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在山西省翼城县城内村北十字街正中央,矗立着一座记载明万历年间“八府巡按”史学迁功德的青石牌坊(图1)。这座牌坊,对于我们了解史学迁及明代的监察御史制度,都堪称第一手的宝贵资料。
清乾隆年间李氏所纂 《翼城县志·城邑卷》中的“牌坊表”记载,石四牌坊为“明万历间御史史学迁建”。根据牌坊四面题字板上分别记载的日期:北面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春三月吉旦”,东面为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秋八月吉旦”,南面和西面皆为“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冬十月吉日”,我们可大致了解其建造时间及建造顺序。
明代牌坊,一般分为 “御赐”“恩荣”“圣旨”三个等级。一等牌坊为“御赐”,是指皇帝恩准后,由国库出钱建造;二等牌坊是 “恩荣”,是指皇帝恩准后,由地方财政支持建造;三等牌坊是“圣旨”,是指皇帝恩准后,由申请人自己或家族出钱为其建造。石四牌坊明代时期的建筑构件,目前仅余下部主体青石框架,四面盖顶均已无存,因此无法通过“御赐”“恩荣”“圣旨”等字样确定等级,但根据牌坊四面由额垫板上分别记载的题名:北面和东面均为 “钦差巡按山西地方提督雁门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李景元、魏养蒙,平阳府通判署翼城县事贻朔立”;南面为“巡按监察御史刘光复,赐进士知翼城县事单崇立”;西面为“钦差巡按山西监察御史陈于目,赐进士知翼城县事单崇立”,可初步推测其为三等牌坊。
经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及2008年的修缮,石四牌坊现整体构架为木石结构,单檐十字歇山顶。
牌坊下部为青石结构,由台明、台座、立柱、额枋等部分组成。
图1 翼城石四牌坊
台明4座,以十字形对角分布。台明间通道宽2.47米,在当时,足可通行马车。台明上置台座,内侧台座上立主楼柱,外侧台座上立次楼柱,柱根部皆设有抱鼓石稳固柱身。东北台明与东南台明上,分别立有石碑1通,上书“民国十四年重修石木牌坊输财姓氏碑其二”及“民国十四年重修石木牌坊输财姓氏碑其三”。据此推测,西北台明与西南台明上亦应立有石碑。走访中,听当地长者言,西北台明与西南台明上的石碑已在抗日战争中损毁。主楼由顶至下的横向拉接构件,依次为压头枋、题字板、大额枋、由额垫板、小额枋及通间华替等。次楼由顶向下依次为压头枋、瓜柱、平板枋、垫板、额枋及通间华替,层次分明。主楼四柱之间各类横向拉接构件与主楼柱组成“口”字形封闭的圈梁结构,主楼柱与次楼柱之间的拉接构件又将次楼与主楼连接成45°的放大角,从而使整体坊身形成一种平稳牢固的框架,这也是此牌坊虽饱经沧桑而不倾圮的主要原因[1]。
牌坊青石部分,从台座至压头枋,由下至上,各个石构件均有精美的雕饰,其中,主楼大额枋上雕刻有监察御史史学迁为官时的业绩故事。据统计,这座石坊共刻有人物雕绘200多个,狻猊瑞兽70余只。工匠们对石坊采用了圆雕、半圆雕、镂空雕、平雕、浮雕等多种艺术手法,使其主题突出,看起来立体感更强。
上部原盖顶均已无存,现存盖顶为木结构,为后人重修时所建。
现盖顶形制为十字歇山顶,其下为斗拱承托,斗拱上对称悬挂垂莲柱。屋顶坡度较陡,出檐较深远,尤其是四翼角更甚,将次楼都覆盖了。
2013年,石四牌坊被国务院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学迁,字惟良,山西布政司平阳府翼城县东关人,明万历辛卯科(1591年)举人,壬辰科(1592年)进士,曾任直隶威县知县、河南滑县知县。据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山西通志》一百三十一卷《史学迁传》记载,其任“知直隶威县,以宽胜;调滑县以严胜,因地异政,时论称其不偏”。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张位,十分器重史学迁,认为史学迁“果于才干,类己”,想将史学迁历练一番,以备他日之大用,于是拔擢史学迁担任监察御史,巡按各方。
任监察御史后,史学迁被朝廷派遣到湖广、北直、山东、河南、陕西、江南等地,督查吏治、民政、屯田、榷茶、学务等事项。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丁巳京察后,受党派之争影响,史学迁致仕归乡。
荣归故里之后,史学迁并没有闲下来,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家乡的公益事业上:出资修建了由东关经上下石门、尧都、山头凹通往沁水的东山煤道,以方便乡梓煤炭运输及商旅往来;出资捐建陵下桥,使得乡人免受洪水肆虐时出行不便之苦。乡人感念史学迁的恩德,在下石门村东菩萨崖的岩壁上雕刻其像以记之。清代诗人吉廷彦所写的《石蛙歌》中,便有“登临绝顶览胜景,史公遗像古壁留”的赞句。
