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青岛山

2019-09-24 18:30许晨
湖南文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炮台青岛

许晨

常听人讲,海滨城市青岛有座炮台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远东唯一战场的遗址。其实,此山本来叫做青島山,因早年山下有个青岛村而得名。后来几经变迁,潮涨潮落,这里成为具有“黄海明珠”“东方瑞士”之称的青岛市,山名得以延续下来。

为何又称炮台山呢?说来话长,除了南坡北岭矗立着几门一个世纪前的铸铁大炮之外,还在于此地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林林总总,发生了诸多家国兴衰、悲欢离合的陈年往事。

二〇一九年四月里,一个春光明媚、日丽风和的日子,我登上了这座不平凡的小山。说它小,是真的小,南北长约六百四十米,东西宽约三百一十米,面积三百三十亩左右,海拔只有一百二十八点五米,与那些昂然耸立的高山大岭不可同日而语,甚而不如某些地标性的摩天大楼高,充其量只是一块平野中的高地。

然而,山小,却不可小看它。清末年间胶澳建置(青岛前身),始称“凤台岭”“京山”,当地渔民则根据村名叫它“青岛山”;德国利用“巨野教案”强租青岛,以其“铁血首相”之名命名“俾斯麦山”;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日本乘机侵占,企图永据改称“万年山”;直到经过中国军民不断抗争,民国政府正式收回青岛才重新称为“青岛山”。瞧,一个山名的变更,书写着怎样的风云变幻啊!

站在山顶上,迎着“吹面不寒杨柳风”,大半个美丽的海滨名城尽收眼底:远望波光粼粼的黄海,岛屿青翠,轮船往来;近观红瓦覆顶,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派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景象。难怪清末“戊戌变法”的领导人之一康有为晚年定居青岛,发出了“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不寒不暑、可舟可车,中国第一”的感叹。

由此可见,青岛山的位置十分重要——位于新老市区中心,背山面海,俯瞰岛城,当年的总督府、兵营、栈桥、闹市、入海口一览无余,既是一处最佳观景平台,又是扼守海防的战略要地。此时此地,我的心潮如海水般起伏不平。

前不久,新闻报道说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了,里边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并且与炮台山遗址联成一体,合称为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互为补充印证,这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屈指一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及由此引发的“巴黎和会”风波、“五四运动”爆发整整一百周年了,我立时拿定主意:走!到当年“一战”远东唯一的战场去看一看、想一想……

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炮台山,二是博物馆,一上一下。远远望去,这座博物馆整体造型别具一格,宛如一只洁白的和平鸽,高昂的鸽子头部悬挂着一口硕大的警钟,寓意着人们渴望和平,不能忘记战争带来的灾难。

博物馆刚刚开馆,一切尚在调试之中,游人还不太多。整个展览是以“还我青岛——一座城市的磨难与抗争”为主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硕大而醒目的紫红色环形浮雕:海浪、火焰、城门、愤怒的民众……这与陈列主题紧密吻合,生动形象呈现出发生在青岛乃至牵动全国的历史篇章。

展览分为“德占青岛”、“日德战争”、“苦难归程”三大部分,我沿着扶梯一级级走下去,进入了一个个史料单元。一排排灯光辉映的展台,一幅幅镶嵌着照片或图表的展板,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模拟雕塑,还有现代化的声、光、电情景再现和影视资料,参观者时而驻足,时而缓行,宛如一步步走进了风起云涌的时光隧道……

事实上,青岛被德国侵占的导火索不在青岛,而是点燃于离此数百里之遥的“巨野教案”。

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东方古国的大门,迫使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签订了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特别是在一八九六年前后,英法美德日等帝国主义者在中国任意划分势力范围,加紧进行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派入众多传教士前来建教堂、念圣经,实则是精神腐蚀和文化渗透(客观上也有正直善良的传教士,做过一些开办医院和发展教育的善事)。清朝官吏畏之如虎,敬若上帝,致使有些人及其教徒肆无忌惮,横行乡里,百姓们民怨沸腾。鲁西南巨野县磨盘张庄的德国神甫薛田资就是一例。

