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2019-09-24 02:12汤欣
现代交际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教学

汤欣

摘要: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当前很多青少年对生命没有敬畏意识和保护意识。近年来,新闻上时有一些校园暴力、欺凌现象以及学生因学业压力或情感问题而作出轻生行为的报道,加强对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然成为当务之急。正由童年时期向青年时期过渡的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生命的认识易产生偏差。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学这一角度来探讨对初中生的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和死的客观规律性,引导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更好地利用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 初中生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3-0149-02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能给予人对自身生命的正确认识观,珍惜爱惜自己的性命,更能够将这种观念用于其他人的生命上,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对待所有的生命。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自发地去探索生命的意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进而生命的质量得以提升。以下四个方面是生命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生命存在教育、生死观教育、感恩生命教育以及生命价值教育。

1.生命存在教育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一切文明进步都是以生命个体存在为基础的,由此可见,生命存在是首要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将生存教育摆在第一位,生命教育从珍爱生命开始。珍爱生命就是要养护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除了爱护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应该善待其他的生命。其次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有其社会意义,它也是社会生命形态的存在,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2.生死观教育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是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向死而生,拿出无限的勇气和热情去激发生命的无限潜能,面对明天未知的生命的不可预知,心态更加从容,更加享受生命的美好。如果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那么人生中的黄金时代便是中学时代,在这一时段及时对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生与死的客观规律性,引导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充分有效地利用生命。

3.感恩生命教育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他们均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是他们自己的幸运,别人无法替代。感恩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初中生怀揣感恩之心,感恩父母给予生命以及养育之恩,感恩朋友的一路陪伴,感恩自然母亲的哺育,感恩社会给予的帮助。

4.生命价值教育

个体生命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社会。生命的獨特性决定了每个生命在具体生活中千姿百态,生命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每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使他们努力成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学会如何与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命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1.社会变化与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笼罩着急功近利、拜金等不良风气,再加上大众传媒的飞速传播,初中生尚未完全具备判断和自控能力,很容易沾染上这些不良风气。他们对于生活是迷茫的,终日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中度过,如果没有人引导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明确的追求,终日浑浑噩噩,那么生活将一片灰暗,很容易对这个世界产生失望感,最终走上践踏生命甚至是放弃生命这条不归路。这就要求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变化,要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科学及时地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树立崇高的理想,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

2.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

过去的传统教育过分注重于书本教育,教师讲,学生学,并没有做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只是一味满足应试的需要。一些学生即使是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生活中还是不能灵活地应用。因此,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已被逐渐抛弃,如今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意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生命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要大力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拒绝死记硬背,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生命教育既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又是德育的手段,我们必须加快生命教育的步伐。

3.初中生特点与成长的需要

初中生正处于从童年过渡为青年的关键时期,身体发育速度达到了最高峰,心智渐渐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老师对着干。丰富的情感一旦得不到回应就容易受挫,容易走极端。当今的初中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锦衣玉食,导致他们容易受挫,缺乏抗压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瓷娃娃”。如果这些思想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会转化为思想压力一直弥漫在学生的脑中,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其对生活、生命的判断,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

三、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1.甄选判别,活用教学案例的策略

案例教学法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一种常用策略,其本质是一种合作式教学,是师生通过分析一个具体案例的原因、影响、意义来获取新知识的方式。在进行生命教育时选取案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选择体现生命价值意蕴。案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达到提高学生的生命价值能力的目的,在选取案例时就必须体现生命价值意蕴,要遵循实践性、典型性和情境性三个原则。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要能够让学生有参与性,可以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案例必须具有正面引导的典型性,尽管负面的案例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却有碍积极健康的生命观的形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个恰当的案例应当是大多数学生了解或经历过的,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案例运用发挥生命主体性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和接纳己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案例教学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首先,案例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命实践经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巧用设问来激发学生对生命问题的深入思考。尽管学生的思考不够成熟,教师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可以引领学生探寻生命的真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生命观。

2.重构整合,巧妙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分析教材,我们可以看到七年级上册这本书的主旨以及落脚点就是生命,第一单元主题“成长的节拍”,这是初中生进入中学后的第一课。成长即生命成长,初中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校是他们每天活动的场所,第一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初中生去适应新的校园生活。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书的二、三单元从中学生与同伴群体、老师、家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展开,分别讲述如何与同学、老师、父母交往,即师生之情与父母之爱。有了前三个单元的铺垫,第四单元对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是整本书的升华,引领学生去思考什么是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纵观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生命教育贯穿了全书,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讲解前三个单元可以穿插一些生命教育的启示,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进行导入,便于激发生命情感。

3.明确教学方法选择的生命价值取向策略

一般意义上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会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个人的能力水平以及学生的个性特征等因素,但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教学方法还必须考虑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必须发挥个体生命独特个性的取向、关注生命完整性的取向、注重学生课堂生活生成性取向。对每个学生而言,教材的呈现方式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学习效果却不尽相同,其原因主要在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做教学方法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幫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爱好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态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课堂是将师生联系的纽带,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走,会生成一些预设之外的东西,教师要灵活运用这一资源,即时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往往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4.补充修缮,联系迁移教学内容的策略

由于教材结构的不完整,生命教育在某些层面上仍有欠缺,还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生命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知识内容,如拓展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教育内容以及融入超越生命有限性的教育内容。

(1)拓展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教育内容。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引导初中生正确对待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真正理解“向死而生”,才能使其对生命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做到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什么是死亡,死亡的恐惧在哪里,让学生直面死亡,进行深思,培养学生直面死亡的勇气,探寻生命的真谛,拓宽生命的维度。

(2)融入超越生命有限性的教育内容。生命是有限的,却也是无限的。从时间上来说,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价值层面上来说,生命又可以是无限的。一个人永远都不能低估自己的潜能,人可以超越现实创造理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无限的事。生命的存在有多种形式,除个人自然生命外,还有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他们都是无限存在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初中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其争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中的生命观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5).

[2]唐晓霞.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运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4).

[3]王安娜.初中生生命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6(6).

[4]沈秋莲,熊小刚.初中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例[J].亚太教育,2015(12).

[5]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冯建军.生命化教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初中生教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