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笑晗
摘要: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华大地上爆发,直接催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五四精神推动人们不断追求民主进步,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接受民主科学等新思想的洗礼。这种伟大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青年知识分子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在今天的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时代的青年们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關键词:五四运动 弘扬五四精神 新青年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226-02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
11919年5月4日,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们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一场示威游行以抗议中国政府在合约上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久,这场示威游行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影响,各地发起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等形式的抗议。同时,在这场思想革命运动中迸发出来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词为核心的精神,在五四运动过程中所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指导性作用。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它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是中国五千多年来一代代人奋力拼搏、用自己的英勇壮举诠释出来的伟大情怀。
清末时期,中国人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追求“富国强兵”这一片面的目标,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毫无觉察。直到1895年中国战败给日本后,中国人才恍然醒悟,只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才能挽救中国,并提出了“救国”之口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几点要求全都被帝国主义国家拒绝的消息传出来后,中国人民彻底意识到拯救中国在世界上的屈从地位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了。
在1919年5月4日,北京几千名学生在游行时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爱国主义运动迅速蔓延至全国范围,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强烈迸发,表现出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2.进步精神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进步青年学生为主力开展的运动,他们追求理想、进步,他们以引领全国人民破除旧思想、学习新文化为己任,进行一系列救国救民之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热爱并认真学习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如此,先进的青年们纷纷创建刊物,在刊物上发表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文章,将进步思想传播到各地。
五四精神中的进步精神还包括革新的思想,它具体表现为鼓励人们个性解放,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李大钊曾在《新青年》上发表关于革新的文章,以此来鼓励青年们勇于冲破封建之思想;还有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陈独秀,他反对封建、提倡革新,并且极度讽刺愚昧、盲目的偶像崇拜思想。正是这些革命领袖人物们把革新和创造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中国人才开始学会用进步的眼光认识世界,不断推动人与社会向前发展。
3.民主精神
民主精神是五四运动中反封建传统的一杆大旗,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五四运动中的青年知识分子曾把西方的民主思想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建立出一套新的社会价值观体系,以此来促进中国社会封建思想向现代化转变。
在五四运动进行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有了进一步觉悟,开始追求民主社会。人们最初从各刊物中汲取有关民主的新思想,如李大钊曾在评论时代的发展方向时说:“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2]显而易见,这些进步言论体现出当时中国人迫切地想要改变落后社会制度的心情。五四运动的领袖们对当时社会的评判,足以让当时的人民认识到民主的重要,追求民主的精神已深入人心。
4.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在五四运动中是反帝反封建的一面旗帜,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精神。民主与科学相辅相成,陈独秀曾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讲出人们倡导科学的决心,并且说明了我们救国是双管齐下的,即既要民主,又要科学。
显而易见,五四运动还是一场批判封建文化,提倡科学民主新思想的创新运动。五四青年对民主和科学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一步的重要力量,他们在不断把握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规律中截断中国旧社会的落后文化和腐败制度,充分发扬五四精神。直到今天,我们认为坚持弘扬五四精神,不仅是对优秀史实的纪念,而且对现代青年人的自身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弘扬五四精神的意义
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五四精神已经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长路,五四精神所具有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积极作用。如今,弘扬五四精神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一代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五四运动曾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重大贡献。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并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依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然而,在面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上,我国还存在无政府主义思潮与封建传统的问题。对于封建传统这个问题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遵循的是一种只讲君主的治国模式,所以人民期待的是一种真正讲民主的社会,而真正提出民主思想这个观点就是在五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民主思潮开始萌发;在现阶段,我国虽发展形成了社会民主,但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另一个问题是无政府主义思潮,所谓无政府主义就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没有统治者的存在,这种发展模式把社会民主推向另一个极端发展状态中。所以,在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避免混淆发展社会民主的问题,坚持党的领导。
2.有利于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科学精神不只是指一种观点上、思维上的科学,更多的是破除封建、蒙昧的思想。五四运动中,青年们率先引领全国人民破除旧思想,学习新知识。这一时期,科学之法则在中国境内广受重视,人们的行动皆以科学理性作为指导。
科学精神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革命时期,毛泽东率先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科学道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科学才是硬道理”等,都是在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下,紧紧围绕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现在我国从新时期跃进了新时代,中国现在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这一任务还需青年一代努力发挥不怕艰苦的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弘扬科学精神不仅是永葆国家繁荣富强的源泉,更是促进青年一辈成长的一味良剂。
3.有利于强化爱国价值观,增加国民国家认同感
爱国是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的优秀传统,弘扬爱国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群众间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3]
在现代的爱国教育过程中,多数人易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因此,我们弘扬爱国精神不仅有助于让新时代的青年人充分了解五四运动,学习五四青年们的英勇精神,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增强群众间的凝聚力。
三、新时代青年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要发展,首先青年就要发展。在纪念五四运动百年之际,新时代的青年人弘扬五四精神,对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远大的理想,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1.政治要强,坚定爱国信念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党带领全国人民奋力抵抗外来侵略,为中国人民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历史上的青年勇士們用自己鲜活的事迹鼓舞后辈,鼓励青年将个人信念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相融合,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今,在网络四通八达的时代,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接触到不同地域的文化,网络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容易使青年们接触到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想。因此,青年们在接触外来文化时要注意明辨是非、保持政治清醒,对外来文化加以甄别后接受。新时代的青年要自觉地承担起推进社会发展的任务,成为爱国精神的弘扬者。
2.视野要广,不断追求进步
打铁还需自身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青年们仍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本领。五四运动中,青年知识分子们为了挽救中国,他们所做的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将自己学到的新思想、新观念传递给人民群众,鼓励人们学习和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凝练出具有进步意义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青年人提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中流砥柱的新时代青年人,必须勤奋学习,努力研究出科学发展新领域,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青年的使命和任务还异常艰巨,还需继续学习进步。
3.思维要新,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青年一代敢于在技术创新中担当重任。回想五四运动,五四青年人在发现国家内忧外患的问题后,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必要时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来解决中国问题。要时刻谨记五四精神带来的对革新思想的启发。新时代青年人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勇气,通过发掘自身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四、结语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五四运动虽然已经过去百年,但五四先驱们给我们留下的五四精神历久弥新。五四运动是改变国家命运的运动,五四精神更是永不过时的宝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坚信在新时代青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必将赢得更大的荣耀。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70-1471.
[2]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3.
[3]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