巨野,古称麟州,因古有大野泽而得名,今属牡丹之乡菏泽,百姓尚武,民风强悍。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初七,即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一日夜,天降细雨,十几个手持大刀、红缨枪的汉子翻墙摸进张庄教堂院子,一阵刀光剑影杀死两个洋人。他们以为干掉了薛神甫,迅速离去。殊不知,两个前来借宿的洋人成了蒙冤受屈的替死鬼。薛田资侥幸躲过一场杀身之祸,连夜仓皇逃出,并电告德国驻华大使。

这使早就垂涎中国领土的德国政府找到了借口。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七日,德皇威廉二世命令停泊在吴淞口的远东舰队立刻出兵,占领胶州湾。因了此前看到英国人强占香港,利益甚丰,十分眼红,他们也想打造一个远东基地,看中了黄海之滨的胶东半岛,只是苦于无由出兵,现在机会来了。

此后发生的事情,在展览的第一部分里一一呈现。这年十一月十四日,德军司令棣特利希率领“羚羊号”“威廉号”等军舰,悍然出兵,从栈桥登陆,包围了清总兵衙门和兵营,并向总兵章高元递交了撤军通牒。进而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允许德国租借胶州湾、在山东享有修筑铁路和开采矿产之特权。青岛从此沦为德国殖民地。

一张张显得有些虚幻的历史图片,如同电影中的闪回镜头,铭刻着那令人痛心疾首的一页:清军官兵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偃旗息鼓,垂头丧气,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似丧家之犬。可恨可悲而又可怜的总兵章高元,在德军威逼和清廷默许下,未开一枪一炮,率军一退再退,由前海而四方,由四方而沧口,最后竟退至烟台,将大好领土领海拱手相让。

我时常想:出身于淮军的总兵章高元,曾以勇敢著称,每临阵“视弹子如无物”,绰号“章迂子”,本应守土有责,为何此时此刻没有一点血性呢?古人早就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道他手里的枪炮都是烧火棍吗?就不能喝令手下拼一拼吗?据史料称,德军逼近时,章高元正在打麻将,闻报大惊,发电请示,却得到不可扩大事态的指令。而且,这位章大人早已磨灭了当年的雄心壮志,正好借坡下驴,一走了之。

瞧,清廷末年真是昏腐透顶,头上生疮脚下流脓,烂到底了。整个海岸线“有海无防”,“有炮不响”,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连累得我中华民族泱泱大国备受屈辱,任人宰割。表面上看,“巨野教案”导致丢失了胶州湾,实际上德国人蓄谋已久了,即使没有发生传教士被杀之事,也会有其他的理由出兵。

至此,德国人开始经营青岛,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德皇给起的,实际上是从本地渔村而来,这是一个地道的中国名。也有人说,德国人建设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甚至连下水道都修得极好。诚然,德国政府为青岛建设下了很大本钱,做好了城市规划,修建了美观坚固的楼宇,至今八大关一带仍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但是,他们主观上绝不是为了中国人,而是建设自己的远东重镇,为其奴役与掠夺亚洲人民而服务。

这一点一定要分清,西方列强侵略者的本性没有改变。

我们至今完好保留着德占时期的总督府、迎宾馆、兵营等等,是为了不忘历史,也是尊重和纪念劳动人民的血汗成果。

“轰、轰......”

“嗒嗒嗒......”

隨着一阵阵枪炮震响,我随着参观人流走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哦,这是在投影屏幕上放映的一段原始纪录片的片断,一门门山炮在轰击,一挺挺机关枪在扫射,头戴或尖顶或扁圆钢盔的士兵在老式放映机里,如同机器人一样摇晃着冲锋。

上个世纪初——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的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塞尔维亚被刺。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奥斯曼等同盟国的支持下,向受到英、法、俄、美等协约国保护的塞尔维亚宣战。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按说,一战的交战国和战场主要在欧洲,甚至有时就简称为“欧战”,远东地区的中国离此十万八千里,可以说没什么事!然而且慢,这里有一个“贪心不足蛇呑象”的家伙儿。通过甲午海战获得清政府大量赔款野心膨胀的日本,早就垂涎于地理优越、物产丰富的青岛良港和山东半岛。如今看到战火在欧罗巴熊熊燃烧,德国无暇顾及远东殖民地,便乘虚而入。

一九一四年八月,日本借口“维护远东和平”,以青岛归还中国为名义,正式向德国宣战。就这样,起源于塞尔维亚的战火烧到了远东,映红了中国胶州湾。眼前这些上世纪的军装、枪械,还有炮台、阵地照片,以及还原当年的交战模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逝去一百多年的烽火硝烟。

