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契机的SWOT分析

2019-09-24 05:51刘伟安房建恩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刘伟安,房建恩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人才外流情况愈发严重。而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将发挥着主体性作用,有效引进和吸引优秀人才投入到乡村建设和发展中来,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村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成为主力军[1]。赵海娟[2]认为,在目前双创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村官”作为学校与乡村的连接点,更应该在乡村创新创业,带动乡村发展。宋亚飞[3]提出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培养应该纳入学校的创业教育体系,高校需要实施“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计划,聘请行业精英和企业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以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成功率。袁媛等[4]认为大学生村官在乡村创新创业,能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还略显不足。大多数学者围绕培养大学生“村官”双创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缺乏对其现实情况的分析。基于此,以《2016-2017 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的面源数据为基础,采用SWOT 分析法对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的内部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的关键因素,提出对策建议,旨为促进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提供理论依据。

1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

1.1 大学生“村官”流动情况

通过对我国大学生“村官”流动情况进行统计显示,2016 年大学生“村官”的流动数量为5.90 万人,43.3%的“村官”进入事业单位,36.6%的“村官”考入公务员;20.1%的“村官”选择自主创业或另行择业。其中,2016 年自主创业的人数占比较2015 年减少了3.2 个百分点(表1);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为农民提供的就业岗位较2015 年大幅度减少(表2)。对目前在农村就职的大学生“村官”调查显示,65.27%的大学生“村官”明确表示准备离开农村,11.23%的大学生“村官”决定留在乡村,23.5%的大学生“村官”没有下定决心。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萎缩。

表1 大学生“村官”流动情况 (万人)Table 1 Flow of village officials

表2 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情况 (人)Table 2 The situation of starting businesses and enriching people of village officials

2 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的SWOT 分析

2.1 自身优势(S)

2.1.1 受过高等专业化教育 大学生“村官”在大学期间均接受过创新创业规划的专业化课程培训,并且大多数学校开设了有关创业的公选课程,图书馆提供创业相关的图书[5],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2.1.2 具有现代化思维 大学生“村官”拥有较强的创新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同时具备先进的技术或管理理念,为留乡创业提供了技术保障[6]。

2.1.3 对农村有初步的了解 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基层工作经验,与当地村民熟识,并且对所在村的资源禀赋、风土人情、特色产品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开发农村资源[7]。

2.1.4 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强 大学生“村官”能够通过网络等工具快速的获取信息,同时大学生“村官”利用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在创业过程中也能更便利的对市场数据进行分析,减少时间、人力等方面的成本[8]。

2.2 自身不足(W)

2.2.1 缺乏创业激情 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将“村官”作为跳板。想“创业”的大学生“村官”,仅停留在想的阶段,缺乏创业的激情和动力。

2.2.2 创业资金匮乏 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多数来源于自己积蓄和家庭长辈存款,资金匮乏成为制约大学生“村官”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9]。

2.2.3 涉农专业方面比例低 数据显示,大学生“村官”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涉及农业及农业相关专业的人数比例仅5.9%。83.5%的大学生“村官”大学专业是社会科学类和理工类,不利于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

2.3 外部机会(O)

2.3.1 政府政策支持 2009 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民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共青团中央5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通知》 中指出,通过增强大学生“村官”实践本领,创建现代化产业园区,增加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本领的培训,扩大创业资金筹集渠道,引导创业成功人士带动新创业的大学生“村官”[10]。与此同时,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各地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扶持政策仍在继续出台。

2.3.2 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 目前我国已经将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所有返乡下乡人员开展规模经营的贷款项目都纳入中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国家、各地方政府也增加了对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为大学生“村官”留乡创业提供资金保障[11]。

2.4 外部威胁(T)

2.4.1 家庭因素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医疗保障系统等发展滞后,大多数的家长极力反对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发展[12]。

2.4.2 环境较差 农村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远不如城市;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空心村、“3860”现象严重,劳动力缺失;村“两委”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认识不足,顾虑重重;农村的经济利益关系复杂,使大学生“村官”创业困难重重[13]。

2.4.3 社会协调合作能力差 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各种社会力量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存在各方的协调配合能力较差[14],社会资源对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支持,无法发挥最大效用。

3 对策建议

3.1 应多角度、全方位的支持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

政府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在继续保持大力关注和强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采取针对性的扶持手段。(1)建立创业评估、审计和监督体系。在大学生“村官”申请创业项目时,应建立对项目的前景评估、中期审计和长久监督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提高创业项目的成功率和生命力[15]。(2)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者交流会,并且邀请成功典范介绍和分享成功经验,在良性交流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创业者之间的合作。(3)基层干部要解放思想,支持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组织培训基层干部,解放思想,积极支持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全程参与,营造和谐、共进的创业环境[16]。(4)辅助完善创业保障体系。探索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的保险机制,有效降低创业风险[17],激发创业积极性。

3.2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育人机制

(1)注重观念的引导作用。通过高校的理论课以及各种校园集体活动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等,让大学生了解农村创业的意义,消除其功利思想,激励其投身到农村创业中来[18]。(2)强化实践本领。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联合企业、社会组织搭建涉农实践平台,使在校大学生在读期间能够亲身参与、感受乡村建设[19]。(3)提供“后勤保障”。高校应高度关注考取大学生“村官”毕业生的后期发展,深入了解创业者在具体工作当中取得的成绩或者遇到的一些问题或挫折,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支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20]。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