如果说史学迁物质方面的公益事业显名当时的话,那么,他在文化方面的公益事业则堪称流芳百世。翼城是晋国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绵长,但是当地的志书却很不详实,于是史学迁决心动笔撰写翼城的历史,取名为《翼乘》。民国学者马毓琛在编纂民国版《翼城县志》时,曾谈起其民国初年对曾在光绪年间担任御史一职的李春溥说的一段话:“吾翼之书创于史学迁御史,修于上官鉝御史。今公亦御史也,趁此精神尚健,出其在国修史之笔墨,而移至在翼修志,则他日书成,光耀全邑,岂不与二公鼎足而立乎?”从中可以看出,史学迁撰写的《翼乘》影响是深远的。
此外,史学迁担忧翼城古代礼制久废,编有《四礼图》,以正翼城婚冠丧祭之俗;著有《四书心言》《麟经三易草》等书,以鼓励后学锐意科举。此外,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记录明代中后期北京城繁华盛况的 《皇都积胜图》经考证亦有可能为史学迁所作[2]。
儒家讲究入世,提倡“立德、立功、立言”,认为这三者乃永垂不朽的事业。“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此三者是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虽然真正能达到这个理想境界的人很少,但是史学迁无疑是在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致仕后,修桥铺路,热衷家乡的公益事业,此为“立德”;为官时,为百姓排忧解困,此为“立功”;重视伦理纲常,著书立说,留之后世,此为“立言”。从这个角度上讲,史学迁是一个颇具儒家情怀的文人士大夫。
石四牌坊,是史学迁为了怀念自己的宦海生涯而捐建,坊额上的题字无疑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与鲜明的政治功绩宣示作用,对于研究明代监察御史制度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印证作用。
石四牌坊四面均有题字。上方的题字板上有四个大字,下方的由额垫板上有若干小字。
北面题字为“衡文金吴”,小字部分为“钦差巡按北直□□□□□监察御史史学迁”。明代的监察御史,品秩虽仅为正七品,但其权限很大,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屯田、学校、荐举等诸多政务。史学迁担任的钦差巡按南直隶提督学政一职,工作繁琐,因为明代的江南地区管辖范围包括今日的安徽、江苏、江西、上海等地,面积广阔,又因为旧都南京也在此地,所以不称当地为行省,而号称“南直隶”。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是当时大明帝国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当地士子的文化水平也比较高,提督学政之人若非才高八斗之士,便难以胜任。史学迁为二甲进士出身,文章、书法当时皆属一流,加上自身的官品较佳,良好的口碑也易为江南士绅所接受。史学迁上任后,立即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视察各地的学校与书院,鼓励江南学子勤勉读书,准备科考,以图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报效朝廷;另一方面,对各地的学正、教谕、教授等学官严格考核,察师儒优劣,升其贤者能者,斥其不帅教者。同时,会同应天巡抚,严格安排岁、科两试,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竭力为国家选拔贤才。
东面题字为“持斧畿甸”,小字部分为“钦差巡按直隶山东河南等处屯田印务监察御史史学迁”。史学迁初入仕途,曾在北直隶下属的威县和滑县任过知县,并因政绩卓著而被朝廷擢为监察御史。知县和监察御史虽然品秩相同,皆为正七品,但是权力职掌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的士人中进士之后,“上者期翰林,次者期科道,又次期主事,得之则忻”。明人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中甚至记载了这样一段略微夸张的言论:“其视州县守令,若鵷鸾之视腐鼠。一或得之,魂耗魄丧,对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盖当时邑令之轻如此。”多年的宦海生涯,史学迁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再次持斧畿甸,史学迁把施政重点放到了为朝廷荐举人才上。