就在这座博物馆身后山上,矗立着曾经被德军称为“固若金汤”的炮台和掩体工事。他们极为重视居高临下的地形,大兴土木,于山的南北各建一处永久性炮台。并且,开挖山洞建成牢固的地下堡垒工事。

南炮台有克虏伯大炮四门,北炮台有大炮两门及机关炮两门。此外东与太平山炮台,西北与贮水山炮台组成护卫市区的一道屏障。这些炮台堡垒均由德国工程专家设计,驱使中国劳工建造。据知情人揭露,德军为保守军事秘密,竣工后将参与的劳工全部秘密杀害。由此可见,帝国主义本性是何其凶残。不管是西洋鬼子还是东洋鬼子,没有一个好东西。

如此威风凛凛的炮台阵地,却几个回合就让敌人攻克了。原来,狡猾的日军在正面只是虚晃一枪,主力绕到胶东半岛的龙口强行登陆,侵占黄县、掖县、即墨及胶济铁路沿线城镇,向青岛逼近。数日后,英国军队一部也在仰口登陆,组成日英联军向德军堡垒线发起全面攻击。双方炮火十分激烈……

在中国土地上发生了如此之战,中国政府干什么去了呢?说来可笑而又可悲,当时正值袁世凯任大总统的民国时期,表面统一实则各路军阀占山为王,国弱民穷,对东西列强谁也不敢得罪,竟发布一个照会给各国外交使团:保持中立,对在龙口、莱州、胶州及其相邻地区穿行或进行军事行动不担负任何责任……

两个强盗在别人家里打架,并伤及无辜家人,主人却站在一旁“看热闹”,你们打吧!真是颜面扫地令人啼笑皆非。弱国无外交,落后必挨打。日本就这样从德军手中抢占了青岛乃至山东地区。如同走了一只狼,又来了一条蛇,我美丽的家乡啊,同样遭受着铁蹄践踏。

当初为了师出有名,日本人不是说要拿来归还中国吗?实际上,他们早就处心积虑地谋划霸占了。甚而中国放弃了中立,参加协约国一方成为战胜国之后,竟仍然遭受战败国待遇,被西方列强出卖给日本,以至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冲天怒吼!

遥远的“一战”并不遥远。

躯体庞大却国力弱小的中华民国名列“战胜国”之一。

可气可叹的是,一百年前的这个“胜利者”竟如同败将一样任人欺凌,丧权辱国。事件的焦点就定格在我的家乡,我站立的这片土地——山东青岛。

时光列车时而疾驰,时而缓行,来到了整个展览的核心区域:苦难归程。一批触目惊心的史料,包括照片、文件、证章、用具,通过玻璃柜、显示板和声、光、电等种种手段,清晰而沉重地讲述出来。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民国北洋政府是怎样参战并获胜的吧!

一九一四年八月至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本质上属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之争,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大劫难。初期,由于远离战场,交战双方都同意中国的中立立场。但有一个国家却打起了鬼主意,这就是日本,趁火打劫,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

这样一来,就发生了前面所看到的日德之战,我们美丽的青岛乃至胶东半岛陷入了战火之中。其时,国人已洞悉日本企图霸占青岛乃至全山东,便打算借助西方力量,遏制其狼子野心。于是,在一九一七年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向德奥宣战。

虽然中国没有派遣军队出征,但实施“以工代兵”,组成了浩大的中国劳工大军,远涉重洋,打了一场惊心动魄、贡献巨大的别样战争。当时,由于协约国劳动力严重短缺,便将目光投向具有丰富廉价人力资源的中国,招募中国劳工奔赴欧洲战场。

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远东一战的战场主要是在山东半岛上,战后因归还山东主权引起轩然大波,而代表中国前往欧洲的劳工也主要是山东人。当时在威海、青岛等地专门设立有劳工训练营,编号登记,签订合同,而后登上外国轮船,分别从青岛港和威海港起航。他们背井离乡不知将面临什么样的前程,还以为迎来一个新天地呢!

