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王小琴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营养源泉。儒家教育思想中所蕴含的“仁爱”思想、“天下为公”的理念、“言必行”的知行观,在当今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高校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是新时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新时期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儒家教育思想合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60-02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诸多新的道德问题,比如:信仰缺失、精神迷茫、道德滑坡,迫切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活力。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儒家教育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想沃土、精神命脉、创新源泉和有效的手段。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它们对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仁爱”的教育思想。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仁爱”即要有博爱的精神,要亲近贤德,推己及人,教导每一个人应当具备君子的品质。在“仁爱”思想的影响下,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学习和长期积累来养成。 儒家重视水的作用,提倡人人应该具备水的精神,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重视躬行,提倡通过躬行来完善其品行,最终达到“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境界。
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最具体的表现即忠恕之道。“忠”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重尊师重道理念的培养,《礼记》中讲:“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儒家维护教师的尊严,并尊崇教师为“礼之三本”,只有内心真正地做到尊重,言行一致,才能领悟学习的真谛。韩愈的《师说》从儒家的道统出发,主张学必有师、师道相依、教学相长,并指出了教师的任务和职责。
(2)“天下为公”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公无私的精神,将集体利益放于个人利益之上,一切从集体出发,为国家和民族勇于奉献一切。孟子曾讲:“天下之本在国,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只有人们跳出“私人”的限制,追求一种无私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家国一体的大同思想理念。
儒家教育家一贯强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赋予了爱国主义的责任和义务。《孟子》中讲:“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它首先给予了人们要想成为君子所应具备的人格品质。儒家门生提出一系列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如宋朝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3)“言必行”的教育观念。儒家历来强调言行一致的观念,在《论语·子路》中曾讲:“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可见,言行是检验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标杆。儒家的知行观,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价段,知先行后观,《荀子·儒效》中讲“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君子要先进行广博的学习,用知识来指导实践;第二阶段,行先知后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认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兼顾知识,而知识远不及行;第三阶段,知行统一观,王阳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要在正确的认知指导下开始实践,在实践证明的基础上丰富认知,直接说明了知行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二、儒家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儒家教育思想从古至今在教育中的地位历久不衰,有效地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这对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深远。
(1)汲取儒家教育思想精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儒家教育思想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汲取其精华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身取义”的思想境界、“厚德载物”的宽厚之道、“言而有信”的诚信品质、“内省慎独”的修养方法等,这些都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行,并能达到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
高校应该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积极因素相融合的意识,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点。培养集体主义的观念和去私取义的义利观,使大学生形成无私奉献的思想意识;教育大学生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要平等待人,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儒家教育思想的习惯,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
(2)丰富课堂理论教育方式,强化学生课外道德实践活动。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认真学习儒家教育思想知识,跟进时代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在教学上。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再次明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所以,教师还应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心态,廉洁从教、持身自正、为人师表。
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只是前人的一种先验性认识,要想确定其合理性,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学校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将儒家教育思想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文化的创新热情,增强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在实践中将知化为行,健全学生的三观体系,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卢有志,张澍军.学以成己成物——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观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2]吴霏.中国和谐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赵明.儒家素质教育观的历史反思———兼论大学素质教育中儒家素质教育观的继承、转化和发展[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9(1).
[5]王慧.生活视域下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18(5).
[6]许建军.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3(S3).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