他举荐的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杨涟,在任常熟知县时,爱民如子,廉洁奉公,举全国廉吏第一。天启五年(1625年),杨涟因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被逮捕杀害,崇祯皇帝即位后为其平反,谥“忠烈”;举荐的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张铨,先后任御史十余年,在辽东巡按任上与女真人交战,被敌军攻破城池后,自刎殉国。张铨所著《皇明国史纪闻》十二卷,是研究明史的重要资料,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7册。
南面题字为“澄清江汉”,小字部分为“巡按湖广监察御史史学迁”。史学迁曾巡按湖广,主持屯田事宜,并抗直不挠整顿湖广乱局。朱元璋实行寓兵于农的卫所兵制,卫所军称为军户,子孙世代为兵,战时从征,平时屯种。原本初衷非常好的一项举措,在施行百余年之后,弊端渐显。随着卫所制的逐渐崩溃,军户虽然依旧存在,但是名存实亡,卫所士兵或逃亡,或从事官府建筑,或为达官显贵所奴役,使得与卫所制紧密相连的屯田制也难以维系。史学迁巡按湖广,负责督理屯田事务,办了三件大事:第一,他到辖内各卫所仔细巡视,核查各卫所实有军户人数、屯田面积以及每年的物产收成,一一注册备案;第二,与湖广都、布、按三司会商,严令各级官府将之前役使的卫所士兵全部退还,不许私留;再次,就是注销各卫所的士兵空额,明令不许军官虐待士兵,克扣军饷,防止士兵大规模逃亡。经过史学迁的大力整顿,湖广的屯田事宜有了很大的改善。
西面题字为“观风西土”,小字部分为“钦差巡按□□□□□□□□□□□□□□□□□□监察御史史学迁”。四川的富饶,除了发达的农耕之外,还有珍贵的井盐资源。四川产盐的州县有 40 多个,逐步形成射(洪)蓬(溪)、南(部)阆(中)、犍(为)乐(山)、富(顺)荣(县)、云阳等五大产区,并可通过长江水路运往长江中下游地区。汉中及附近的大巴山区气候湿润,云雾弥漫,适宜茶叶生长,为我国的重要产茶区。古代食盐、茶叶都非常珍贵,属于国家的战略资源,封建国家往往实行专卖,以征收高额的税收。史学迁担任钦差巡按川陕盐茶事监察御史一职之后,面临的主要难题是食盐与茶叶的走私问题。因为食盐专卖,百姓常常承受“淡食之苦”,在生活所需和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私盐开采,屡禁不止,且小井开采,易于隐蔽。史学迁在仔细访查之后,认为很难完全禁止私开盐井,不如鼓励商民开采,这样既可增加税源,又便利了百姓。于是,他上书朝廷,并获准施行。而对于贵族豪绅走私茶叶之事,史学迁则秉公执法,严惩不贷。当时有个叫金宝的商人,托庇于肃王府,走私茶叶,被县里俘获,肃王府命令放人,史学迁则在《答肃府》的书札中回复:“六千斤茶,自应六百篦。此外皆系夹带,于法不得尔也。明例甚严,谁敢干之?职为执法之官,安得曲法乎?”义正辞严地回绝了肃王府的无理要求,维护了国法纲纪。
史学迁为何建立这座监察御史坊,历来众说纷纭。流传较广的观点主要包括:一说是,史学迁为了东山再起,故意向朝廷标榜自己的功绩,祈求被朝廷再次征召;另一说是,史学迁为了声援弹劾魏忠贤的杨涟,同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魏忠贤叫板。但这两种观点都经不起推敲。其一,根据石四牌坊上的记载,其建立的时间为1609年至1611年间,此时,东林党与权臣、阉党集团两派的势力虽有消长,但基本处于平衡状态,时任监察御史的史学迁不需要向朝廷标榜自己的功绩。其二,杨涟于1624年弹劾魏忠贤24大罪,此时,石四牌坊已建立十余年,故不存在声援的可能。笔者认为,史学迁修建此坊,主要是为了怀念自己的人生过往,旌表自己的功绩,同时激励家族后学认真读书,锐意科举,进入仕途,报效朝廷。
1997年,山西省古建研究所对这座石坊进行了实测,认为由额垫板上部分被毁题字属于人为刻意破坏。这很有可能是党派之争失败后,致仕回乡的史学迁为了避免惹祸上身,遭到魏忠贤党羽的报复,累及同僚及家人,主动派家人将石四牌坊上的部分文字毁掉。这一点,我们从史学迁的故居“怡怡堂”①“怡怡堂”为史学迁住所的堂号。的名字中,也能窥探出此时的史学迁已看淡仕途,无意宦海了。“怡怡”者,意指居庙堂之高,则怡然自处;处江湖之远,则怡然自乐之意。朝堂快意刀,怎比得故土山中草?
日与月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或许史学迁早就明白这一点,在修建这座造型独特、卓尔不凡的监察御史坊时,真的只是在拈一朵微笑的花,品一壶岁月的老酒,深沉回忆自己的人生过往。数百年之后,我们仰望着这座充满历史、充满典故、充满传说的石坊,心中不禁充满向往,想要一探它的真实面目,想要了解一下史学迁这位巡按御史的人生过往,从而体味其个中三昧……