殊不知,这些淳朴勤劳的山东汉子,被投入到号称“绞肉机”的战场上,命运多舛。他们不是军人,从未经过军事训练,但听指挥、能吃苦、不怕死,干起了挖战壕、运伤员、送军火的工作,完全与军队的战勤兵一样。前前后后,总共有十四万人奔赴欧洲,被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其间,数以万计的年轻人牺牲在异国土地上,再也看不到亲爱的家乡和年迈的爹娘了……

哦!我的乡亲,我的前辈啊,就这样以年轻的生命和满腔的热血,书写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一页,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为苦难的中国赢得了应有的尊严,也为战后跻身战胜国之列铺平了道路。看,这块浮雕再现了当年华工景象,旁边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给予华工的高度评价:“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兰西共命运的勇士,他们用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兰西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按说,与协约国一起浴血奋战夺取胜利的中国人,理所应当收回战败国——德国侵占已久的青岛、胶州湾、胶济铁路以及沿线矿山、城镇主权。如果世间真有公理在,任何人对此不得提出异议。然而,那个猖狂且可恶的“邻居”又跳了出来,以所谓“二十一条”为证,以出兵出力为由,竟悍然要求把德国在山东权益全部转让给它!

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日本驻中国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一份文件,称“绝对保密,尽速答复”。其中第一款就是要正式承认他们“接管”山东,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他们不但不交还山东,还想用不平等条约固定下来。真是无耻之尤!

虽经谈判代表虚与委蛇、尽力拖延,并透露给外界造成有利我国的舆论,但日本借战胜德国之余威,大兵压境,于这年五月七日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限五月九日下午六点前答复,否则将执行必要之手段。袁世凯当局只得同意了部分条款。消息传出,举国震荡。在湖南一师读书的一位青年愤而写下四言诗:“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是谁呢?他的名字叫作毛泽东!如今,这幅大笔草书的放大影印件,就张贴在博物馆展板上。我久久看着那笔力遒劲、具有鲜明特色的毛体字迹,联想到四年后(1919)的五四运动中毛泽东主办《湘江评论》,声援爱国学生的雄文;以及三十四年后(1949)的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那一声“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高呼。哦,救国救民的宏愿,早在痛斥“二十一条”的怒吼中就涌动了!

时光流到了一九一九年一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共有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国参加,中国作为协约国一员,理所当然地受邀与会,并满怀信心地准备收回山东青岛主权。万万没有想到,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永久和平,实际成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大会”。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早年一部反映此史实的电影《我的一九一九》,由著名演员陈道明饰演年轻而凛然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据理力争,却惨遭列强出卖而欲哭无泪的情景。会上,日方代表牧野信口雌黄,胡说中国没有派兵不算战胜国。精通外语并且才思敏捷的顾维钧义正词严,拿出照片作证据,有力驳斥了他的谬论:

“刚才牧野先生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这是无视最起码的事实。请看,战争期间,中国派往欧洲的劳工就达十四万,他们遍布战场的个个角落,他们和所有战胜国的军人一样在流血,在牺牲。我想让大家再看一张在法国战场上牺牲的华工的墓地照片,这样的墓地在法国在欧洲就有十几处,他们大多来自中国的山东省,他们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换回自己家园的和平和安宁!”

陈道明不愧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此时此刻他就是顾维钧,将这段史实演绎得淋漓尽致,大气磅礴,尤其那句名言:“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中国的圣者孔子和孟子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的孔子犹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犹如雷霆万钧,震撼着国际社会。

然而,尽管中国公理在握奋起呼号,可在卑鄙无耻而又穷凶极恶的日本威逼下,在列强私下勾结互相利用的交易里,由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三巨头暗箱操弄,竟同意将山东权益转让日本,把中国领土像商品一样地出卖了!消息传到国内,举国震怒,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列强和北洋政府。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等学校的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有人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有人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进而上演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惊天活报剧。很快,怒火燃遍全国,罢工罢市,抵制日货,掀起了轰轰烈烈、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五四运动”,极大地震撼了北洋政府和心怀叵测的官员,同时也声援了在法国的中国代表团。

一九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巴黎凡尔赛宫举行“和平会议”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虽然顾维钧们的外交努力失败了,但拒签“和约”还是令人称许的。它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对列强说不,为几年后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島主权埋下了伏笔。

时至今日,五四风云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可那熊熊燃烧的光焰,依然闪耀在历史的天幕上;那如山呼海啸地呐喊,永远回荡在世人的耳畔。它不仅掀开了中国现代史的篇章,演变成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以及真正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打下了根基。

