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兴文
404600重庆市奉节协和医院
近年来,我国检验技术日新月异,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然而关于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却鲜少报道。基于此,本次抽取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健康体检者各56 例进行临床检验,现报告如下。
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各56 例,分别作为甲组、乙组,均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者。甲组男31 例,女25 例;年龄44~75 岁,平均(59.7±13.7)岁。乙组男32 例,女24 例;年龄45~76 岁,平均(60.2±1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清晨收集受试者空腹尿液标本3 mL于玻璃杯中,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尿糖(干化学试剂带葡萄糖氧化酶法)、尿微量白蛋白(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临床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诊断标准:尿糖水平1.67~2.77 mmol/L内表示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0~20 mg/L 表示正常;超出范围即表示呈阳性。
表1 两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检测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尿糖(mmol/L) 尿微量白蛋白(mg/L)甲组 56 3.72±1.06 25.29±6.43乙组 56 2.16±0.49 14.83±3.86 t 9.997 10.437 P<0.05 <0.0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单一指标及联合指标的应用价值分析:联合指标检测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与单一指标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水平比较:甲组尿糖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明显比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尿糖阳性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检出情况比较:甲组尿糖阳性48 例(85.7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42 例(75.00%);乙组尿糖阳性0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0例(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00,67.200,P<0.05)。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容易造成多系统障碍,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早期肾损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发病初期无典型症状,故难以及时被患者察觉,待确诊时已经发展成严重糖尿病肾病,这使得治疗难度大大增加,而且也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1]。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会引发肾衰竭,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故及早确诊肾损伤并给予有效治疗措施对控制患者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推进,患者胰岛细胞功能逐渐降低,胰液分泌量减少,高糖、高蛋白质食物难以完全消化,异常渗漏蛋白质经肠吸收进入血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肾脏内,肾小球滤过膜难以长期承受巨大压力差,其功能会逐渐被削弱,导致血液中白蛋白随尿液流失[2]。故临床医师将微量白蛋白尿当作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征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乙组,表明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表2 甲组诊断中单一指标及联合检测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比较(%)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严重损害内部脏器结构,难以充分吸收原尿中的糖类物质。有学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3],在正常状态下,尿糖分子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当患者出现肾损伤后,尿糖吸收能力大大降低,尿液中尿糖水平会明显上升。本次研究中,甲组尿糖水平及阳性检出率均高于乙组,表明尿糖可有效判断肾脏损伤情况。易亮指出[4],单一指标检测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情况,故建议采用联合检验法,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