会的基本形式。因此,在这一必然目标下,马克思主义逐渐实现了与中国实际发展状态的吻合,形成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融合过程基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国内外形式的判断,判断国家的基本形态,需以国内外两个视角为主。中国的历史特殊,除了要考虑当前的发展目标,在国际领域中占领核心竞争地位外,还需通过发展和提升竞争力来实现伟大复兴。因此,中国的发展方向基本确定,且不会在未来阶段中出现一些规模较大的变化。领导者在完成对中国的全方位判断后,便会发展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发展目标。第二阶段,判断时代的发展形式,“中国实际”不变,但时代发展状态却会变动,且在面对时代变动时,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发展对应视角全部相同。在时代变动特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便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即来自于中国内部成长需要和世界角度审视等方面的挑战。
四、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一)传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一直以来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而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也传承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思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多次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更是文化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没有经过社会化人不是真正意义上人,人只有融入到社会中去才能发挥其作为人而存在的意义。而文化正是人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去的过程和活动的产物,正是有了人的活动,才有了人类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此,习总书记把人民的福祉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小康的幸福日子,是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更是一个国家对其人民的承诺。“精准扶贫”正是这次战略的重中之重。同时在扶贫过程中也涌现了“扶贫精神”,这些“精神”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生产者,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同时,人民还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当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时,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人民群众则革命出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推动社会的变革,为历史的前进扫清障碍。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为指导理论,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革命时期的“群众路线”到改革以后的“三个代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无不表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逐渐中国化的过程。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人民的利益,“人民的中国梦,一定是靠人民去完成”,习总书记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群众才是英雄,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与人民共进退,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早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就已经与我国传统文化有了交流融合,马克思主义注重“革命性”,而传统文化注重人民的休养生息,保民即是安国,而当统治阶级不是为了人民服务而成为剥削人民的机器时,人民就有权力起来推翻它,这一点上无疑与马克思主义达成了共识。把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得到了很好证明,即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经验正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化中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注释和证明。简言之则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载体”,而传统文化为“效用”。正如习总书记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样,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主体”,“主体”必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根和血脉。
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文明发展积淀而成的,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库,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其中不乏有文化糟粕,而习总书记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而抛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2]陈浩,鞠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4).
[3]罗建文.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哲学思想[J].毛泽东研究,2015(6).
[4]韩亚光.习近平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