从博物馆里走出来,沿着崎岖的山路蜿蜒向上,就来到了堪称“第二展厅”的青岛山炮台遗址。它是活生生的“一战”远东战场,似乎还残留着当年的战火硝烟气息。

正值中午时分,初春的太阳照在身上暖融融的,山路两旁的青松翠柏一片绿荫,早开的迎春、杜鹃花迎风笑着,展示着油画般的效果。脚下的石板小路犹如一条飘带,引领着游人步步登高。蓦然,我发现在斑驳的树影掩映下,路面上相隔不远就有一块铁制铭牌,分别写着:一八九七——德国侵占青岛、一九一四——一战爆发、一九一九——五四运动、一九二二——青岛主权回归、一九四九——青岛解放……

哦,这是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节点记录在此,人们登上青岛山就如同走进了青岛近现代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山上,建有德军历时六年修建的军事要塞工程,由南、北炮台和德军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也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一战期间,日德两军在这里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唯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

游人重点参观的就是这座牢固的地下堡垒。它位于南炮台后侧的山腰上,总面积一千六百余平方米,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施工方法建成。门前石墙上铭刻着一行大字:青岛山炮台遗址。我在此请人帮忙照了一张相,而后钻进洞口似的一道道铁门。头顶上一排昏黄的照明灯,照亮了逝去的岁月。

里边共有大小不等四十二个厅室,内部巷道纵横交错,串联各个房间和入口。依照地势和功能,分为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内设两个蓄水池,分为指挥、生活、后勤三个功能区,设有作战指挥室、医护室、发电机房、锅炉房等等。三道保存完好的大铁门,具有防弹、防毒、防水的功能。

如此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当时堪称亚洲第一,是地下军事建筑的经典之作。如果说,西方列强在青岛留下了诸多楼房设施,至今还可造福于人民的话,那么,这些旧战地的炮台却是帝国主义者侵略霸占青岛的铁证。

走出堡垒,从外面观看山顶上的瞭望塔,同样令人惊叹。它圆顶方边,远远望去,犹如一个戴钢盔的德军士兵俯卧在那儿。然而,即使它“固若金汤”,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成为一堆废铁,述说着曾经的历史,警醒着后来的人们。

站在青岛山顶上,近观远眺,我的心潮就同眼前的海水一样,波翻浪涌,久久不能平静。几乎弹指一挥间,百年沧桑流淌过去了,我的家乡青岛,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见证着中华民族从屈辱、苦难到奋发、斗争,终于迎来了天翻地覆、昂然崛起的一天。

西南一片碧波的地方,就是曾经漂浮着血与火的胶州湾。前不久——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三日,迎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七十年的纪念日,我国在那里举行了盛大的国际海上阅兵式,有六十多个国家的海军派代表团参加。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各国代表,并且登上中国自主研制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出海检阅。

如今,“有海无防”、落后挨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人民海军以新型航空母舰、战斗机,新型潜艇、驱逐舰,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昂首面世。正在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乘风破浪,走向深蓝,护卫着万里海疆,维护着人类和平。

青岛山,你就像是一位默默无言的老人,历经风霜雨雪,见证沧海桑田,只有在新中国的天地里,才能够挺直腰身,扬眉吐气,正如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诗句所言: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太阳西斜,我拾步下山来到博物馆前,遇到一群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一问方知,这是燕儿岛路小學前来一战遗址举行研学活动,刚刚参观完毕。是啊,这是多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小耳濡目染,将会使幼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小同学,你看了展览有什么感想?”我拉住走在后面的一个小男孩问道。“嗯,挺好……”他可能一时没有思想准备,还在眨着眼睛思考。旁边一个扎着马尾巴辫的女生抢着回答:“我说我说,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很不容易。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做贡献!”

说得多好啊!这就是今天的孩子、祖国的未来。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抬头仰望高高矗立的青岛山,阳光洒满了青松翠柏,仿佛绽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猜你喜欢
炮台青岛
东炮台
广西钦州乌雷炮台遗址加固保护研究
黑白
浅说晚清广州江防重镇沙路炮台
胶东半岛炮台的开发利用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lizabeth in Pride and Prejudice
炮台,战争与和平
洋务运动时期出洋官员对西方炮台的考察
美丽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